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张敏: 暮秋.子归

 香落尘外 2020-09-09

♡♡♡

文:张敏/ 图:堆糖

周末,女儿开学住宿第一次回家!

作为母亲,可能大多数都如同我这样,觉得孩子在学校食宿,大抵是吃不香,睡不好。不是觉得学校的伙食差,或者住宿条件差,只是因为这颗拳拳老母之心,在孩子不在自己视线范围的这一周里,便想当然的以为她在受苦,于是乎,厨房里一顿忙,做了她爱吃的饭菜!

上桌时,忽觉得她似乎食欲不佳,情绪不佳,我察言观色,低声问她:“怎么了,闺女,在学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么?”她咬着竹筷,目光落在一个菜上与我说:“妈妈,老师点名,我们班从51人,变成50人了!”我心蓦然一紧,看女儿严肃庄重的小脸儿,以及脸上葡萄一样黑亮的眼睛里暗淡的光,心里暗暗思量,我的女儿,我可能不太了解她了!
       事情起源于暑假,大概十五六号的样子,记不太清了!人们对于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件,顶多做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那天的那个谈资,却让我们很多人为之心痛与惋惜。女儿班上的一个男生,15岁,和几个年纪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去水库玩水,出了意外,溺水而亡。我们没人知晓具体原因,但我们都知道了事情的结果,那个家里的独子,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5岁。当我问女儿她们班级是否有这个孩子时,她说对的,有,但成绩不怎么优秀,然后她问我怎么了,为什么打听他。我看她稚气未脱的小脸儿,黑白分明的眉眼,不知道一个14岁的花季少女,对死亡以及意外能有多深的理解。但我也徐徐告诉她那个男孩,死了,水库游泳,淹死了!你以后,少了一个同学!女儿的小嘴张成了一个"O"型,似乎愣怔住,半晌没什么反应,我小心翼翼问她:"宝贝儿,你和你这个同学,关系怎样?"她低低地平静地说:“妈妈,我们不怎么熟悉,好像也没说过几句话。”然后就不做声了,我仔细看她,语气平缓,眉目清明,好像没什么悲伤与惋惜的表情!我张张嘴,想再说什么,终究没说。

于我这个学生家长来说,除了替那个死去的孩子惋惜,替那对失了独子的父母惋惜,又能说什么呢?可能我如同大多数知晓了这件事的家长一样,只把他作为了一个反面教材,并循循教导女儿:"宝贝儿,千万注意,远离危险!别做危险的事儿!"女儿抬眼看我:"妈妈,我知道了!"坦白讲,心底有一丝不满,不满的是我觉得她对这件事的过于冷静和冷漠,但转念想,她只是个孩子,可能对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吧!

可在饭桌上,面对一桌子她爱吃的饭菜的时候,她说的话却让我一下明了,我的女儿,那个曾经在襁褓中大难不死,精致美丽如洋娃娃一样的女儿,她长大了!她其实完全地理解了死亡的意义,她也深刻地意识到老师的花名册上绝不仅仅是只缺了一个名字而已。她只是不想表达,不想和我交流在她失去同学的那一刻的思想罢了。这让我既心生感动,又莫名惶恐,我的孩子,与我血脉相连,骨肉难分的孩子,她再不是儿时摔了一跤马上喊妈妈的小丫头了!她在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成熟,亦会一点点地远离我,多么可怕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还记得前两天一个朋友于我抱怨:"这该死的疫情,我家读大学的女儿已经整整在家呆了八个月,明天终于开学了!"看她一副皆大欢喜,喜大普奔,如释重负的表情,我轻声与她说:“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从孩子读幼儿园开始,除却一些极特殊的意外和不得已,几乎没有哪个孩子能有这种机会,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在家呆八个月了!更遑论你的女儿马上大学毕业,然后找工作,结婚生子,恐怕到时不要说八个月,能安稳地在家呆八天,都可能是奢望!”听完我的话,她沉默不语,我亦沉默不语,这些话,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呢?

儿时,在父母殷切目光的注视下,跌跌撞撞地向父母奔去,长大,同样在父母殷切目光的注视下,大步向前,给他们留一个背影!没有谁能永远留谁在身边!犹记得,初为人母时,看那个小小的人儿依在怀里吸吮母乳时带给我的满足,记得她牙牙学语时呢呢喃喃的软语童声,记得她蹒跚学步时我在哪里她奔向哪里的执着与依赖!而今,她长大了,亭亭玉立,聪颖美丽。而我,却不再是她全部的情感所向了,这无可厚非,我既矛盾却也释怀。因为,我也记得,我也曾如何在夕阳下驱车离开,留给父母一道影子!生命,是一场挡不住的轮回罢了!

暮秋,黄昏,写字台上摆着我亲手从花园剪下的花,昨日芬芳,今日留香。晨起送女儿回校,这个周末,等她回!子归于室,养于家,最后,放手天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