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道个歉,又不会死

 李清浅呀 2020-09-08

即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

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这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公号

 文|李清浅 

01

朋友前几天给孩子拍百天照,选照片的时候,她不是很满意,觉得孩子的表情很少,造型也单一。影楼解释那是因为还没有进行后期设计,后期设计后会好很多。

她问设计好后,能否先给她看一下再做相册,对方同意了,还说让她发照片的时候,标注一下需要先确认。

朋友把选好的照片编号写在一张纸上,拍图后发到他们提供的QQ上,并且特意强调了,设计好后需要先确认。

几天后她通过QQ联系对方,问照片设计好了吗,对方说,好了,已经发给厂家制作了,一周左右就可以做好了。

她有点懵,不是说好先确认一下吗?

对方回答:客户诉求以QQ聊天记录为准哦,让她发个截图。

现场说好了要先确认,对方现在却说要以QQ聊天记录为准。她只好把选照片的图片发过去,因为上边写了要先确认。可对对方依然坚持,要以聊天记录为凭据。

她都晕了,发给他们的图片难道不叫“聊天记录”么?

她重新翻了一下聊天记录,还好,找到了需要先确认的相关内容,截图,发过去。

对方这时开始说软话:不好意思,我们可能没看到那句话,你看照片都已经开始制作了,能否不改了?

她分析,摄影机构客户太多,对方可能忘了给她确认。如果对方好好解释一下,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可对方明明做错了,还一副抵死不承认的态度,真的让人火大。

说真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工作出了差错,好好解释一下,求得谅解或者提供其他弥补办法不就得了吗,又是让发聊天记录,又是让截图的,到底是要闹哪样?

现实生活中,不小心犯了错处理的方式,决定了事情变大还是变小,我们的态度,则是事情变大还是变小的杠杠。

02

去年夏天,我曾经带孩子参加一个线下的亲子活动,我们是在网上报的名,活动原本四点半开始,我们三点半出发,结果刚坐上地铁,我就收到一条消息:因为场地的原因,活动提前半小时进行。

半小时我们根本到不了,改时间为什么不提前说?人都在路上了才收到消息,这让我瞬间很郁闷,难不成原路返回?

我发消息问他们为什么不早点通知?我已经在路上了。

主办方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也不知道场地会出问题,要不这样,您先过来,我们等您一会儿再开始。

我看对方态度还好,就带着孩子继续出发了,到了以后,发现他们根本没等我,活动已经结束了。

我也是个暴脾气,心想你们这是闹哪样,提前半小时通知要改时间,说好了等又不等,逗我玩儿呢?我找到负责人,开始发泄我的不满。

主办方负责人说:对不起,这都是我们的错。我们没想到场地会出问题,本来说等您,对方又一直催我们,我们只好开始,总之,全是我们的错,我们诚意向您道歉,真的是十分不好意思……

对方一直强调都是他们的错,虽然我还是有点生气,但是,人家都这种态度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说真的,我很少见人如此诚恳地道歉。因为很多人即使道歉了,却依然不甘心地试图甩锅给其他人或客观原因,总之,虽然他有失误,却是迫不得已才出现“失误”。

这种道歉就显得非常没有“诚意”。

不过,从此我也悄悄学了一招,那就是如果是自己的责任,态度一定要诚恳,这样才容易让对方接受你的道歉。

犯错了都不肯好好道歉,这不但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03

爱默生说,态度会比观点的正确与否更为重要。

意思是说,相对于你是否正确,你的态度更为重要。态度好,一切皆有可能,态度不好,则可能处处碰壁。

而一个人,面对自己错误时的态度尤其重要。

承担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才是最基本的态度,而明明犯错了,却坚决不承认,甚至甩锅给别人或客观原因,的确会让人气愤。

看新闻的时候,有些名人在受到伤害或者诋毁后,会要求对方公开道歉,说白了,图的也无非是一个态度,很简单,大家都无法接受“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的态度。

有句俗语说“态度决定一切”,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性。

当然,不是说只要有良好的态度,你就一定怎么怎么样,毕竟,决定事情成败的因素很多,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态度,恐怕就很难成大事了。因为很多人都很在意你的态度。

尤其是在错误面前,勇于承担错误,积极想办法弥补,大家也愿意继续给你机会,如果犯了错误,却傲慢无理,恐怕可能就没有下次了。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我们去吃饭,说好了不要辣,对方加了,还说没听见,而且拒不退换,请问,你还会再次光顾那家饭店么?

而如果对方误加了辣子,表示马上给你换一份,相信虽然对方存在失误,但你也会因为对方的态度,选择下次再来。

好好道歉,又不会死。遗憾的是,很多人却不肯好好道歉,反而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说到底,对方在犯错时的态度,决定了你们是否继续合作。

态度好,一切好说,明明有责任,态度还恶劣,显得毫无诚意,估计就只能说bye bye了。

强烈推荐

好课|5天高分作文训练营免费领

好物|不到300元给家人一个好睡眠

再读几篇

亲妈和养母的夺女之战

“我可以为你死~”“谢谢,用不着。”

儿子儿媳离婚后,她成了背锅侠

作者简介

李清浅,两个孩子的妈妈,主职奶娃,兼职写作。著有《愿你独立,愿你强大,愿你貌美如花》、《所有美好,都值得用心等待》等书。微博@清浅李,个人公号:李清浅(ID:wliqingqi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