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将初登场,打得大宋皇帝有了阴影!为何投降后却不杀他

 林歌作品 2020-09-09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赵炅以东南一带已尽归宋廷,唯北汉仍在那里与朝廷对峙,有心要征伐北汉。

他召见几位大臣,问枢密使曹彬道:“周世宗和我朝的太祖都御驾亲征过太原无功而返,是不是因为太原城格外坚固,根本就攻不下来呢?”

曹彬如实地回答说:“周世宗的时候,是因为史彦超兵败石岭关,军心不稳才撤兵。太祖是因为屯兵甘草地,时逢雨季,兵士都染上痢疾,非战斗减员严重,不能再战,不得不半途而废。这都是有原因的,并非太原城池坚固不能攻下。”

赵炅想了想说:“朕欲举兵伐北汉,你以为何如?”

曹彬回答道:“国家正是强盛时期,兵强马壮,人心安定,进攻太原,犹如摧枯拉朽一般,定能马到成功。

赵炅点点头,下定了征伐北汉的决心。

薛居正劝谏道:“昔日周世宗举兵,太原依靠契丹的援助,坚守不出。周军难以久战,只好班师。太祖在雁门关南打败了契丹,将那里的人民驱赶到河、洛一带安家,使那一带人口凋零,成为极贫之地,这种地方,得之不足以扩大疆土,失之也不足以为患,陛下何必为这种地方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呢?”

赵炅认为,先帝破契丹,迁走人民,空出土地,正是为今日讨伐北汉做准备。

于是,他不听薛居正的劝谏,决定出兵北伐。

卢多逊也附和薛居正的意见,不同意北伐。

赵炅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仍然坚持北伐。

他命潘美为北路招讨使,率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米信、田重进等,分兵四路,包围太原,又安排勇将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都部署,负责阻击支援北汉的辽军。

北汉主刘继元得知宋军大举来犯,急忙向辽主请救支援。

开宝八年(975年),辽主曾派使臣到汴梁,谋求与宋朝修好,太祖赵匡胤曾回信,同意与辽国和好,只是没有正式订立和约。

由于有这层关系,辽主想做和事佬。

他接到北汉主的求援信后,并没有派兵援助,而是派遣一个叫长寿的官员出使汴梁,询问赵宋皇帝赵炅出兵伐汉的缘由。

赵炅听到辽使的询问,心里老大的不痛快,他认为辽邦这是多管闲事,由于有了这种想法,说话的语气就不怎么友好了。

他说北汉是中原的叛逆,征伐北汉是应天顺人、理所当然之事,并对辽使说,辽国不插手宋廷与北汉之事,咱们还是朋友,宋、辽之间还可以和平相处,假如一定要从中插一杠子,那就是敌人,是敌人,就只有兵戎相见。

辽使长寿见赵宋皇帝态度很强硬,没有丝毫的调和余地,只好灰溜溜走了。

赵炅预料辽主定会出兵支援北汉,如此一来,便是一场大战。

为了打好即位以来的第一仗,他决定御驾亲征。

他本想叫齐王赵廷美留守汴梁掌管朝政,赵廷美却听从吕端的建议,请求随军出征。

于是,赵炅命宰相沈伦为东京留守,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在赵炅出征期间,由他们两人代管朝廷政务。

一切安排妥当,赵炅率兵出发了。

他这次御驾亲征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周世宗、宋太祖的未竟大业,消灭北汉,证明他比前面这两个人强。

再说辽主,当他知道赵宋皇帝不但不肯休兵,而且还出言不善,将他派去的使臣好好地羞辱了一番,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既然不能息事宁人,那就只有刀兵相接了。

