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导体协会魏少军:集成电路研发要有稳定的高强度投入

 茂林之家 2020-09-0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王晓涛

近日,在南京举行的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原所长魏少军在演讲结束时说:“解决集成电路研发资金长期稳定和持续高强度的投入,是中国集成电路发展得以成功的根本道路。”

这是魏少军当天向现场观众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他的这一结论与美国长期位居全球集成电路市场领导地位不无关系。魏少军分析认为,美国在集成电路市场的成功与其非常高的研发投入密切相关,“美国半导体研发投入大概占销售收入的27%,是其他国家的两倍,再加上它有全球半导体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以及高达62%的毛利空间,所以再投入的能力非常强”。

高额的投入使得美国有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技术支撑它有强有力的竞争产品,而强有力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又带来更好的回报继续支持研发,因此,美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处于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中国的企业总体而言研发投入不足,即便现在有些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达到20%以上,但是体量太小,仍然无法实现完全正向的循环。”魏少军认为这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希望政府在研发上有足够投入,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战略引导下的资本和技术双轮驱动。

中国芯片到底怎么样?舆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中国芯片糟得很,已经不行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芯片好得很,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替代指日可待。魏少军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显得有些极端,他说:“实际情况是中国的芯片产业既不像有些人想得那么好,也不像有些人想得那么坏。”

魏少军列举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半导体市场的一组数据:虽然手机、PC和电视的销量都在下降,但全球半导体上半年居然增长了4.5%,销售额达到2085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6月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1546亿美元,增长了12.2%。“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非常有趣,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增长100%是由中国贡献的。”魏少军说。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芯片进口最多的国家,2013年以来,每年进口芯片超过2000亿美元,去年则超过了3000亿美元,魏少军估计今年应该还在3000亿美元以上,“我们大概进口了1/4的芯片,其中一半没有再出口,我们自己用掉了大概1400多亿美元”。

据魏少军介绍,统计进口的集成电路芯片,2019年相比2014年进口增长43%,其中处理器增加21%,存储器增加126%,显然存储器是推动我国集成电路进口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在其他中低端产品中,我们增加的比例非常少,绝对值也非常少,说明在国内中低端市场,我国集成电路的替代能力已经足够强。”

魏少军一再强调需要理性看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在他看来,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还是非常快的,在手机市场和ARM竞争,对于嵌入式CPU来说只是生态问题,而非技术问题,而在其他领域我们已经和国际水平差距不大,比如桌面的CPU、服务器的CPU,包括一些高端的PGA甚至是EDA,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差,应该增强信心。

目前,集成电路的全球产业模式还是以IDM为主。所谓IDM模式,指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自有品牌IC,都一手包办的半导体垂直整合型生产模式。魏少军说:“亚洲企业主要选择的是代工模式,不过全球70%仍然是IDM模式,如果我们解决不了IDM模式发展,可能最终就只能和台湾企业共同竞争了,这未必是好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