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游记:丰衣足食南泥湾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李修运)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1942年,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1943年2月,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该旅4位领导干部题词,给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并嘉奖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命名为“发展经济先锋”。同年3月,延安文艺界劳军团和鲁艺秧歌队80多人赴南泥湾劳军,萧三、艾青、田方等致慰问词。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歌舞《挑花蓝》唱道:“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从此脍炙人口的名歌南泥湾诞生,后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唱,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南泥湾。

  还要提到四个大生产劳模:罗章、陈宗尧、左齐。

罗章。在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从政治机关调到旅供给部任政治委员,分管全旅大生产的组织实施。他经常扛上一把为自己特制的七八斤重的大镢头,往来于全旅分散在各个山头、山坳的100多个生产点上,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和干部战士一起开荒。他说:“干部的以身作则首先是要勇敢,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其次,干部的以身作则还要勤奋,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由于在南泥湾的生产运动中成绩显著,在1942年1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上,被评为全边区22位劳模之一,毛泽东题词授予他“以身作则”的奖状。1955年,罗章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宗尧。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718团团长陈宗尧曾受到毛泽东表扬:“陈宗尧同志是八路军的团长,他率领全团走几百里路去背米,他不骑马,自己背米,马也背米,全团指战员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人人精神百倍,无一个开小差。”在生产中,陈宗尧把团部设在第一线,指导各连的劳动生产,最先组织了百人开荒大竞赛,战士们还给他编了个《生产忙坏了陈团长》的歌。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为他题写了“模范团长”的题词。1944年秋,陈宗尧任第二支队长随军南下,1945年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独臂劳模左齐。一九四三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在一一篇报告中表扬他:“左齐同志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开荒时他拿不起锄头,就替我们做饭,挑上山去给战士们吃。”号召全体党的干部向他学习。一九四四年的一天,王震在与毛主席吃饭时,指着身旁的左齐介绍说:“主席,这就是您表扬过的左齐同志。”毛主席站起来紧紧握住他的左手亲切地说:“你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我第一次见到,非常高兴。”

1944年春,在绥德地委机关生产动员大会上,要按照毛主席制定的方针,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要大家一齐动手。那些只做机关工作、不愿干体力劳动的干部,实质上是轻视劳动,是缺乏群众观点,必须加以改正。他带头宣布了个人的生产节约计划:要和勤务员合作种棉花和白菜,自己每天捻一小时毛线,办公用品要节约三分之二;当年的棉衣、单衣、单鞋、棉鞋、被褥等,不要公家补充;自己要睡冷床,冬天只烧炉子不烧炕,屋里提早半个月停火;注意身体健康,争取不花公家一文钱药费。绥德地委、专署号召全区广大干部厉行勤俭节约,还要走出机关,积极地参加大生产运动,除积极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生产外,还规定一年内每个干部要生产几斗小米。这样,在绥德,下至机关干部、通讯员、警卫员,都必须参加农业大生产和纺毛线等劳动。地委宣传部和报社的8位同志,不但帮助群众积极备春耕,还主动开荒种地,掏大粪,挑大粪,不怕脏,不怕累。广大干部认真负责,辛勤的劳动换来喜人的收获,他们生产出了大量的土豆、花生等,纺出的毛线都是一等品,既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又基本上解决了干部自身的吃饭问题。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加大了绥德地区减租减息的工作力度,并发展成为普遍的群众性的减租减息运动。1943年以后,绥德地区的地主把全部土地的80%租给了农民耕种,土地使用权逐步地由集中转为分散;在利息方面,绥德地委和专署也根据中央和边区的有关规定,大力开展减息活动,许多地主富农向贫雇农退还了利息,使广大贫雇农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实惠,也适当照顾了地主富农的利益,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守好边区的北大门创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绥德地区各级政府在政权建设中,严格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南泥湾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南泥湾精神的宣传推广,极大地激发了抗日军民的生产热情,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业繁荣的可喜景象,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南泥湾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建设,特别加强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南泥湾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种精神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是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志气,一种自信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正是靠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正是靠这种精神,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找到了中华民族自由解放之路。也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成由勤俭败由奢”,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