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传说:小州官妙语巧对(作者:顾勤功)

 文化佳园 2020-09-09

康熙七年,黄河决口水沉下邳之后。邳人年年筑堤、垒堰,防患于

未然。一天,民夫们正在抬土固堤,恰遇新任下邳知州坐轿前来督察。一民夫见这州官年龄不过十七、八岁。心想:这胎毛未尽,乳臭未干的小辈真的能当好这父母官?不知是科字班的,还是捐字班?是否有真才实学?不妨我来考考他。于是和另一民夫抬起一筐泥土往州官轿前路上一倒,随口说道:“一担重(仲)泥(尼)①拦子路⑦。”说罢持杠(抬土的扁担)立于道上。差役闻听大怒道:刁民如此大胆,竟敢辱骂老爷。”持刀前来驱赶。州官道:慢,停轿。”

  州官下得轿来说道:二位民夫听准”,随即脱口而出:两岸夫子④笑颜回④。”这民夫听罢连连叫“妙……”。心中暗想:没想到这州官小小年龄,学识竟如此渊博。遂躬身施礼道:大人高明,请恕小民无礼。”州官还礼道:以文会友,谈何无礼。邳州地灵人杰,人才荟萃,本官当虚心学之才对。为防水患,速去打堰吧,争取早

  日完工,好回家看望妻儿老小。”

  据传这小州官初出茅庐时任金华县令。一天乘轿下乡办案,街旁

三位闲聊老者见这稚气未脱的娃娃县令,心生一计,要试一试这小县令的文才。商量后,三人便一边佯作大声争论,一边手扯手地来到轿前口称:请大人评理。”小县令速叫住轿,连忙走下轿来,问道:“不知三位老者为何事而争?不妨说于本官听听,或许能了此是非。”一老者首先开口道:“大人,我说我们这县叫金华县。”第二位老者连忙抢着说:“我说叫金化县。”第三位老者却说道:我说叫金花县。”说完后,三老者异口同声道:究为何名?请大人明鉴。”县令听罢争论,笑了笑说道:“三位老者听清:金华县来是本名,化花二音自古同。花华化字皆可用,  三位老者莫相争。”

注:①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②子路(孔子弟子)

    ③夫子(孔子人称孔夫子) ④颜回(孔子弟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