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医疗器械医用手术机器人 1)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亮相2019夏季达沃斯 (1/5) 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19/07-01/889818.shtml 【3】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用手术机器人达芬奇 1E)浙大一院达芬奇蝉联全球机器人手术量冠军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365034.shtm ·2014年9月引入一台'达芬奇’,到2016年底已完成手术1957台。”院长王伟林向澎湃新闻表示,该院是国内开展机器人手术科室最多的医院,包括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普胸外科、心胸外科、妇科、肾脏病中心等。 ·达芬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按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医生操作系统,由3个器械臂和1个镜头臂组成的4臂床旁机械臂系统,以及高清晰三维视频成像系统,以达芬奇命名,是因为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仿人型机械。用手术机器人,可突破人眼、人手的局限。显示器会出现手术部分放大20倍后的三维影像,全方位呈现病变部分情况。医生坐在操作台前,边观察显示器图像,边脚踩踏板调整影像焦距。同时,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掌握操纵杆前后左右移动,机械手臂即可进入人手伸不到的区域,能360℃旋转,动刀快而准,其精确程度是人手很难达到的。机械手上的稳定器,还能避免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用机器人进行手术的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如胸外科手术可避免锯开胸骨或剪断肋骨的痛苦,前列腺切除术中能避免神经、血管损伤。但也不是所有手术都适用,操作医生必须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医院还会对患者年龄、身体情况、心理情况等进行评估。据了解,目前我国达芬奇机器人的设备、耗材均为进口,相关费用还未进入医保,总体比普通手术贵2~4万元。为避免术中出现意外故障,浙大一院还配备了专门医工,负责机器人的养护、维修.机器人自带的远程监测系统连接制造商总部,能24h监测,一旦发生故障,系统会第一时间警报。在已完成的所有手术中,浙大一院的机器人还未出现过故障。 2)上海专家率先实现自体胰岛细胞移植“自救”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_凤凰网 -胰腺手术后, https://tech.ifeng.com/c/86x66wa3yL8 这是邵逸夫医院8月份最后一台机器人手术。刚走出手术台的黄学锋主任还没意识到,他已经不知不觉见证了历史。这台手术的完美收官,意味着邵逸夫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单机单月量达到111台,创下新记录。 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医院作为微创外科领域的领军者,一直致力于用微创技术来造福百姓,从最早在国内引进并普及腹腔镜技术,到引进达芬奇机器人并在各大科室落地使用,邵逸夫医院目前有近80%的病人能够享受到先进微创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高效,这让医院提前迈进精准微创新时代。 达芬奇机器人是微创外科领域的一场新革命,自2015年11月10日引进第三代达芬奇机器人以来,邵逸夫医院已经完成2917例机器人手术,涵盖普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胸外科、心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外科领域。 普外科 一次机器人手术,解决“三大刀” 打破传统腹腔镜限制,让微创无限可能 年过古稀的张奶奶本到了安享晚年,共聚天伦的年岁,不想因为小小的腹痛到医院检查,竟得到了一个“炸雷”式答案:胃癌,肝癌,胆管Mirizzi综合征……望着一长串的报告单,一家人一筹莫展,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邵逸夫医院普外科虞洪副院长的专家门诊求医。 排除肝脏肿瘤并非胃癌转移后,张奶奶被告知有手术治疗的机会。然而,家属因为担心病人年事已高经不起开大刀的打击,迟迟做不了决定。为了延续张奶奶的生命,在虞洪副院长的牵头下,经过多学科讨论,最终建议张奶奶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家属虽有疑虑怕机器人“切不干净”,但还是选择“放手一搏”,让张奶奶得以重回健康。如今,两年过去了,在几天前的复查中,张奶奶身体各项指标正常,肿瘤没有复发迹象。 “家属的放手一搏,其实在我们心里是成竹在胸。”虞洪副院长如是说;“机器人手术,在我们科室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外科技术,它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更具备开腹手术的稳定性。” 据介绍,在普外科领域,绝大部分手术都可以进行机器人的辅助,比如胰腺手术,肝脏手术,胃肠道癌的根治手术,都可以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进行。使用机器人辅助,就像钢铁侠穿上了盔甲,外科医生不会因此手脚笨拙,反倒是因为“铠甲”的帮助看得更清楚,操作更精细,是有传统外科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所不能企及的优势。 在邵逸夫医院普外科,目前已常规开展机器人辅助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困难肝脏切除手术,困难胆道重建手术,胃癌根治术,肠癌根治术,胰腺体尾部切除,脾脏切除手术。机器人手术量在省内位居前列。 泌尿外科 不漏尿 保留性功能 开创国内外领先新术式 机器人手术提前迈进“单孔时代” 一周前,两位来自山东的患者老陈和老杨,在当地医院穿刺确诊前列腺癌后,慕名来到邵逸夫医院找到泌尿外科主任李恭会,在同一天接受了单孔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原本素不相识的他们也因病成了好友,他们经常感慨,多亏选择了邵逸夫医院,让一个硬币大小的创口,就解决了他们的顽疾与难言之隐。 这是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在省内率先开展的单孔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该术式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及费用的前提下,只需脐下一个不到5cm的小切口就能完成,相对于常规机器人手术,减少了4个切口,术后恢复更快,其微创和美容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 “单孔手术特别适合前列腺癌根治术,其利用原来取标本的小切口就能完成整个手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李恭会主任说,目前泌尿外科单孔手术量在国内领先,也带领整个科室进入机器人手术的“单孔时代”。 