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说的话里,藏着你的教养

 李清浅呀 2020-09-08

一个姑娘把她写的文章发给我,让我帮“看看”,打开后却有点儿看不下去:因为这篇文章满篇都是“贱人”“LOW货”“傻逼”这样的字眼儿。它们横亘在句子中间,影响了我与原本熟悉的字词相认。

我问这姑娘:你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这么多“贬义词”啊?你日常生活中,说话也爱这种字眼儿吗?(其实想用“脏话”来着,没好意思。)

她答那倒没有,写文章时才这样,因为觉得这样比较“毒舌”“张扬”“痛快”,还说“现在不是流行毒舌吗”?然后还给我举了咪蒙的例子,“咪蒙的文章不也这么写吗,大家都觉得又爽又过瘾。”

我轻轻叹口气,其实我不看咪蒙的文章很久了。以前是真喜欢过她的,豆瓣大火的那几年,我常常在豆瓣看她的剧评,她推荐什么剧就看什么,一部也不会错过,两年前她写的那本《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儿》,我不但自己看了好几遍,还给好几个朋友推荐了。

但是,后来就渐渐不太喜欢看咪蒙的文章了,一部分原因是不太认同她的三观,另一部分原因是,她的文章里有很多“脏字”,比方“婊”,她发明了各种婊。我记得一篇文章还说,真的很难相信写《好疼好疼的金圣叹》的咪蒙,和写《致贱人》的咪蒙是同一个人。其实我也经常有这种感觉。

然而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声讨咪蒙,而是想表达,汉语词汇这么丰富多彩,这么博大精深,为什么一定要用那么“丑”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呢?此外,和你观点不同、做法不一,就是“LOW货”,就是“贱人”,就是“傻叉”了?毕竟,你又不是真理更不是太阳,为什么你的对立面就是“黑暗”和“下作”呢,这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否太狭隘了?

如果写文章这样表达自己是为了哗众取宠,为了显得“个性”。那么生活中如果也这么说话,是不是就有点不雅了?如果和师长也这么说话,或者在职场上也这么说话,别人又会怎么看你?

遗憾的是,生活中的确有人这么说话,满嘴脏字儿,不带脏字甚至不会表达自己,我就遇到过。发现天空中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在等公交的时候,我还沉浸在剧情中,两个姑娘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你不知道,那个傻逼还觉得自己可精,还TM给我打电话,绕我呢……”另一个姑娘说:“我知道,那贱货就那样……”

我往旁边闪了闪,还能听到她们说话,于是又往旁边闪了几步,直到听不到为止。我不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我看了那么棒的话剧之后,在我听了“十年骑马上京华,银烛歌楼人似花。今日江头黄篾舫,满天风雨听琵琶”的诗句后,格外不爱让那种字眼儿灌进我的耳朵,幸运的是那两个姑娘不是说给我听的,刺耳归刺耳,我无需耐着性子去听,不爱听,我躲远一些就是了。

以前看一篇文章,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你说的话里,又何尝不是藏着你的教养?可以出口不成章,可辞藻不华丽,但是,千万不能粗鄙。再漂亮的姑娘,再帅的小伙,一张嘴满口粗话,相信谁也不会有好印象。

我记得去年我刚开始写公号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单身的原因是太挑了,别逗我了》。我以前的一个学生读后和我说:“老师,我怎么感觉你变了啊,以前你写文章不是这样的。”

我当时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来,问她怎么变了,她指出一个句子:“挑你妈啊挑。丹丹暴了个粗口,姐单身不是因为姐挑,是因为没得挑。”这并不是我的话,而是引用丹丹姑娘的话。我这个学生却说:“老师,以前你教我们写文章不要用这么粗鄙的字眼儿。”

我瞬间红了脸,是的,我是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出身的,曾教过他们写作文,我们一起欣赏过那么多的唐诗宋词。这个学生给我指出问题,是因为她欣赏我,在意我,不想那个教他们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老师变了味儿。

那个学生指出后,我羞愧万分,后来即使引用别人的话,我也会自带过滤系统,即使我不会妙笔生花,但我也绝不会脏话连篇。

当然,写文章不是不可以骂人,不是不可以讽刺,可是真正会骂人,会讽刺的高手,是不带一个脏字儿就能把人骂得体无完肤的。

比方腐国公认的毒舌王尔德,他这么评论差劲的画家,“糟糕的画家总是欣赏彼此的作品。”他还打趣所谓的“天堂”,“我不想去天堂,我的朋友都不在那里。”

比方“像匕首像投枪”的鲁迅,他写文章也总是妙不可言,骂起人来也让人气绝,他骂那些总是浪费别人时间的人,“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他讽刺有些人的“合群”:“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再比方,钱忠书,在《围城》里借赵辛楣的口评判方鸿渐:“你不坏,可全无用处。”还有什么,比一个人“全无用处”更伤人呢?

这样的话不但一针见血,而且深刻,令人过目难忘。试想,多年后,同是骂人的话,是“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更容易流芳千古,还是“那个low货大傻叉”让人念念不忘?

前段时间有很多人大赞演员陶昕然,因为陶昕然发微博纪念宝宝的出生,结果竟然有人留言说:感觉你的女儿不会有好下场。

大家都觉得陶昕然真性情,骂得好,解气!毕竟,咒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实在不像话,于是很多人对陶昕然路转粉。

有人问我怎么看?当然要骂回去!毕竟,都去人家微博咒人家女儿了,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但是,如果换一种骂法呢,比方这样骂:你以为我会在乎一个跪姿难看,用粗鄙的语言跟我讲话的卢瑟吗?想诅咒我以及我的女儿,你得先把你的高度提到和我差不多的程度,不过以你现在的修为,回你娘胎再造十次八次,估计也难有什么成就。

你觉得两种骂法哪种更高明呢?后一句没有脏字,但是却把骂人者的心态、心理剖析得一清二楚,简直入木三分。

当然,如果陶同学这么回骂一定火不起来。因为它虽然有力度,却不够“过瘾”和“痛快”。

这种场合,“操你大爷”比“卢瑟”让人更加过目不忘!也因为这句国骂,陶同学原本黙默无闻的微博大火。有时候网络上一些突然火起来的人和事,常常让我这个老人家怀疑,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PS,我不是在自夸,那段反驳的话是特约老秦帮骂的,我是在夸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