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老街纪事:老家的一号桥(赵成海)

 文化佳园 2020-09-08

    每个乡镇都有类似地标的桥梁的,比如官湖纲河桥,比如邳城城河大桥,比如我们八路的一号桥!

    从外面回八路,从八路去远方,怎么也绕不开一号桥的。那桥,不知不觉中已溶入了每个八路人的生活,如坎,似关。反正我每天上班,过了一号桥就发自内心的感到亲切。

       一号桥的历史不算长,是上世纪伴随徐洪河的开挖才有的,依次向南分别是一、二、三、四号桥,因为一号桥是去县城必经之路,(那时还没有250省道),而让大多数八路人印象深。

      最早的拱桥相信年龄稍大的八路人都记得,它像一条弯弓横跨徐洪河面。早期河面没通,那是座旱桥,桥下有土路通过两岸的。平地跨着的大桥,两侧芦苇桑树,岸上的杨树瓜地,清澈的河水,摇曳的水草,成群的鱼儿……,我相信,当年一号桥下的这幅画面成了那附近多少孩子的回忆啊!

     冬日河水“封凌”滑冻,夏日桥下光屁股游泳,端午前后采芦叶,暑期来到逮“姐了龟”,桑树林里吃桑葚,小瓜地里尝香瓜……,那一号桥下,渐渐成了那三里五里的孩子的乐园。

     “我家是一号桥西边候营的”;“我家是一号桥东招贤的”;“我家是一号桥下马哨子”……一号桥在还知不觉中成了中心,成了连接周围几个村庄的纽带。

      前几年,老桥因年久失修,废掉了,拆除了,那周围许多人叹息。说是拆除的是一座桥,更是一段记忆,对儿时的回忆,对曾经的惋惜!

      “原址旁新建的一号桥很宏伟漂亮,但心里感觉总比不上原来的老桥有味”,这是我一个学生和我聊天时说的,说的时候他已经喝几瓶啤酒了,那眼角分明发红,我笑着又陪他喝了一瓶,听他絮叨那对以前一号桥的怀念。 

        “小时候,哪有什么多愁善感,一觉醒来,到一号桥下玩了一玩,就又是黄昏。”这话我是很认同的,那座一号桥老桥,伴随一代人成长,埋藏了一代人的童年。

     以前从一号桥天天经过的人,现在每年也许回不来几次了,一号桥老旧了,那些人长大了,离桥越来越远了。

    小时候,感觉一号桥好高,每次经过时,要吃力抬头看。长大了,感觉一号桥好远,每次想起时,要闭眼不让泪下来!

     从一号桥走出的游子少了一只归家的船,曾经在桥上看过的月亮在心中永远成了弧,那弧度,弯在心中,钩在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