目前国内外医院普遍采用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需要在腹部打5个孔,医生的操作空间比较大,而在单孔机器人手术操作中,将原本相隔8cm且需要多个辅助孔的“空间优势”减少到一个孔,操作空间“缩水”,手术难度特别大。 在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已经应用于各类泌尿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是在前列腺癌根治和肾部分切除术这类需要精细操作及吻合重建的手术上,其无以伦比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目前,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90%以上的前列腺癌和肾肿瘤手术都是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尿控和性功能得到更好的保留。对于一些复杂及位置特殊的肾肿瘤,常规手术难以保留肾脏,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让保留肾脏成为可能。”李恭会说。 据介绍,机器人装机五年来,泌尿外科在李恭会主任和丁国庆主任的带领下,已培养具有机器人主刀资质医生九位,机器人手术在全科范围内广泛开展。每年机器人手术量超500例,累计2210余例,均位于全国所有机器人中心的前列。同时,泌尿外科在机器人手术技术上不断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国内外领先的新术式: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筋膜内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保留膀胱颈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经膀胱前列腺癌根治术、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根治术、完全肾内型肿瘤和肾门部肾肿瘤的保肾手术、肾盂输尿管癌一体位根治术、保留性功能的膀胱癌根治术等,这些新技术已经成为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的特色和亮点。 肛肠外科 保肛手术 保护更多直肠癌患者的尊严 64岁的韦女士来自绍兴,三年前因结肠癌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手术很成功。然而不幸的是,一个月前,在随访过程中发现了距肛缘5cm的肿瘤。韦女士再次找到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主任黄学锋教授。 “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结直肠癌的手段,也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核心。”黄学锋说,低位直肠癌最大的挑战在于,骨盆在解剖学上的空间收缩使肿瘤在技术上很难接近,手术视野受到限制。此外,该区域的周围神经丛非常密集,任何神经损伤就容易导致排尿或性功能障碍。 已经经历过一次手术的韦女士,对手术十分恐惧:一方面因为肿瘤距离肛缘非常近,手术可能要切除肛门,需行结肠永久造瘘,会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利;二是因为被告知根治性手术可能带来盆腔自主神经损伤而影响排尿功能等。 黄学锋主任告诉韦女士,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够更完整的切除肿瘤及系膜,更好地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同时能在狭小的盆腔内完成超低位的肠管吻合重建消化道,并对吻合口进行缝合加固,可大大减少术后吻合口漏这一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避免了因此导致的肠造口可能。他和他的团队已在省内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并且手术数量领先。听了黄主任的建议后,韦女士同意用机器人手术代替常规手术。 手术历时3小时,出血约50ml,腹部只有5个5-10mm的微创切口。术后第一天,黄女士已能轻松下床行走,术后第2天肛门排气便后正常进食,术后第6天拔除肛管和导尿管并无明显排尿障碍,术后第7天已拔除盆腔引流管并达到出院标准。“如此快的术后恢复都得益于黄学锋主任精湛的机器人手术技术!”黄女士家人说。 肛肠外科副主任宋章法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每年开展结直肠肿瘤手术1000余例,微创手术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机器人手术自2018年开展以来已经达到287例,为全省前列。“目前,机器人结直肠外科微创手术是普通外科领域开展最为广泛的机器人手术,2006年至2020年3月31日止中国机器人手术总量145241例,其中结直肠癌手术已14892例,占全部机器人手术10%。” 多学科遍地开花 助力妇科和心外科手术 45岁陈女士一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出有多发性子宫肌瘤,直径大小约6cm,同时也出现了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随后她奔走温州、杭州等多家医院。考虑到她的子宫大小如同怀孕五个月,还伴有尿频的压迫症状,接诊的医生均建议她开腹全子宫切除。 陈女士难以接受,后经多方打听,得知邵逸夫医院妇科杨建华主任医师擅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有望行微创手术,便抱着一线希望于今年8月份慕名而来。面对陈女士的要求,杨建华主任在仔细地询问患者的病情后,决定收治入院为其手术。 8月24日,杨建华医生为陈女士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历时120分钟,出血50ml,肚子仅留下四个钥匙孔大小的洞,术后第二天陈女士就下床活动。 据介绍,邵逸夫医院妇科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开展达芬奇手术的医院,在科室副主任杨建华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已成功开展130例机器人手术,包括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盆底重建手术等。 达芬奇机器人在邵逸夫医院心脏外科也被广泛应用到心脏瓣膜、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心脏肿瘤外科等领域。心脏外科钱希明主任早年在澳洲工作时,做过400多台达芬奇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在胸壁打几个锁眼大小的小孔,就能完成以往必须开胸才能完成的心脏直视手术,大大减少了创伤,出血很少,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输血,几乎不发生感染,恢复很快,患者能够在术后短时间内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
|
来自: c857084163 >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