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风物:家乡的“辣疙子”(作者:段桂阳)

 文化佳园 2020-09-09

    我们家乡的“辣疙子”,是一种极普通的蔬菜。辣疙子,长得像拳头大的圆萝卜,上面青,下面白,也长在地下,只是没有萝卜的甜味儿。

    辣疙子,学名芜菁,还有叫根用芥菜的。秋末冬初,辣疙子在我们地方上市,人们把辣疙子腌制,或者焯“辣疙丝”。

    辣疙丝是我们地方的名菜。把辣疙子切成细条,在沸水里焯一下,捞出来。再在辣疙丝里加上煮熟的豆粒,浇上醋,撒上佐料,一份佳肴就成了。辣疙丝白嫩、脆生,吃起来还轻微的芥末篡(cuàn)味儿,这种味儿从口腔渗透到鼻腔,正是辣疙丝的特色。现在,还有专门卖焯好的辣疙丝,每天的收入还不错,正宗的家乡味儿。

    腌制的辣疙子,过去会捞出来晒干,再在地锅里煮。以前,村里有一家煮咸菜(辣疙子),熟了之后,附近的人很快就闻到了。闻到的人会抽抽鼻子,说:“谁家烀咸菜了,真香!”馋嘴的会拿块煎饼去讨新咸菜,打打牙祭。

    还有的会把辣疙子放在酱油里腌。腌制好后,捞出来后,就是酱菜。切好的酱菜,在包子铺里、拉面馆里,是常菜。夹一点儿酱菜丝,吃起来下饭。

    辣疙子,就是家乡的味道儿。上个世纪末,我们地方上有位台胞回来了,他的侄媳妇给他焯了一盘辣疙丝,他吃后赞不绝口:“好,好!还是当年的味道儿,好菜!”

    辣疙子,是家乡的记忆之一,浓缩在人们的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