他决定出兵教训一下赵宋皇帝,让他明白,辽邦可不是好惹的。

于是,他命令丞相耶律沙为都统,敌烈为监军,领兵万余人,连夜驰援北汉。

耶律沙率领辽兵行至白马岭,正好与宋将郭进的兵马相遇。

耶律沙见宋兵扼守要道,知道宋军早有防备,不敢贸然轻进,准备隔涧扎营,将前方的情况报告给辽主,请求援兵。

但他的想法遭到监军敌烈的反对,他认为耶律沙太怯懦,是胆小鬼,不满地说:“你我奉命杀敌,遇到敌人,自然要上前冲杀,如果战而不胜,再请求主上添兵增将,这是可以的。如今仗还没有开打,便请求援兵,这样的话怎么说得出口?即使国主不责备你我无用,朝中的文武百官在背后也要笑掉大牙了,未经决战分胜负,倒先惹人笑话,这不是太失策了吗?说一句不怕丞相见气的话,如果遇到一次敌兵,便请求增兵一次,屡遇屡增,那倾国之兵都来了也不够。再说,北汉主那里火烧眉毛,正等着我们呢!救兵如救火,如果等援兵来了再开战,北汉的君臣恐怕早就成了宋军的阶下囚了。”

耶律沙被敌烈抢白了一顿,一时无话可说。

敌烈见耶律沙不出声,进一步说道:“丞相如果胆小,那就请你在后面压阵,看我去踏平宋营。”

耶律沙申辩说,他并不是胆怯怕死,出兵打仗,还是小心为妙。

敌烈不听劝告,坚持进兵,耶律沙见不能阻拦敌烈,一面派人快马报告辽主,一面随同敌烈进兵。

辽邦兵马走到一山涧旁,涧对面就是宋军营盘。

敌烈自恃骁勇,也不打招呼,策马率先渡过涧去,辽兵见敌烈抢先过涧,谁也不敢落后,争先恐后地抢过涧去,只是没有统一号令,部队不成队形。

正在辽兵半渡之时,猛然听得一声巨响,宋军自营内突然冲杀出来。

冲在前面的辽兵刚刚上岸,后面的辽兵还在乱哄哄向岸上爬,完全没有队形,更不用说列阵了,宋军突然杀出,本来就不成队形的辽兵更加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除了挨打,就不知该怎么办。

敌烈不管死活,一个劲地向前乱冲,凑巧碰上宋军主将郭进,两马相交,大战三四个回合。

郭进卖一个破绽,手起刀落,将敌烈砍落下马。

耶律沙隔涧相望,见涧对岸两军已经交上火,正准备率兵过涧接应,不等他的命令发出,过涧的辽兵已经败下阵,纷纷逃过涧来,慌乱之中,反而冲乱了耶律沙军的阵脚。

宋军乘胜追击,跟在辽兵的屁股后面渡过涧来,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耶律沙见阵脚已乱,难以抵挡宋军,只得调转马头后撤。

辽兵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没命地跑,跑得快的,保得一条命,跑得慢的,吃了宋军的刀削面。

幸巧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及时赶到增援,敌住紧追不舍的宋兵,才救了耶律沙一命。

郭进见辽邦有援兵,也不穷追,见好就收,立即鸣金收兵。

辽军大败,还损失了大将敌烈,无力再战,只好狼狈地打道回府,至于北汉的安危,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郭进收兵之后,仍然驻扎在石岭关,并驰书向赵炅报捷。

赵炅御驾刚到镇州,接到郭进的捷报,得知宋兵在石岭关外击退辽兵,高兴地对左右说,辽兵已破,石岭关无忧,太原城孤军无援,刘继元成了瓮中之鳖。他以鼓动性的语气大声说:“走,到太原喝酒去!”

