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邳州史考:犹可洗尽前朝痕——刘铭传扎营滩上(作者 崔学法)

 文化佳园 2020-09-09

晚清来邳州的历史人物中,刘铭传算个功过极端分明的人。早期他追随李鸿章,血腥镇压太平军、捻军,血债累累;晚期他反抗侵略、保卫祖国、治理台湾、功劳显著。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捍法网,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 
     清咸丰四年(1854),接受官府招安,在乡兴办团练。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刘铭传率团勇与太平军对抗。1859年率团勇攻陷六安、驰援寿州,因功升千总。1862年,率练勇编入李鸿章的淮军,号称“铭字营”。在追随李鸿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刘铭传因凶悍善战,战功显赫,很快由千总、都司、参将、副将提升为记名总兵,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大将。1865年因在山东镇压捻军而提升为直隶总督,并获得清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及一等男爵的封赏。
1867年9月刘铭传为了阻止捻军西渡运河,将指挥部设在邳州滩上村(今属邳州市赵墩镇),与捻军在鲁南、苏北周旋几个月,刘铭传的军队及捻军几进几出邳州,开展拉锯战。最后赖文光穷走扬州,于1868年1月5日在瓦窑铺被俘,壮烈牺牲。至此,东捻败灭。
       清朝朝廷论及剿捻之功,李鸿章上奏:“所有臣军诸将剿捻三年,论功以直隶提督刘铭传为第一”。曾国藩也说:“省三创倒守运河之谋,使此股歼除净尽,又苦追苦战至三年之久,实为非常之功。”
刘铭传虽然作战勇敢,但在争夺文物,推卸兵败责任等问题上,先后与翁同龢、左宗棠产生矛盾。在派系林立的晚清官场,互相排挤、掣肘之事,实在是司空见惯,即使像左宗棠、翁同龢、刘铭传这样的名臣也不能免。加上确实有病在身,1868年,刘铭传在对捻军作战胜利后,特地乘船从邳州滩上赶到济宁向李鸿章提出休假,回乡静养。清廷此时也来了个顺水推舟,使刘铭传的假期从三个月“延长”到13年。其主要原因是清廷内部斗争激烈,刘传铭固然有民族气节,但他属于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翁同龢这些传统民族重臣根本看不起“崇洋媚外”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刘传铭与他们又有矛盾,难免殃及鱼池。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1884-1885年的中法战,。1884年8月5日,法舰在利比士的指挥下齐向基隆炮台猛烈开火,摧毁了清军数处炮垒及营房,守军死伤十余人之后向内陆撤退。法军登陆,占领基隆港,将港内各种设施和炮台尽行破坏。6日下午,法军陆战队向基隆市街搜索前进,并攻击附近高地。守军在刘铭传亲自统率下奋勇从各个方向反击,对敌包剿并逐渐缩小包围圈。经过几小时的激战,法军伤亡100余人,狼狈逃回军舰。
     10月1日,孤拔率多名士兵在十余艘军舰百余门大炮的猛烈掩护下再犯基隆。守军奋勇抵抗约两小时,伤亡百余人,最后被迫后撤。8日,埋伏在各处的清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奋起截杀,锐不可当。在短兵相战中,守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近战,而法军却溃不成军,伤亡累累。到最后,法军弹药已罄,全线崩溃,只得奔向海滩,逃回舰上。在这场战斗后,刘铭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我军阵亡哨官三员,死伤兵勇百余人,法军被斩首二十五级,枪杀三百余人。此外又俘获法兵十四名,枭首示众。”通过这次战役,法国人不得不承认:“淡水的败战突然发生,它一方面使我们看出中国兵力的强大,一方面使我们明白局势的危险。这次败战是难以补救的。”自此以后,法国舰队只能轮流在淡水河口对这个海港实施封锁,再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 
    1885年,清政府决定台湾正式建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成为满清帝国的第二十个行省。任命抗法保台有功的原福建巡抚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在台的六年任内,刘铭传大刀阔斧扩展各项现代化建设,包括军事、制度、教育、交通各层面的改革,希望以“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以一岛基国之富强”。重要建设如下:一、兴建铁路:台北到基隆的铁路于1887年动工,1891年完工通车,两年后延伸到新竹,这是中国第一条官办且运客的铁路。二、架设电报:从南到北普遍设立电报线,当时主要城市如嘉义、台南、彰化、新竹、台北、基隆都已设有电报局,电报总局则设在台北。并完成台北经淡水到福州的电报线架设。三、设立邮局:参考中国海关邮政的例子,在台北设立台湾邮政总局,于全省各地广设邮局,并订下局寄路线与送信时间。四、设立电灯:从国外引进蒸汽碾路机,将台北城街道碾平,铺上石块或石板,于石板街道上架电线杆安装路灯,改善台北城的夜间照明。五、设新式学堂:于台北大稻埕六馆街创西学堂,除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外,还包括英、法、德文、史地、测算、数学等,这是台湾第一个新式学堂;另于大稻埕建昌街设电报学堂,以培训电报发送及业务人才。六、财政改革:将获利高的硫磺与樟脑两项生产事业,划为国营事业并实施公卖制度。另花了三年半时间做丈田清赋的工作,结果台湾田地面积从赋前七万余甲,增加了四倍,共约三十万甲,税收也增加大约三倍。设官银局造银币,每年数十万两,这是台湾自造银元之始。刘铭传驻台虽仅六年时间,但他锐意推动各项新式改革措施,健全财政制度,使台湾在现代化建设奠下良好的基础。
刘铭传的一生有传奇色彩,尤其与“六”字有着不解之缘。刘铭传生于1836年,卒于1896年,享年60岁。他在家里排行老六,因少时生天花,人称“刘六麻子”。1856年他在六安兴办团练。1862年创办淮军“铭字营”,当时年仅26岁。台湾建省后,他当巡抚6年,做了六项大事。他的去世后竟然仍与六字结缘,遗骨和骨灰曾经六次搬迁,从未安葬。直至2008年10月底,刘铭传的家乡安徽省肥西县决定首期投资500万元,将在合肥海拔最高的大潜山兴建刘铭传墓园,预计明年(2009年)1月大寒之前务必让刘铭传的骨灰入土为安,安葬在墓园。并将举办安葬仪式。
刘铭传虽然在镇压人民起义特别在邳州镇压捻军中犯下滔天罪行,但他后来在抗击列强侵略,保卫祖国、发展台湾经济中,做了大量不可磨灭的贡献,仍不失为一位民族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