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中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一、企业员工也要进德修业

 背后国文 2020-09-09
传统儒家思想适合每一个修身齐家的人,对企业员工同样适宜。企业就像一个小社会,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上下级关系的处理和任务的接受与分配,有同事的君子小人之分,有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企业与员工的契约情感和制度约束等等,所以适当学一点儒家思想,不仅能让企业团结一心共创朝气蓬勃的企业,而且可以让员工战斗力饱满,乐于奉献自我,进德修业。
儒家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人关爱的和谐社会,企业的最高目标也是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效益,为国家、为员工带来福祉,实现和谐企业。因此我选取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些篇章来解读企业员工通过《论语》的思想来明确自身定位,正确处理与企业、与同事的关系,在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实现自己人生修炼的升华。

一、企业员工也要进德修业

《学而篇第一·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他说,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姐妹,到了社会上,他就懂得尊重上级,尊敬朋友同事。他不会冒犯上司,为非作乱,也不会对同事有丝毫的不敬。所以他得出结论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君子如果致力于这个根本,他就会走上人生正途,不会偏邪。
一部《论语》洋洋洒洒万余言,就讲了一个字“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我们简单面对它,“仁”就是真心对待你身边的人,它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要求,一个标准,或者说是一个方法,你只要付出真心,你就“仁”了。 
人性是向善的,儒家要求人们通过不断学习和道德修养,要达到“至善”,就可以迈入“君子”的行列了。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必须源于一个字“仁”,即真心对人,你才能向善,才能攀登至善。这样,由“仁心”产生“仁道”,后世的人们就可以根据“仁道”的种种外在表现,进行学习和修炼,来完成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但本章主要思想不是讲仁,而是讲孝悌,讲君子应该修孝悌之心,生孝悌之道,这样慢慢才会产生仁心仁德。所以了解了“仁”和“孝悌”的关系,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在家里怎么做,在工作单位怎么做了。这篇的最后一句就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即孝弟是仁之根本,也是仁之开始,也有人说是仁之祖(《管子·戒二十六》)。
《说文》曰: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扩展开来讲,对上级,对下属,对朋友,对同事都友善有加,即能够友爱他人。在家孝父母,友兄弟,到社会就是尊重长者、前辈、师傅等,友爱朋友、同事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流传延续至今,孝悌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驻扎在我们的脑中。
当孝悌的外延扩大以后,相反会给我们自己带来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不再局限于家庭,不再局限于亲人,我们要把对家庭的爱,对亲人的爱推广到与我们交往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到了工作单位,如果有孝的观念,就会主动地对长者、前辈、师傅表示尊重;如果有悌的观念,同样会主动对同事和相关联系人表示友爱。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可避免地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怎样与人打交道?首要的是自己先学习做人。而学习怎样做人,就是内心修养的一个过程。修养内心,毫无疑问,都应该把孝悌作为根本。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培养自己的美德。
长者、前辈、师傅、领导、同事不是我们的亲人,但如果我们主动与人为善,就不会冒犯长者、前辈、师傅、领导,也不会伤害同事。这样,在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能够尊重领导,顺从师傅,礼貌长者和前辈,友爱同事,最终达到绩效完成,也培养了自己品德的提高。
相反,如果犯上作乱,对长者、前辈、师傅、领导肆意冒犯、顶撞,或者弄虚作假,欺骗糊弄,对同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或者暗箭伤人,落井下石,不仅大大伤害了企业的团结,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工作的绩效。好的企业,长久的企业没有哪一个没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不好的企业,迅速消失的企业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企业文化。
说到底,企业的文化就是人的文化,就是企业爱人,人爱企业的文化,所以对社会来说,个人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社会必然会形成良风美俗。对企业来说,每个员工个人修养的提高同样会有利于企业的安定团结,形成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大大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因此,我们从儒家思想的最基本的孝悌做起,学习和懂得关爱他人,促进企业成长,让自己跟着企业一起成长、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