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园往事:我的初中青葱岁月(作者:许广洲)

 文化佳园 2020-09-09

我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的年代和令人痛心疾首的大饥饿时期。

1958到1961年我正在县城上初中。在我的印象里,那三年是个充满愿景和激情四射的火热的三年,是一个解放思想大干快上、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火红年代,是一个全民动员、千军万马齐上阵的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的年代。其间,有好多令人值得回味和难忘的岁月,也有将人们带入饥饿和困惑的深深的苦难。

1958年我小学毕业,由于成绩优异被当时在读的马集中心小学保送(不需升学考试,直升到初中)到县城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运河中学读初中。当时我在读的马集中心小学有毕业生108名,只保送了三名优秀学生,而且当时初中的录取率极低,只占毕业生的百分之几,有的小学校升初中还剃了光头(一个未录取)。要知道从1949年建国以来是第一次实行保送(后来也长时间取消了保送这一政策)我被百里挑一,这在当时乡村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录取率极低的情况下是个不小的荣耀。这一不平凡的开始,也预示着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到来。

上初中时校园活动也十分活跃,我们参加过学校里的大炼钢铁,砸焦炭、铁矿石,参加过到赵墩乡河边堤上的植树造林,参加过集体打麻雀、“除四害”活动,参加过勤工俭学(当时班级组织我们几个暑假期留校的同学提着大口保温瓶卖冰糕,班级组织给鞋厂纳鞋底,到大运河码头货场运货),参加过校园挖水塘,参加过军训,实习打过迫击炮,参观过工厂,参加过农村收割庄稼(割麦子、刨山芋等)开展过全校“诗海画林”活动、体育运动会和学科竞赛等。初中的三年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刚入学时,我们的户口是迁在学校的,国家对我们青年学生很关心,每月供应粮食30斤,到了初二,由于国家粮食供应不上,减到28斤,后来减到24斤,原来是进口的澳大利亚的小麦粉,蒸馍馍很好吃,后来吃的是未发酵玉米窝窝。粮食供应越来越紧张,到了初三我们的户口又转回了农村,于是我们慢慢地从半饥半饱状态到彻底忍肌挨饿了。开始我们到下课吃饭时间,全班同学会在教室门前排队激情地齐唱歌曲,值日生在教室内发饭。然后进教室就餐。后来粮食计划越来越少,同学们挨饿了,就餐时会发现有的高个子同学在教室同学吃饭时,边走边喊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借馍馍吃。到了初三每逢周末,已有部分同学带的野菜窝窝已吃光了。到饭前下课后,就急急往学校周边农田里跑,拔一些野菜拿到学校用开水泡成半生半熟的,连盐都没有就吃掉,有的晚上偷偷地到农田里采豌豆苗的头子吃,有的到村边桑树上采摘桑葚子吃。当时不少学生营养不足得了浮肿病,眼都睁不开,我也是其中一个。后来学校千方百计烧豆汁给浮肿的同学喝,几天后就好多了。再后来,学校再也没能力给浮肿学生烧豆汁喝了,个别同学退学了。

我们初中毕业时,班里的同学去向比较多,有几个年龄大的同学在毕业前响应党的号召参军服役去了(如王成和、魏贤达),有几个表现突出年龄稍大点的团员同学响应政府号召提前回到村里当会计去了(如胡化启、鲁守爱、许荣俊、魏云兰、邹允静),有个别的转到运河师范就读(上学时免费,毕业后可以做教师,如王保英),有个别同学到外地考艺校去了(如袁复圆),大部分报考本校高中,录取率大约20%(我们班在全校四个毕业班中录取率最高),落榜生都回到农村了,后来除了几个到外地谋生(如尚书芳)大部分成了农村的骨干。

附录:

1963年1-8月高二上学期笔者收支记录

1963.1月:

收入;助学金4.3元。

支出:交餐费 2元;  还清运0.5元 ; 稀饭0.6元;   买墨水0.2元;过河费0.3元; 理发0.2元 +0.2元(替同学垫支)。

2月:

收入:助学金3.6元   +  借1元

支出:交餐费4元;洗澡0.12元+0.12元;订饭2斤0.3元;买酱1斤0.2元+1斤0.2元;过河费0.3元;寄信0.1元

3月:

收入:助学金4元+补助5元

支出:定餐费 14斤2.24元;过河费0.3元;交费7元(上学期欠4元);买物理参考书0.94元。

4月:

收入:助学金4元

支出:订餐费4元

5月:

收入:助学金4元+补助5元

支出:订餐费1个星期3.4元;买药、买酱0.8元;买参考书和纸1元;还成云1元;还凡、早、生三同学1元;  理发、洗澡、买粉丝1元;订饭1元;借赵凡订饭6斤1.08元+1元买果子,过河0.02元。

6月:(空)

7月:

收入:在建筑公司做小工(打井)12+2天,收入14.4+2.3元

支出:还账2.5元;  订饭11斤2元;  买酱菜0.5元;买布票1尺+加工费计1元;过河1元;给二弟1元过河费;看电影1元;  存6元。

8月:

收入:勤工俭学,在运河码头卸竹竿收入未记录,大约5元左右。

支出:买酱7斤1.26元;过河费1元;寄信0.5元;补鞋0.5元;  买饭0.54元;看剧4人次1.5元;  卖小菜5次1元;  还账1元;  给二弟过河费1元;卖瓜0.5元; 存款5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