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芳觅胜:唯有牡丹真国色(陈景胜)

 文化佳园 2020-09-08

牡丹,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早在汉代,牡丹就被誉为“百花之王”。

历史上有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最早的牡丹传说是“武则天贬牡丹”。相传,武则天有一次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

我国各地的牡丹中,当属河南洛阳牡丹和山东菏泽牡丹最为出名。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 《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种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洛阳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河南洛阳、安徽菏泽,双双以牡丹媲美,争相以国花为媒,年年的牡丹花会都吸引国内外百万游客光顾,还促成了牡丹出口的大生意,每年都能国家创汇上百万美元。

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

最早定牡丹为“国花”的是慈禧太后。慈禧一生最喜欢两种花,一种是兰花,一种是牡丹。1904年,她画过一幅《牡丹图》,画面三朵牡丹,分为红、紫、绿三色,钤有“慈禧皇太后之宝”大印,作画时间为“光绪甲辰孟夏”。

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

牡丹高贵的气质,以及姹紫嫣红的花色在历代的绘画作品中都是给人富贵祥和之感,画中的牡丹花与其它花鸟或是山石的组合,有着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寓意,同时也成为家居或一些公共场所装饰的艺术品之一。

“满堂富贵”牡丹和海棠画在一起,寓意富贵吉祥。

“神仙富贵”牡丹与水仙画在一起,寓意神佑富贵、吉祥幸福。

“富贵长春”牡丹花与月季画在一起,因月季叫长春花,因此有富贵绵延的寓意。

“四季富贵”牡丹与水仙、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有一年四季富贵吉祥的意义。

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最早记载牡丹的著作是 《神农本草经》,列在“植物药”类别中。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牡丹花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

之前赏牡丹要去菏泽或者洛阳,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品种这么齐全、这么漂亮的牡丹花,挺好看的。基地位于陈楼镇杜村,城区可以沿南京路前往 至气象局南侧,是江苏地区最大的牡丹种植示范基地。

陈楼镇花中王牡丹园基地规划面积170余亩,设有牡丹、芍药、油菜花、虞美人等观赏区。仅牡丹和芍药种植面积达110亩,栽植各种名优精品牡丹50余种,观赏芍药48种,总计10万余株,其中进口牡丹10种,特优牡丹3种,30龄大株牡丹500余棵,10龄以上大株油用牡丹近万棵,是集牡丹品种培育、油用牡丹栽培、牡丹观赏旅游、牡丹种植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专业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园内增设了卡通稻草人、观赏鱼、垂钓等丰富多彩的项目。

现在正是牡丹花的盛开期,在陈楼镇花中王牡丹园,芙蓉品种的牡丹花花香四溢,艳而不俗,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前来观赏。自开园以来,累计有7000多人次入园观赏!

为了把牡丹园打造成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园方除了继续完善园内道路、亲子区域等基础设施外,还将积极打造精品牡丹园,预计种植10亩左右,让广大市民足不出市就能欣赏到更多的精品牡丹花!

春日牡丹竞芳菲。如果携友赏花,若能说出花名一二,更能平添几多风雅和无限乐趣。4月是牡丹绽放的季节,牡丹的花期在15至22天左右,赶紧去陈楼镇花中王牡丹园一睹牡丹倩姿芳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