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文学:尽信书不如无书(邳州炮车中学 季言诺 )

 文化佳园 2020-09-09

当你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是否也想过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功利性阅读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人失去了本心。明代心学家王阳明有过一句话:“知行合一”。意思是读书时不能盲目阅读,要付出实践,要积极思考。
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芊见影,喜欢流行于表面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单中退化,自己的头脑也变得空空如也。如孔子言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兵事,别人都说不过他,因此他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则罢,若用他一定会失败。”果然,在长平抗战时,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廉颇年纪虽高,打仗却很有计谋。秦国用反间计,派人散布谣言,使赵王上当受骗让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完全照搬书上的条文,将之前的作战计划全部改变,结果四十万大军几乎全灭,他自己也中箭身亡。
作为中华文化精粹之一的“棋”,可以说完美的诠释了善于实践的好处。棋盘之地,方寸之间,一步棋走下去,生死不可知。就算你有一本绝世棋谱,但如果没有实践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本领,那么棋谱不过就是一张废纸。有的人棋风大气沉稳,有的人棋风沙场之气十足,这棋风光靠看无法获得,它必定是经过无数次对弈搏杀才练就出来。“知行合一”就是我们主宰棋局生死的武器。通过实践,我们就能举一反三,能提前明了对手的意图,从而笑傲棋局,稳操胜券。
棋如此,人亦如此。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不重视实践而错失了获取经验的最佳时机,还荒废了珍贵的青春。面对一场场考验,面对一个个未知的领域,你在惊疑退缩之间便与探寻的机遇擦肩而过。
海洋深邃而神秘,充满了未知,蛟龙号的实践为我们打开了深海研究的又一扇大门,让我们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可是如果我们不勇于实践,又如何获得深邃海洋之“知”呢?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不古板、善总结、懂谋略、知创新的人,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我们更需要通过实践,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经得起挫折和挑战,走向人生的辉煌。
指导老师:高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