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香一瓣:父亲的志愿军情结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李敏)

那炮火连天中的瞌睡,那夜雨湿透的征衣,那荒山野岭中宿营,那亲密无间的同志情谊,在我们记忆的荧屏上朝霞般浮动,感人而明丽。

 ---------题记

   今春四月一个暖意融融的黄昏,在美丽如画的苏北小城那喧嚣的站台上,父亲终于和他期盼已久的战友们再次重逢了。

   老友相见,时而眼泪婆娑,时而笑声爽朗。作为晚辈的我,一颗年轻的心脏,也和着他们超越时空,跳跃激荡。谈得最多的并不是眼下的鸡毛蒜皮,无味的油盐酱醋,机械的上班下班,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而是那炮火连天中的瞌睡,那夜雨湿透的征衣,那荒山野岭中的宿营,那亲密无间的同志情谊。从“小鬼”到成年,从抗战到入朝,虽然生活艰苦,斗争严峻,但大家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追求,正如我们引吭高歌的那样:“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的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承担。”说到动情处,几位年逾古稀、两鬓斑斑的文工团老战士,竟手拉手挑起了朝鲜舞《多啦基》。同志之间,朝夕相处,形影相伴,在军队这个熔炉中,你爱护着我,我关怀着你,同吃一锅饭,同睡一草铺,情同姐妹,亲如兄弟。还记得身上的虱子,鼻子上的灰吗?还记得脚上的水泡蹭破的皮吗?还记得小李的二胡、老江的三弦吗?还记得河滩上的排练、热情高涨的演出吗?多少次冲破封锁线,为三八线上坑道里的战友送去歌声和欢乐,多少次到前沿阵地去,为即将征战的勇士捎去祖国亲人的慰问和嘱托。那血肉凝结、泪水浸润的情谊,那炽热如火又纯情如水的友爱,其情其景,历历在目,没有丝毫淡化。。

  在完成神圣的抗美援朝使命,帮助勤劳勇敢的朝鲜人民抚平战争创伤,重建家园之际;在尚未洗去常年累月行军作战一身的疲惫、满目风尘的时候,忽然间,天降狂飙,一夜之间我们由“最可爱的人”一下子变成“右派分子”了。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但说要离开抚育自己成长的部队,离开生死与共的战友,这些驰骋疆场的七尺汉子竟哀哀地哭了,心如刀绞,倍感神伤,苦闷和彷徨,思念和牵挂,犹如压在心头的重担,实在难以排解。

   五八年四月,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告别朝鲜,返回了祖国,从此,地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驿马山麓打柴,在松花江畔筑堤,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赶马车,在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中扛木头……双肩和脊背先是起泡蜕皮,继而血肉斑斑。肉体不堪负荷,精神几乎崩溃。此时此刻,只要是昔日的战友从遥远的天际带来一株青草、一朵鲜花、一张纸片,或什么也不带,只需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够了。悲观和绝望顿时消隐无踪,憧憬和希望重又回到心间。

   六十载风烟岁月,可以冲淡当时战场紧张的气氛,可以模糊战地艰苦的感觉,唯有战友的情谊,像葡萄美酒,随日月的筛滤,风雨的洗涤,沉淀下越发清醇醉人的芳香。无论艰苦环境还是和平年代,战友间的相互联络,从未中断,倘若音讯滞缓,必又相互系念,耿耿于怀。好在如今交通方便,一省之内,朝发夕至。他们常相约相聚,不是华山之殿,便是西子湖畔。这不,又从遥遥的南方水乡抵至我们的邳州小城……

   哦!明白了,友谊之于战士,如水,日不可缺,滋润在彼此心与心的空白地带,已长成碧碧芳草、萋萋绿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