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乡事:井里逮鱼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段桂阳)

    当年,我奶奶家门口有一口井。

    井台高于地面。为了小孩的安全起见,井口又竖了一截一米高的水泥管道。井深有五六米。

    因为奶奶门前有一棵大白果树,我们经常去玩。我们有时趴在井口玩,井底相当于一面镜子,可以照到我们的影像。我们有时还会向井底喊话,觉得好玩。但是,我们不会向井里吐唾沫,扔东西,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那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奶奶见我们趴在井口,就会厉声呵斥我们。

    井台上有一条长绳,谁提水,就把绳子系在桶梁上。桶放到井底水面,把绳子往两边抖抖,桶里就进水了,桶一变重,就沉入水里,满了。人们打满了两桶水,就用扁担挑走。  

    我也打过水。由于力气小,我会把绳子固定在水泥管道上,让自己能够歇息。最后,把桶固定在井口,先一只手抓住桶梁,再用两只手奋力提上来。每次挑到家,都累得气喘吁吁。当然,我用的都是小桶。

    一次,我趴在井口玩。竟意外地看到了一条鱼,露着青脊梁。我告诉了三叔,他有一群好逮鱼的伙伴。他们就来一桶桶的提水,不久竟提出了一条,是条三四十厘米长的家鱼(鳙鱼)。后来,井底的水变浅了,三叔就用两腿撑着井壁,下到了井底。浅水里,只有一条大小差不多的鳙鱼。

    两条鱼都很瘦,三叔他们还是兴奋地把两条鱼提走了。井底的水不久又涌了出来。

    以后,家里都用上了手压井。再往后,又用上了自来水,那眼井就没多少人用了。后来,那地方成了三叔的家。农村人有忌讳,填井对女儿不好。所以,三叔就把水泥管搬掉,上面盖上坚固的水泥板,水泥板上盖上土。因此,那口井实际还在。

    一次,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地方井里是要放养一条鱼的,防止别人往井底投毒。但是,我们地方上没有这种习俗。所以,我们一直到现在都在纳闷,那两条鳙鱼是怎么回事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