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是世博会景观总顾问,10年后来到深山秘境,用石头垒起一座「空中花园」

 ssqsqzws 2020-09-08

从松阳县城延国道往北驱车十多公里,经过几个平整的村落,便在某个不经意的转弯处进入到四都乡的群山之中。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古树蔽日,闲云缭绕在半山腰,溪流交错着青石古道,隐现出秘境之中的踪迹。

寻幽的人沿着古道拾阶而上,在山腰转眼处便望见一片金色的屋檐,重重垒石随山势叠退,艳丽的夯土墙在巨树的掩映下秾丽斑驳,仿佛江南秘境的“布达拉宫”。

2015年,当朱胜萱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凋敝之态。古老的村屋经风雨侵蚀,野植蔓长,村中仅有的几户老人无人照料。唯有山中苍莽的绿色,给予人们无限的生机感受。

▲ 朱胜萱和乡伴团队第一次来到榔树村

曾是世博会景观工程总顾问的他从残垣中感受到这份生机,后来的他在这里多次考察、走访,悉心捕捉古村的印迹,以当地传统的垒石夯土为材质,将芜弃的榔树古村以“揽树山房”的名字,在这片江南秘境的深处予以新生。

「 1、时间里的投影人 」

在揽树山房,人们常常忘记“时间”这回事情。

沿着青石古道拾级而上,覆盆子把一场雨水的时间记录在浆汁里。穿过祠堂,数百年风雨飘摇的余温从墙壁透过掌心。山居一壶茶熟,林间一旋叶落,颔首低眉间,便有人刚好从桥上走过了。

“揽树山房的周边有很强烈的场域感,这是岁月沉淀出来的,说不清道不明……我们并不能用自己的姿态来做揽树山房,只能用他的姿态来建造,因此成就独一无二的揽树山房。”

在从前,当地的传统村屋依山势而建,取材天然毛石作为挡土墙,层层叠退,在百年古树的荫蔽下,经历千百年岁月积累,呈现出完整的古典农耕村落风貌。

▲ 榔树古村藏在古木参天的山谷中

而朱胜萱和他的乡伴团队要做的,就是在这些被弃置的语言中,去解读原始山村景观中人与自然的韵律关系,发现这个容器之中所延续的生命。

“如今,揽树山房是推翻重建后走向复兴的村庄,在建造时把古村落的‘形’留下来,‘神’活起来,保留住百年祠堂、百年古树,把古老场域感融入进揽树山房,打造一种现代宜居的诗画田园。”

▲ 榔树村的新生:揽树山房

在从前的榔树古村和现在的揽树山房,几棵上百年的故古树耸立其间,荫蔽着村落的各处。朱胜萱说,五年前当他看到这些巨大的古树时,就决定要在这里盖起这些房子。

后来乡伴也为了其中一棵古树,而选择少盖一栋房子。

“这些树能存活这么久,说明这里至少几百年来都没有经历地震、洪水、雷电的侵害,所以我们认定,这是一块宝地。”

树是会讲话的,每一次招展都是上百年的安康物语。而这些蕴藏着的时间,恰恰是对生命最昂贵的滋养。

「 2、江南秘境的风味采撷」

山、石、溪、树、村

在靠近揽树山房的终点3公里以内,周边的青石古道已经得到修缮,寻幽的人过了云鹰山庙较为平阔的寺廊,便贴着山墙,沿着狭窄的石阶和曲折的溪流上行。

▲榔树村古庙

在十五分钟步程的古道上,山势的进退和植被的错落呈现其中,隔着溪流可见较为平整的小片茶田,与对面的山体和天空由近及远,形成层次鲜明的坐山景观。

▲周边山谷茶田

▲周边山溪

由延续的古道穿山而上,规划中项目大环线的高处可以揽尽村子的全貌。一期和二期共168户民居随着山势,以梯田式展开,在小尺度的建筑间穿插绿地、泳池、台地等公共场所,层层叠退。

▲揽树二期一期实景与整体俯瞰效果图

依照古村遗留的空间格局,巨树荫蔽,溪流环绕,山、石、溪、树、村,五种元素相互织联,一幅江南古村的画卷在眼前铺将开来,打造出同质异构的景观复原。

▲揽树一期窗景

石头垒砌的空中花园

正如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说,房子不应该是建在山上,它应当“属于”这座山,山和房子因为彼此的存在都更加愉悦。


“从地理环境上讲,揽树一期占地面积约18亩左右,高差接近50米;而二期高差近200米,占地面积也更大,这样的空间落差可以让内部结构更丰富,空间更轻盈。”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先村落的空间语言,朱胜萱和设计团队优先考虑保留在既有台地上的挡土墙、让阶梯、台地遮挡和建筑基础呈现出统一的联结感,宛若一体地从山中生长出来。

