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的一统战争:韩国为什么第一个被灭?

 人众众人 2020-09-08

嬴政正式接管秦国政权,摆平嫪毐和吕不韦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制定出消灭六国的计划,首先要灭亡哪个国家,然后再灭亡哪个国家。韩、魏、赵、楚、齐、燕这六个国家,为什么嬴政偏偏选择韩国为秦国首个灭亡的国家?

韩国弱小,灭亡韩国比较轻松

秦昭襄王年间秦国出现了个范雎,将丞相魏冉给挤了下去。范雎献给秦昭襄王的“远交近攻之策”成为秦国直至一统六国的国策。

正是这条国策,让秦国的邻国韩国领土不断受到秦国的侵略。秦昭襄王年间,韩国正面对着秦国的领土,不断的被秦国侵略,北部的领土也不断的被秦国侵略。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上党郡大部分地区原本就是韩国北部的领土,韩国招架不住秦国的攻打才拱手让给赵国。

到了吕不韦掌权年间,秦国攻下了卫国的濮阳,与齐国接壤,设立东郡,割开楚国和韩、魏、赵、燕四国的联系。这时的韩国基本上已经接近完蛋了,国土仅仅比当时的东周大一点点。要是论形势的话,比当时被秦国灭亡的东周稍微好一点点,但是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当时的秦国已经像一个钳子一样将韩国夹在中间。

与韩国同样被夹在中间的还有魏国,但是魏国的形势并没有像韩国那么恶劣,魏国起码还可以向赵国求援,而韩国根本无法向他国求援,楚国已经被秦国隔断,魏国自顾不暇,根本管不了自己,只有一条路——等着秦国把自己灭掉。这也是为什么当韩国的韩非见到嬴政的时候,跟嬴政说韩国只不过是秦国的一个郡,秦国随时可以接管。之后的秦国灭韩之战,韩国几乎没有做出能看的反应,可见当时韩国已经弱小到了什么地步。

灭掉弱小的韩国可以起到恐吓列国的作用

当时的列国除去身居最为偏僻之处的燕国外,每一个国家都遭到了秦国的大肆侵略。侵略的同时又有军功爵制度加持,列国的士兵都见识到了秦军的勇猛,对秦国闻风丧胆,将秦军形容成“虎狼之师”。如果秦国把六国中的一个国家灭掉,就会加剧列国对秦国的恐惧感。还没上战场,一个国家的君王,还有国家的士兵,都没有信心战胜对手,这种国家必败无疑。

如果不灭亡韩国,韩国将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

“不灭亡韩国,韩国将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这个定论是由当时的秦国重臣李斯所提出来的,到最后也被嬴政所肯定。如果没有嬴政的肯定,这个定论说了也是白说。

当时的韩国虽然弱小,韩国的韩非也向嬴政保证,如果嬴政不攻打韩国,到时候韩国会跟小弟一样跟在秦国的身边,秦国指哪,韩国就会跟着秦国去打哪,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等到秦国把其他国家收拾完后,韩国直接宣布亡国。但是韩非说的这种话,说实在的,像李斯那种精明人绝对不信。

你韩非说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想拖延亡国的时间吗?拖延亡国不就是不想亡国吗?谁知道你以后会不会突然间反水,联合各国反过来攻打秦国。到时候被你打个措手不及,秦国就得完蛋。好不容易等到“万世之一时”的机会,你韩非拿我李斯当白痴吗?

总结

当时的秦国朝廷里面,嬴政所重视的有三位大臣,分别是李斯、姚贾、韩非,其中李斯、姚贾都向嬴政进谏首个灭亡的国家,韩国将会是不二之选。只有韩非一人苦苦的劝嬴政不要灭韩国,韩国是秦国的忠实小弟。如果“不要灭韩国”的主张是出自他人之口,嬴政可能就会郑重的考虑一下,但是这句话是出自韩国贵族所出身的韩非之口。

李斯、姚贾只需要稍微抨击韩非的身世,那么韩非必定在秦国混不下去。主张“不要灭韩”的韩非在秦国混不下去,李斯、姚贾的主张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嬴政的青睐。而且嬴政也不是一头驴,对于这种利益分明的关系,嬴政看得相当清楚,灭掉韩国的利益比灭掉其他国家的利益相比起来更加丰厚,因此韩国成为了秦国首个灭亡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