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的重要概念,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意义。从文化和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需要具备“新时代”的意识,打造“新时代”的目光,拥有“新时代”的思维,实现“新时代”的目标。 入选此次活动的书画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创作了大量有生命力,有穿透力的艺术作品,在“新时代”构筑了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新经典,以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参与推动了“新文化”,是中国新文化的推动者。 耿 涛(字 煜坤),1971年生。 祖籍山东泰安,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美术学高级教师。 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和美术教育高研班。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传统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青岛西海岸新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耿涛山水画赏读 文/王福林( 中国大唐书画研究院院长、 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国艺术璀璨的一块瑰宝,他收大千世界于眼底,方寸之间显神奇。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书画艺术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和技法不断创新和完善,作者能抒发情怀,学者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艺术之高下最终表现为境界之高下,而境界又以学养为最高。当今时代随着中国书画艺术审美情趣的多样化人才辈出,但归根结底还是看学识素养,中国画家又不是以单纯的表现为目的,他们还要以乘法概括的手法,毛笔书写的意趣,似与不似之间的物象,创造出一种恬淡闲雅的悠远意境。一副好的山水画就是这样达到了充满气韵生动,天人合一的艺术作品。山水画家耿涛多年从事美术教育与艺术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富有情趣的人文自然。它用水墨的技法结合浅绛,既保持了水墨山水的写意性又能在苍茫拙朴的墨色之外保持敷色的清新与典雅,又达到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使观者赏心悦目。 从耿涛的山水画作品可以看出其专业基础较扎实,对传统的笔墨技法和山水画内在的精神理解也很到位,对造型的把握,构图的处理能力也较强。但有些作品个性不够鲜明,过于大众。中国的水墨画不完全依靠颜色来表达,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去丰富画面,更能显出作者的创作水平和艺术功底。作为青年画家,耿涛深知自己未来的艺术道路还很长,也很艰辛,但他始终以平和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前行着,相信它会在艺术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耿 涛作品欣赏 山水志(138cmx68cm) 山水志(138cmx68cm) 溪山烟云(138cmx68cm) 烟云观瀑(68cmx68cm) 溪山疏雨歇(68cmx68cm) 溪山秋韵(68cmx68cm) 诗意山水(68cmx68cm) 诗意山水(68cmx68cm) 湖山叠翠(68cmx68cm) 晴岚翠峰(68cmx68cm) 晴岭叠翠(68cmx68cm) 晴岭归云(68cmx68cm) 秋山隐逸图(68cmx68cm) 山水小品(50cmx50cm) 山水小品(50cmx50cm) 山水小品(50cmx50cm) 山水小品(50cmx50cm) 山水四条屏(240cmx130cm) 烟江翠岭图(138cmx68cm) 云山秋色(180cmx50cm) 锦绣河山图(245cmx80cm) 翠碧烟霞(180cmx50cm) 获奖经历 作品《诗意山水》获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铜奖,并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 作品《江上晴岚万叠山》获“全国当代名家山水展”二等奖。 作品《云山秋深》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二等奖。 作品《松撼涛声千嶂雨》获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暨全国青联成立五十周年全国美术书法大展银奖。 作品《溪山论道图》获山东省文联、山东省美协主办“山东省中国画大展”三等奖。 作品《千岩万壑锁翠烟》,《林泉烟雨图》载入《中国书画家大典》,并授予“中国书画家百杰”称号。 作品《秋山云起》获第五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金奖。 作品《溪山清韵》获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银奖。 作品《孤峰露苍骨》入选“纪念刘伯承诞辰12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展”。 作品《溪山揽胜图》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展”一等奖。 作品《青山呈露新如染》获第七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金奖。 国画艺术追求写意精神,笔墨苍润浑厚而不失灵动,古拙静谧而富有诗意。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其传略与作品也被编入《当代名家山水画》,《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研究---名家特刊》,《大唐书画研究》,《艺术家》,《书画鉴藏》,《水墨丹青》,《美术报》等多家艺术刊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