石头仿佛是这座山的文字,它构成了村子所依傍的山体,也构成了所有建筑的基础,构成了台阶和巷弄,构成了台地上的挡墙。作为村子的骨骼与自然产生最直接的呼应,为人们书写着文明的色彩。

在青石的映衬下,建筑外立面的夯土墙体以较为鲜艳的土黄色林立其间,上百年的巨树和取自山间的各色花木则从夯土和垒石中涌现出来,运营者在墙缝间培花,当地村民也会在一些台地上种菜。

植物多选用生长缓慢的种类,疏繁错落,在当地粗糙淡丽的底色下,呈现出生长的态势,也将莽山之间的生机悄然引入村里。

 

由石头所构筑的空中花园,就像古树荫蔽的人烟、溪流经过的天外来客、山势与房屋的触碰、村落的犹存古风,当人们提取了它所孕育的内核,整个容器就变得宽阔起来。

预约探访/详情咨询

(加微信请备注:揽树)


「 3、生长的秘境,栖居的家」

在宋代诗人沈晦的知遇中,“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松阳,一年有200多天都被封存在云雾之中。时间将鲜活的生命默默静置,直到篱墙倾圮、文明狂飙,留得人们在古村消失以前,从千里之外来看最后一眼。
 
而在揽树山房,一切都被珍惜得刚好,一切却又要等待“人”的生机去调动。
 

“松阳已经足够不食人间烟火,揽树山房也足够有顶级奢华,业态还是希望带些烟火气,以满足山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为主,引入吃、住、玩类的生活设施。”


揽树山房二期在建的28栋建筑中,共有134套山间民宿。作为一期的延续和完善,二期建筑群旨在囊括一个更加完整的乡村业态。古树摇云,掩映的不仅是一户户房子,更是村里的生活。

多种户型可选

流水别墅独栋而立,平层套房推窗见云,独居小户悬系冈峦之上,一如倦鸟栖巢。各色户型沿着古村的印记,占着各自的山势,迎着同一片青山,装下不同的画卷。


原舍现在推出的这批山房,户型跨度很大,既有45-55m²的日式小户型、平层和中式小户型,也有三口之家的110m²平层套房,适合亲子、围炉、度假不同场景,还有180m²的独栋山房。

▲ 中式&和式部分房型效果图

▲ 和式房型样板房实景

作为山院的主人,既可以闲居自住,也可以将民宿委托给乡伴专业的运营团队代为经营,分享收益。
 
满足了小住、旅居、山居的各种生活可能性。每种户型因地制宜,一系列的飘窗-阳台-露台设计,将人尽可能地引出室内,走到自然中去。

▲ 中式房型样板房实景


饱满的山中十二时辰

而作为松阳最大的民宿综合体项目,揽树山房由乡伴文旅集团联合浙江省旅游开发集团主导的浙江省古村落保护基金共同开发打造,乡伴文旅集团全程负责设计、建造,和后期运营,成为国内第一个正式立项的山间民宿综合体项目。
 

在山居配套上,多达25%的公共空间里,在揽树一期已有的恒温泳池、书房、餐厅等基础上,植入了自然艺术教育、中医文化馆、乡土风味小铺、文创中心、手作工作室、乡村院线、绿乐园等业态,形成饱满的聚落形态。
 
▲一期 无边泳池·年轮餐厅 实景图

这些业态功能或聚或散,分布在村子各处,也串接起山中十二时辰的生活。从村口的揽树生活馆与古老祠堂的呼应,到村子中央的理想会堂与人们一餐一饭的承联——时间,一如偏居在村落西隅的流水书院,吸纳着山间万般光影,便偷偷消隐在人们的知觉之中。

二期流水书院 效果图

半城半乡的山居社群

“揽树山房的山居部落一定不是与世隔绝的乌托邦,他会跟这个社会牢牢链接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城乡联合。”
 
从七年前的莫干山到而今在深山之中孕育的揽树山房,对朱胜萱而言,在景观和建筑的容器里,人的栖居,永远是构成村落生机的灵魂。

 
“其实选择揽树山房的人群不管是精英分子还是中流抵住,他们也生活在日常,来到揽树山房自然会呈现他们的友爱、放松、真实的一面。”
 
九月,松阳县将开通高铁,这个被封存多年的江南秘境,将以前所未有的温度向我们展开。

▲ 揽树山房-回家的山路


从榔树古村的改造到揽树山房,与其说是原始村落的复活,不如说是一次休眠之后的醒来。

新的山民们开始重新走进它,它开始继续生长。在这里重新安家的人们,以及他们生活所创造的样子,就是此间山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