分享

锣鼓扫街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老龙山下,有一支英姿飒爽的女子太平鼓队

        一场淅沥的小雨,刚刚下湿了地面,到傍晚时居然奇迹般的停了下来。春雨贵如油,更何况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一,晚上出社火的日子。天官赐福,今晚的锣鼓扫街,大地湿润,空气清新,正好!
        什川镇的社火一般是正月十一开始出,到正月十五结束。十一十二是晚上出,灯火锣鼓是主角。也有的村晚上除灯火锣鼓外,还有舞龙和舞狮旱船等。十三到十五是白天午后出,主角是抬子(铁芯子)和锣鼓。疯婆娘瓜娃子和旱船舞龙舞狮自然是少不了的。白天的社火暂且不表,单说这什川镇晚上的社火,就有道不尽的韵味。
        晚上玩社火,什川人又习惯叫出灯火,也叫锣鼓扫街。所谓扫街,就是每个村的锣鼓灯火队,要把本村的大街小巷通通转上一遍,让那璀璨的灯火照亮村子的每条街巷;用震天动地的太平鼓声响彻村子的每个角落。光明驱走黑暗,鼓声涤荡污浊。天地人心皆因此得到净化与震撼。

        十一下午六点钟不到,镇子里滴滴答答的号声和太平鼓声鞭炮声就在村子里此起彼伏。沉雷般的太平鼓声从街巷里飞出去,飞过村庄,飞过黄河,一头撞在周围凤凰山大奔头和大砂洼的高山上,又折了回来,在村子上空回荡......  

        湾子社火队的号角是最有特色的。号是那种一米多长的长号,新号手吹起来得两个手拿着,一个手在前面抬,一个手抓着号嘴,运出丹田之气,这号才能吹响。湾子里的尕周国年龄大了,他要把号传给年轻人。可小伙子怎么吹,吹上半天,憋得脸红腮酸,也吹它不响。
        锣鼓铿锵而低沉有力。䥽是铜打制的,得用手心满把掌在手里,䥽上一缕鲜艳的彩绸,从使䥽人手虎口穿过来,每击打一下,就会有脆亮的声音和彩绸一起飞舞。

龙山社的太平鼓灯上绘着太极

        鼓是兰州这片独有的太平鼓,鼓筒粗长,两头蒙着牛皮,得人用带子背在肩头,鼓悬在膝侧,打鼓的人一手拿个麻绳编的鼓鞭,一手拿着一个一尺来长上面缠着小花穗的鼓花。鼓鞭是击鼓的,鼓花是用来装饰和营造气氛的。太平鼓耍起来,鼓动人动,鼓鞭鼓花和穿着鼓服的鼓手在闪、展、腾、挪中浑然一体,变换出数十种动作来。

        灯火是夜社火的前锋。那花灯全是村里的匠人手工扎制,形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红纱灯,宫灯,荷花灯,西瓜灯,竹马灯,鲤鱼灯,狗灯等等。什川花灯扎制精巧,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扎裱之法。所用光源还是焟烛。灯火本是走在社火队最前面的,它要照亮前程,偏偏哪鼓声抑制不住,一通击打,声音响彻整个村镇。

太平鼓打出精气神

        龙山社和北庄的女子太平鼓是什川社火最亮丽的风景线。锣鼓本是威武雄壮的,一般由男人们来打。过去太平鼓比较重,男人背起来也能打出鹞子翻身的动作来。后来那膀大腰圆、功夫硬扎的汉子少了,鼓也就慢慢变轻了,高难动作也就减了。这样的背景下,宗保负伤,桂英上阵,斜刺里冲出一路英姿飒爽的巾裹英雄。三十多的小媳妇儿,四五十的刚强女人,解下厨房烹煮时的围裙,一身戎装,背起太平鼓,披挂上阵!下得厨房,上得厅堂。在时下这样巨变的时代,打鼓的女人有着不屈的个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她们是敢于担当的半边天,也是新时代的穆桂英。
        女人鼓舞太平,她们与男人平分秋色,又希望男女相敬如宾,好男儿志在四方。这时,就有年轻的后生或是一个不负输的莽汉,掌起鼓队帅旗,率着一众女杰,摇旗呐喊,冲锋陷阵,过关斩将。

        摇曳闪烁的花灯和铿锵有力的鼓声,带着最原始的烛火和天地大音,穿梭在偌大的村庄,社火队每到一处,就会有围观的人群挤个水泻不通,密集的炮声响起,能震破人的耳鼓。有火树银花飞上夜空,炸响惊雷,也炸出五彩缤纷的火花……人们捧出香烟美酒,糕点美食,祈福人生,犒劳这些敲锣打鼓社火扫街的人们.......
        龙山的社火锣鼓要扫靠坡陶家岔和南庄中庄的街:湾子的锣鼓要扫砂沟和前街和大坑沿上;北庄是古城遗址,锣鼓灯火要过西城北城堡子什字还有李家巷巷;长坡是古道长街,自然要扫砂坡中坡斜路和中路硷坪;而上下车有水车的渊源,灯火锣鼓定要过那楼子街和大坡头......

        锣鼓喧天灯火璀璨的夜社火,高潮最终将在什字大街古槐树下上演。长坡、上车、北庄、龙山、湾子各路社火队伍在密集炮声和五彩礼花的簇拥下,最后汇集于十字长街之上。这里是什川镇的中心,有最宽最长的街道,明嘉靖年间重修什字川堡,植槐于堡前,十字大街就是什川这一兮地兮一带川里的历史坐标。沧桑巨变,这黄河之畔的十子川里大大的十字始终没变。

传承千年的花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无论如漆的暗夜还是明朗的白日,

        正月十一至十五的什川社火穿街走巷,

        高举蜡炬的神灯,

        擂响通天的声音。

        高潮的扺达必是那生命聚集的地方,

        这里有成堆成捆的炮竹烟火和着惊天的锣鼓声爆响,

        这里有倾巢而动的人山人海围在大道两旁。

       大街上、高墙上、房顶上、梨树上......在不同的地方,

       人们怀揣着激情与梦想,等待着一年一度的社火锣鼓扫街……

       这一天,

       我们要扫去心头的阴霾,

       扫去世间的苦楚;

       这一天,

       我们告知天地,

       在这个春风吹动、细雨如丝的夜晚,

       阴险与丑恶被涤荡,

       黑暗退却,

       光明向前,

       无畏的生命立地顶天!

       ……

花灯伴随着美好的童年

古梨园里铁芯子

上车村二社的花灯

冰糖葫芦

旱船

荷花灯

社火过处

暗夜里的生命张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