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潮影】微信文学院(周葆亮)

 文化佳园 2020-09-09

谁都知道,鲁迅文学院是众多文学爱好者深造的最高学府。我爱好文学,虽然怀揣着走进鲁迅文学院深造的希望,可惜,遥不可及。

还是一头扎进微信文学院来得及时些,来得实惠些,来得猛烈些。

哪儿办微信文学院?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作品》评刊团微信公众号。

为什么称之为微信文学院?容我细细道来。

2018年初,《作品》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评刊团 500 人报名。经过严格筛选,又经过三个月观察淘汰,最后确定 160 人成为第一批《作品》评刊团正式成员享受《作品》杂志社每月一期赠阅的《作品》,收到《作品》,指定评论作品写出评论,《作品》杂志择优《作品》评刊团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同时,优中选优在《作品》纸刊发表。2018年7月28日,《作品》杂志社邀请全国各地的评刊团成员齐聚广州,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作品线下讨论会,受到广州等媒体关注。如今,扩充后的第二批《作品》评刊团成员已经上线,评刊要求更加严苛,评刊规则更加规范。

评刊团成员既有大学教授、优秀作家、职业编辑,也有企业家、农民,这是杂志、读者、作者互动的有效途径。通过评刊团成员评论的方式把读者真实的看法反馈给写作者,最大限度地启发写作者思考。

“草根”发声,天下绝唱。扎根大地,好戏连台微信文学院,是《作品》用扎实的脚步声铸造的又一学府

微信文学院,《作品》杂志社编辑没有如此命名,授课老师也没有接到以此名义邀请,只是我在潜意识里踏入了《作品》评刊团微信文学院阵地,高扬着文学院宗旨,践行着文学院的义务和责任。

《作品》评刊团组建不久,《作品》杂志社副总编王十月授课。假如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属于夸大其词的话,用受益匪浅则恰如其分。一次又一次的线上评刊,可以发现遍布全国的评刊团成员评论水平之高,评论角度之妙,确实令人刮目相看。线上评刊之际,特邀被评论作品的作家参与线上讨论,解答《作品》评刊团成员提出有关创作等问题,可谓独具匠心者也2月16日,众目期待的文清丽老师以《告诉你魔法师的秘密》授课,不仅涉猎到文学评论知识,开拓文学评论者视野,而且提升了《作品》评刊团成员中大多作家的创作水平,这与走进鲁迅文学院学习的学员待遇有什么不同呢,不是微信文学院又该如何称谓

作者简介:周葆亮,江苏邳州人,中共党员,出版了长篇小说《暖阳》、散文集《笔耕农电》,在《北京文学》《作品》《脊梁》《青春》《大风》《徐州杂文》《乡土.汉风》以及人民日报等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在国家、省市级文学大赛征文中获奖30多次。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江苏省杂文学会、徐州作家协会等会员,徐州杂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作品》杂志评刊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