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朱寿江||​黄山印象

 颍州文学 2020-09-09

2020第281期  总第281期

黄山印象

                                                          /朱寿江

初夏,陪同四川成都的客户上了趟黄山,这也是我第三次去黄山了。因而对黄山的印象越来越深,沉迷于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间。

旅行商务车经芜湖、铜陵进入太平境内,驶向黄山景区。一路上起伏的山陵,清澈的溪流,黛瓦粉墙的徽派建筑,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此景此情,客人们兴奋不已,我在车内做起导游,数说徽州的人文历史,山川风物,把我所了解的一股脑儿全都倒了出来。

黄山,原名黟山,因中华始祖黄帝轩辕炼丹于此而得名。方圆三百里,所占地连太平、歙县、黟县三县。徽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民谣有“头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就是说此地人十三四岁就往外谋生,挑着茶叶、歙砚路过丛丛叠叠山岭,再沿着新安江、钱塘江、长江、大运河走向全国,造就了中国一大商派一一徽商。  

上午九时,车至汤口,有一气宇轩昂的石牌坊“黄山”,此为黄山南大门。汤口是一个镇,宾馆楼舍林立。这里温泉著闻名中国,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当年就曾“浴于汤池”。  

在汤口换乘大巴进入景区,车盘山而上。夹道竹秀林茂,幽趣逼人。在慈光阁,我们乘坐的缆车逐渐升高,黄山美景就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到玉屏楼下缆车,只见周边奇峰森列,怪松满眼,景色罕见。天气晴好,一点云雾也没有,观景视线太好了。如果遇到大雾天,就只能“低头看路,抬头看雾,两边看树。” 

不多一会,在谈笑中已置身于玉屏峰。此峰介于天都、莲花二峰之间,但见满目奇峰怪石,劈地摩天,松树皆长在石隙中,枝虬而叶短,苍郁而葱茏,刚劲而挺拔。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玉屏楼上,楼前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从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双臂热情欢迎宾客的到来。

1979年邓小平上黄山时,和陪同人员在此合影,董必武、陈毅、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留照纪念。如今这棵迎客松已成为整个黄山的名片。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客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人们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下伸出一条长长的手臂,好像和游客告别。 

巍峨的黄山松,屹立在石间,风雨不动,岁月无改。它们遗世独立却不孤芳自赏,雍容华贵而不矫揉造作,稀稀疏疏却又错落有致。远看是一团团,一簇簇,精致华美;近看却又是一点点,一株株,清新淡雅。它们彼此默契地保持着温暖的距离,不紧不密,静静地把人世间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们突破云层,与天地争辉;它们扎根入石,创造生命。

“黄山松,石为母,云为乳,黄山奇松不识土,风雪傲千古。星作伴,月作邻,天都仙露润灵根,叶净不染尘。”所有这些都是对黄山松的最好写照。

黄山松以顽强、神奇、独特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壮美,于是人们为它总结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

中午, 我们一行四人在玉屏楼酒店吃了昂贵的自助餐, 稍作休息后,沿石阶,行二里,至文殊院。

文殊院背靠玉屏峰,左有狮石,右有象山,狮石上刻有“江山如此多娇”几字,为毛泽东手书;右侧有棵苍劲挺拔的迎客松相掩映。文殊院,因明代僧人普门攀涉至此,劈地构屋,悬文殊菩萨而名。站在文殊院,透过云层,可睹崔嵬而峥嵘的天都、莲花二峰。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峰。

黄山上天气飘忽不定,刚在文殊院还是阳光普照,我们经莲花峰侧直插到光明顶。顶上细雨朦朦,山间云雾缭绕,站在此处看黄山云海是另一番景致。近看,云海就像层层云雾,笼罩着黄山,使山峰变得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各种奇丽的景色又突然呈眼在眼前。远看,又像只只白色的蝴蝶,围绕着黄山在翩翩起舞;高处看,就像一波涛滚滚的大海,各山峦露出一座峰,仿佛是大海中星罗棋布的小岛,在大海中时隐时现,使人感到仿佛进入了仙境。 

下了光明顶,往北海景区转移。我们来到石笋矼,石笋矼在黄山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矼上怪石参差,犹如雨后春笋。有“十八罗汉朝南海”、“立佛石”等名胜。几座石峰兀立于深壑之中,但每一座石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是有若干的小石峰共同组成。它们有的尖削如箭,有的敦厚像笋,有的上下粗细不一,也说不清像什么。尤其是峰体上点缀的许多大大小小,粗粗细细,奇形异状的怪松,使得石峰顿时鲜活生动起来,就像一个硕大的盆景似的。徐霞客曾经两登黄山,且几次三番到石笋矼,对石笋矼一带的景色恋恋不舍,赞美有加。

下午三点半,到达西海大峡谷,天气忽然转晴,斜阳照在苍松怪石云海之间,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令人赞叹不已。站在崖边上,俯瞰深壑,两边悬崖陡立,石峰罗列,松树葱茏,拥有诗人潜质的成都客人陈董被黄山的自然风光所震撼,不禁发出赞叹:黄山!真是太美了;集中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要、衡山之云雾、庐山之瀑布而于一身,不愧为徐霞客写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精美绝伦的风光……   

西海大峡谷的云海十分有名,可惜此时阳光透力,云雾遁形,云海自然看不成,比较遗憾。排云亭前面悬崖边上有栏杆索链,上面挤挤挨挨挂满了铁锁,据说此为爱情锁,多为情侣所为,有的已经锈迹斑斑,也是一景。

西海大峡谷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飞来石,对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龙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的空间。自钓桥庵至排云亭下,全长约15公里。过峡入谷内,植物繁茂,奇石嶙峋,山洞幽邃,石林密集,溪水清澈,壁峭如劈!在谷中放眼四顾,可见那高山、中山和矮山;远山、近山和脚下山。但见山边山、山套山,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壮阔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时近六点,我们从后山坐缆车下山,又回到了汤口。匆匆忙忙地离开,来不及想太多,只剩下长久地回味。

来过,就是幸福的;即使不得不离开,也将是最难忘的回忆。她是一个温柔的局,迷失了自我,却获得了重生。如果还有下一次,我依然愿意再来。

登山是一次修行,是一份解脱,一种领悟。用脚踏出来的万级阶梯,在人生旅途中,也就支撑了攀登的毅力与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吾为登临黄山,则胸怀天下!

作者简介:朱寿江,笔名火枫一叶,安徽和县人,大学学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马鞍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和县诗词协会党支部书记。爱好文学、历史,关注时政,在《安徽日报》《神州》《散文百家》《鸭绿江》《作家天地》《参花》《唐山文学》《牡丹》《齐鲁文学》《长江丛刊》《青年文学家》《青春岁月》《人文之友》《山海经》等报刊杂志发表30多万字近百篇作品,并数次获得期刊评比一等奖及杂志社颁发的荣誉证书,多篇作品被知网、腾讯网收录。在全国多地网络平台上发表散文、诗歌。出版13万字散文集《枫叶红了》。

本期审核/编辑:李支援

精彩回顾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颍州文学》征稿须知

【颍州文学.随笔】朱寿江||《围城》夜话

【颍州文学.散文】朱寿江||难忘的麦秸垛

【颍州文学.公告】“孔一坛杯”父亲节征文获奖名单

【公告】关于启用新邮箱的通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