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香一瓣:我的母亲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刘树靖)

    我的母亲于1959118日农历1958年腊月初十病故,至今58年了。母亲去世时年仅53岁(虚龄),我不知她老人家的具体出生年月,只知道属羊的,推算一下应是生于1907年,具体月份不得而知。现在人给老人过生日是常有的事,可是我母亲在世50多年从未过过生日,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过生日是怎么回事。那时候,别说摆一桌丰盛的宴席、蜡烛、生日蛋糕什么的,就是一天两顿稀糊糊都喝不匀乎,哪还有条件给母亲过个生日呢。回想起来,怎不叫人心酸。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但她总希望她的儿女们都能读书成才。她常对我说,俺这一辈子因为穷上不起学,不知吃了多少没有文化的苦。现在日子虽然还很困难,但是家再穷砸锅卖铁也得供你上学。上好学了,就不受苦了。那时我还小,还不懂母亲话的意思。到我长大成家了,我才悟出母亲话的真正含义,就是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不是吗?书读好了,知识渊博,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国家给你丰厚的报酬,还愁日子过不好吗?母亲的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母亲去世后,哥嫂姐姐抚养我,日子固然很艰难,但是他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供我上学,而我也发奋读书,不为人后,后来成为一名国家干部,还被评为县上“拔尖人才”,日子过得很幸福。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想这全是母亲教导的结果。

我不知什么原因,母亲的一生竟连个名字都没有。在她的选民证姓名那一栏写着“刘闫氏”,就是父母双方的姓后加一个“氏”字,就是母亲的姓名。据说,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性的姓名大都是这样的,而且从小就要裹脚,直到当婚出嫁时才勉强能走路,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母亲的脚当然也不例外,在她七八岁时姥娘就给她裹了脚,即用大约15公分宽1米多长的白布把双脚的指头压倒再缠起来,脚指几乎压断了,脚面肿得像个小馒头,欢蹦乱跳花枝招展的儿童却被缠得走不成路。刚到青春花季就嫁给我父亲。那时老爷两个奶奶,及两个大爷一个姑姑,一大家子都在一个锅吃饭。而一家子收割拉打是母亲领大头,一年到头披星戴月,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未吃过一顿像样的饭。后来,老爷奶奶相继去世了,我和哥哥姐姐姊妹5人出生了,两个大爷和父亲兄弟仨分了家,母亲更是一人当二人用,忙完湖里的就忙家里的。父亲种地兼织布,顾不上照管孩子,是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把五个子女一一抚养大。现在一对年轻人养一个孩子都说熬不住了,叫苦不喋,而我的母亲一生养育5个孩子,付出多少心血和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个从来不知疲倦的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水做饭,伺候好鸡、鸭、鹅、猪、羊等一应家禽的饮食,然后喊醒哥哥姐姐下地干活,喊醒我去上学,吃完早饭,她又忙着刷锅洗碗,一切收拾好了她又背着粪箕下地干活去了。即便是农闲的冬天,她仍旧是不失闲,不是打麻鞋就是编茅蓊(用芦毛编成的鞋,可防冻预寒),全家8口人人手两双,共16双麻鞋和茅蓊都是母亲亲手编成的。此外,不是缝补浆洗衣服和鞋袜,就是把被褥重新翻洗并缝制一遍。日常全家人的主食就是煎饼,一大摞煎饼,三两天就吃完了,所以母亲隔三岔五半夜就独自一人起床套驴推磨,待两大二盆糊子推好烙完了,煎饼叠好了,一切收拾完了天还未亮。母亲只是荷衣躺一会儿就又起床烧水做饭伺候家禽了。大概是岁月磨难的缘故,母亲50岁时就像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那样苍老,满脸皱纹,佝偻着腰,“三寸金莲”走起路来蹒蹒跚跚,一扭一扭的,就像一株枯萎的芨芨草,风一来就会刮倒似的。

后来子女都大了,不用操那么多心了,眼看能过上安稳日子了,谁知又赶不上好时光,那时候是所谓“过粮关”“三年困难”时期,“公共大食堂,一天四两粮,大人浮肿病,小孩饿断肠”的民谣,就是那时民生的真实写照。由于严重缺乏营养,母亲全身浮肿,脸肿得像四大天王,两只眼睛肿得雪亮像两只嵌在面颊上的灯泡。母亲像一盏煤油灯,微弱的灯头火在饥饿中慢慢地熄灭了,至今想起来怎不令人潸然泪下。

母亲常对我说:“走满天下端着碗,只喜勤快不喜懒;身受快活牙受安。”还说,“日子要过板整(即是好的意思),一靠勤快二靠省;光勤不省照样穷。”我想,当年我们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殷殷实实,不就是母亲一生勤俭的结果吗?记得母亲做针线活用的顶针子被我弄丢了,母亲翻箱倒柜找,家里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最终还是没找到,母亲急得汗珠子从脸颊上滚下来,我只好安慰说:“娘,一个顶针子能值几个钱呀,到商店再买一个呗。”“那个顶针子是我卖两个鸡蛋买的,还是再找找吧,说不定哪会就找到了”。几天后,仍旧没找到那个顶针子,母亲也没买。当我看到母亲做针线活时未带顶针子,只是在右手的中指上缠几圈白布当顶针用,而且手被针抵得冒出来的血,从那缠绕的白布中渗出,我心里十分内疚。

如今,母亲离我们而去将近一个甲子年了,但她老人家的形象在她的儿女心中始终是崇高的伟岸的,母亲的一生,她的吃苦耐劳,她的勤俭节约,她的求知上进,她的严格自律,她的持家之道,她的育子之方……像一部史诗那样有质感有韵味,又那么富有哲理,只有潜心研读才能理解她的内涵与精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