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吭高歌:红红火火中国年(作者 陈景胜)

 文化佳园 2020-09-09

红红火火中国年,是百姓生活中的一幅民俗画卷。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年”的民风民俗,大年三十餐桌上的鱼,喻意“年年有余”,丸子喻意“团团圆圆”,鸡,喻意“吉祥如意”,饺子喻意“交子”,烟花爆竹喻意驱邪……这些民风民俗,在今天,依然被我们延用和遵守,当我们面对每一道喻意深刻的“年菜”,你会觉得这是一种烂漫无极的,色彩瑰丽的,富予奇思异想的中国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

大红的福字、春联,贴在门上就能衬托出年味儿来,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红福字和写着吉祥话的春联,写着喜悦,写着吉祥;意在迎春接福,新年讨个好彩头。户户餐桌上摆满一年中最丰盛的好菜好酒,酒香与菜香齐飘,笑语相合,笑容相对。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幸福的日子红彤彤。鞭炮点起来,炸响声中驱散往日的忧愁。秧歌扭起来,扭出来五谷的好年景。旱船跑起来,跑出的是服务“三农”的好政策。巨龙舞起来,舞出中华盛世吉祥、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老百姓喜欢红色,因为红色象征着喜庆、热情和温暖。在春节这样一个充满着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把对红色的喜爱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联是红色的、福字是红色的、中国结是红色的、灯笼是红色、唐装是红色的、鞭炮是红色的、床品是红色的、鲜花是红色的……热情、艳丽的红色把个大年装点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人们尽享丰收的快乐、年的喜庆。

红红火火中国年,是中华民族的一场亲情盛宴。

年终岁尾走在辞旧迎新的大道上,心灵深处不时传来的是亲人的呼唤,回家的思绪已经放飞,团圆早已成为最大的欲望。虽然忘不了故乡的风、故乡的云,那是陪伴游子远行的伙伴,但是只有家才是真正的亲情载体、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天寒地冻、路途遥远,那一张张车票、船票、机票就是一张张温馨的请柬,让远离故乡的游子赶赴一场亲情盛宴。回家团圆,给亲人拜个年,听听母亲的唠叨,看看父亲饱经风霜的笑脸,说说离家的往事,谈谈兔年的计划和打算。亲人相聚,举杯祝福,一声亲切的问候就能感动那颗曾经流浪的心,一句轻声鼓励就能点燃继续向前的凌云壮志。

红红火火中国年,是炎黄子孙一份心灵的团圆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月月人不同。”辛卯迎春带我们走进生命新的里程,为岁月增加崭新的年轮,为历史续写辉煌的篇章,为生活谱写多彩的交响。沉浸在欢乐中国年的喜悦里,忘记了满脸的倦意和不如意的惆怅,只有愉悦的笑声和幸福的脸庞。听老人的笑声朗朗在耳,看孩子的脸让你过目难忘,在那暖暖的春光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亲情如同一股股的暖流充盈心房,让我心潮澎湃,感到的泪花在双眸边流淌。

红红火火中国年,是炎黄子孙手中的中国结,它连接了华夏儿女的五千年的中国情;红红火火中国年,是炎黄子孙笔下的中国字,它续写了华夏儿女骄人业绩的辉煌篇章;红红火火中国年,是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它是华夏儿女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加油站。

新年,就在这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氛围中到来了。祝鼠年红红火火,幸福安康!欢欢喜喜过大年,红红火火到永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