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看小说:朱家巷的故事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曹峰)

茫茫碧波长空,一片白云轻轻漂浮,三月春风拂面,草绿花开天气暖。此时,朱家巷的天空格外蓝,朱家巷的空气就像刚刚挤出的牛奶一样新鲜。

坐落于邳南村的朱家巷,全长约500米,是议堂街道重要部分。在岁月的漫漫长河中,朱家巷不仅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还为议堂街道的发展繁荣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这里处处流露着朱家巷人的忠厚、朴实的朱氏家族的人文情怀。

说起朱家巷,还有一段故事呢!朱家巷南北走向,巷道弯弯曲曲,在巷道口拐弯处有一点空地,废地,也是村里的公共空间,长期以来这儿不是被人用来倒垃圾,就是有小孩在这儿大小便。每到春夏时节,臭气烘烘,苍蝇蚊虫严重污染了巷道环境,邻近的居民叫苦不迭。为此,巷子里的人多次想方设法清除这个垃圾堆,但一直无济于事,甚至为倒垃圾还多次发生过口角纠纷。

前不久,朱楼村村民朱本军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决定自己动手,在这里砌一座简易花坛,栽点花草,改变环境。他起早带晚找来了不少碎砖头,用板车拉来了泥土,把垃圾堆用砖头砌好,填上泥土,又栽上了月季花和如意草。在村里处理废地时,这块空地顺理成章的就成了朱本军的了。

老朱就打算在这里盖上三层小洋楼,一层三间门面对外出租,二楼一个大客厅、两间卧室自己老两口住,三楼由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回来住。老朱心里想着,嘴里哼着,眼镜眯成一条缝,狠抽一口红杉树,小日子过得比蜜甜,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早晨,支书王彦揉了揉太阳穴,满脸愁云,唉声叹气。老婆问:“这是咋的了?”“邳州市公共空间治理,议堂镇街道整理,前不久分给本军二哥的那块废地,正好是街道整理的必经地段,你是知道的二哥为人厚道老实,但也很固执,讲死理,那块地是他整理的,也是村里分给他的,现在再让他让出来,不好办呀!”支书捏着额头。

中午,支书王彦一手拎着两瓶朱本军喜欢的“牛栏山”,一手拎着“六个核桃”,走进朱二哥家。理由很简单“这块地是我的,留建房子用的,不能让。”在支书很沮丧的离开朱本军大门时,听见朱本军老两口声音很大。

晚上,支书带着老婆,拿着朱本军喜欢的“红杉树”,再次走进朱二哥的家。支书老婆直接说:“二哥呀!你们没有错,这地是你动手整理的,村里也分给你了,现在就是堵着街道发展,影响街道顺畅,影响咱议堂街道生意,也不能怪你不厚道,朱家巷百姓也不能说你不顾大局。再说了创建新邳州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朱本军本打算拒绝,可是这么被支书老婆一说,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一时无语。支书王彦悄悄放下“红杉树”,给老婆使了个眼色,就离开的朱二哥家。

第二天,支书去镇里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会,没去二哥家。

第三天,支书又没去二哥家。

……

第五天早晨,支书王彦还没起床,就听见有人敲门。只见本军二哥脸色灰暗,眼带血丝,嘴里叼着“红杉树”杵在门口。朱本军沉默一会,狠抽一口烟,脸上明显增添了许多愁绪,说道:“王书记,这地,我让!”说完,放下“牛栏山”和“六个核桃”头也不回的走了。

原来,那天晚上支书老婆一番话,让朱二哥思考许久,孙女在议堂中学读初一,当晚拿回来一份《致家长一封信》,提倡“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新邳州,要求爷爷代替爸爸妈妈签字。老朱又打电话和儿子媳妇商量,儿子媳妇同意让地。只有二哥老伴还心疼这块本属于自己地。

望着朱二哥离开的背影,脑海里浮现“听群众说,带群众干”的口号,沉默良久,两行热泪顺着支书脸颊滑落……

茫茫尘世,充满着太多功名利禄。在嘈杂的人海中能始终不渝地坚守一份厚道的本心,是多么的难得啊!

朱本军做到了。

云雀在悠扬地歌唱;鸽子在咕咕叫唤;狗儿一声不响的趴在主人跟前,温顺地摇着尾巴。好像在诉说着朱家巷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