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林漫步:几轮西江月,读罢头飞雪(李修运)

 文化佳园 2020-09-08

乡村是民间文学的发源地,但不是高雅文学的庙堂。高雅文学大抵发源于皇家教坊吧,《诗经》也是草民村姑吟唱,经过文人整理才登大雅之堂的。我最早接触的文学就是听大鼓,胡圩街阴历二、七、四、九逢集,黄墩阳历三、八、五、十,寒暑假期间,我的时间都糟蹋在听大鼓上面了。在街旁的一片柳荫下,“咚咚”鼓响,我身在二里之外,魂魄儿早飞到了那里;我戴着斗笠,压低笠檐,蹲踞在人堆里,生怕熟人碰面。在农村,趿拉着鞋,赶四集听书,是二流子行为;父亲抓住,要吃几个栗凿的。在那里,我听了《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杨家将》和《呼家将》等等。古邳刘麻子刘子正能讲全本《烈火金刚》,我追着他听了整个暑假。刘子正擅长添浆掺水,插科打诨,故事发展节外生枝再生枝,一本小说讲了数十场次,还让你听了欲罢不能。1987年代,我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恍然大悟:我的个天神!刘子正讲的鼓书,早已超过了马尔克斯好多倍。真是:人间天地洪荒,自古理数不变;只要你能抡圆,吃得一碗好饭。莫言也走这个路子,他写乡村加入了斑驳陆离的传说,真假姑且听之;小说生动了,他出名了。

鼓书艺人们,一手敲瓜板儿,一手敲鼓。瓜板“叮叮”声脆,鼓声“嗵嗵”憨实。每当说唱前,都要说几句韵文体的开场白,我听他们这样说:“各位老少爷们,一篇《西江月》道罢,闲篇少叙书归正传。”看来,《西江月》是闲篇。

“眼看红轮西坠,不久月打东升,行路举子奔店屋,野鸟林中住宿。佳人上床安寝,侍女止灭灯烛,满天星斗一起出,这才留下乾坤八卦图。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扁舟倒影寒潭里,烟光远罩清波,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藏香暗起。

说书的随口《西江月》,我听了觉得很美。后来才知它是个词牌,这词牌文学味甚浓。太阳似落未落,一轮圆月升起,水波荡漾,满湖碎银,何其美哉!从此,我渐渐注意起《西江月》来了。

“文革”中,除了一个作家和八大样板戏,没其他文学书可看。我读“老三篇”,也读毛主席诗词。主席的诗词更有味道,因为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我真佩服毛主席的从容不迫,从第一次读他的《西江月》到现在四十余载,我也没有修炼到他那样冷静、不慌张;我只能说,禀赋是天生的,性格更是。

   三十岁上,我爱上了苏东坡。主要是因为他的旷达。世上许多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想做成一点事,但常常事与愿违。冷静下来,无奈中,我喜欢上了东坡居士。他的喝酒、吃肉、玩世不恭和真性情的流露,恰恰给了我些许解脱。“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东坡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读者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另一首《西江月.平山堂》这样写道:“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苏大人从徐州调至湖州。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恩师欧阳修)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于是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看看,多么颓伤啊!人呀,不能一味沉浸在伤感中,那样会折寿的,还是寄情于山水吧!于是我又品读了他的《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读后心情大振,我就做一枝凌冬傲霜的梅花吧,不要别人欣赏,寂寞开着,零落成泥碾作尘,香气依然如故。

辛弃疾是个一生壮志未酬的人,有大抱负,诗词老好了,但像个咬牙恨,嘻嘻。不惑之年我喜欢上了辛先生,因为四十多岁的我还想干成点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可以说,这是写农村生活最美的一首词,翻看唐诗宋词,无出其右者;明月、惊鹊、清风、蝉鸣、稻香、蛙鸣、茅店、星星、落雨、溪水,亲爱的读者啊,还缺少什么吗?情意满满。辛弃疾隐退的生活多么入世啊。《西江月·遣兴》意境更妙,“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工夫”。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什么意思?“尽信书,不如无书。”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词的下阙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小令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从来少见的。

我于是对自己说:辛弃疾就没有做成大事,何况我等草民?其实,人来到世间就是旅游来了。人生如寄,认真做甚?这样想,得大释然与大自在,于是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近来喜欢曹雪芹了。原来不喜欢,觉得瘦死骆驼比马大,再破落,你也是簪缨之家的后代,《红楼梦》里摆谱的场面太多,我无福消受。现在渐入老境,不再云“著者痴”,慢慢也解得其中沧桑味道了。《红》中曹雪芹作《西江月》两首,都是为了贾宝玉。其一:“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二:“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实质上曹雪芹赞美和褒扬了贾宝玉。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贾宝玉与那些封建社会的国贼禄蠹相比,却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其典型意义就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正如鲁迅所言:“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他又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巳”可见,贾宝玉是清醒的、看透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荒冢一堆,名利权情全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真正读懂这些《西江月》,真正读懂社会这本大书,我已经五十多岁了。毛泽东《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他老人家说得轻巧,那是大胸怀啊。

人类进化过程,仅仅是磨了几块石头?上下五千年征伐,就是几千个寒热那样简单?三皇五帝神圣事,是骗人的吗?

一篇读罢头飞雪,世间留下《西江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