潘美指挥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米信、田重进各军,一路连克镇州、岚州、宪州,直逼太原城下,他们仍然沿袭上次太祖攻城的计划,将太原城围得个水泄不通,自春至夏,昼夜攻打。

太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实际上成了一座空城。

北汉主刘继元眼巴巴地等着辽兵来援,总不见辽兵到来,只好再次派人带着蜡书赴辽请援。

结果,派出送信的人中途又被郭进的兵士截获,搜出蜡丸密书,连人带证一并送到郭进帐下。

郭进命人将人和蜡书一并送往太原大营,请皇上发落。

赵炅命令将送信人斩杀在太原城下,悬首示众,并命兵士向太原城呼叫,说辽邦派来的救兵已经在白马岭被杀得个片甲无存了!纵是再派几个人去请援,我们就是不捉住,不阻拦,让他到辽邦去,辽邦也再没救兵了!还是早早投降吧!若要作困兽之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北汉将士在城墙上听到宋军的呼叫,吓得胆战心惊,彻底地绝望了。

刘继元这时正在城上督战,听到城下宋军的喊叫,他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认为北汉的末日就在眼前。

城下的阵头军见城上没有反应,又在加紧攻城。

正在万分忧急之时,忽然看见前面宋军阵中一阵大乱,两员大将,一先一后,领着一支如狼似虎的兵马冲开宋军战垒,直向城门杀过来。

刘继元看到来将,不由大喜过望,因为来将是健雄军节度使刘继业父子。

原来,刘继元盼望辽邦救兵不到,下诏调刘继业率兵增援太原。

刘继业接到刘继元的急诏,知道太原情况万分紧急,即与儿子刘延郎领兵日夜兼程驰援太原。

刘继元看到援军到了,感叹地说,刘继业父子到来,太原城有救了。

随即传令开城。

刘继业进城参见刘继元之后,立即分兵帮助守城,并亲自往来指挥。

守城兵士见来了援兵,士气也有了回升。

宋兵见有兵杀进城去了,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皇上。

赵炅问明了情况,对潘美说:“这真是两员忠勇良将!你们破城的时候,一定要为朕劝他们投降,不要伤害了他们。”

潘美等答应记住了。

赵炅传令猛力攻城,并亲自领马军都军头辅超,铁骑军指挥呼延赞到城下督战。

众将见圣驾亲临战场,哪还敢怠慢,一齐奋力攻城。

一霎时,毁去城墙多处。

宋军正要从打开的缺口冲进去,那边刘继业早指挥弓弩手万箭齐射,宋军不得入城。

刘继业即率军民冒死将缺口重新堵住,你攻我守,你毁我修,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赵炅见久攻不下,手书诏谕,用箭射进城中,劝刘继元投降。

刘继业令军士将箭书抛下城去,看都不看,更不用说报与刘继元知道。

赵炅见没有回音,再次下令攻城,城上矢石如雨,宋军数次进攻都被击退。

马军都军头辅超气得暴跳如雷,大呼道:“区区太原城,真的这般难攻吗?有不怕死的,随我来,登上城楼,好立功!”

铁骑军指挥呼延赞也冲出队伍,随着辅超,架起云梯强攻,辅超攀上云梯,像猴子般向上蹿。

城上刘继业,急忙命长枪手扎向辅超,辅超一手抓住云梯,一手挥刀格斗,硬是不肯退步,无奈一拳难敌四手,加之人在云梯上不能腾挪避让,身上数处被戳伤,无奈之下,只好退下来,解开衣服一看,身中十三处伤,血肉模糊。

赵炅见他如此忠勇,当即赐给锦袍银带,命他到后营休息。

辅超不甘心,大声说,明天早晨,一定要攻破太原城,如果能攻破此城,死而无恨。

第二天早晨,辅超一马当先,率先冲到城下,架上云梯攻城。

刘继业早在城上看得清清楚楚,命令弓箭手万箭齐发,顷刻之间,箭如飞蝗,辅超身中数箭。

辅超杀红了眼,左手执盾,右手执刀,欲冒死强行登上云梯。

赵炅站在远处督战,恰好看到这一幕,连忙传令鸣金收兵,这才救了辅超一命。

赵炅见久攻不下,士兵的伤亡惨重,下令停止登城,调集万余名弓弩手,排列阵前,向城上射箭,箭矢如飞蝗般飞向城中。

刘继业命士兵收拾起宋军射入城中的箭,反射宋军,双方展开了箭战,你来我往,僵持不下,双方打了一个月的箭战,仍是个胜负难分的局面。

这样下去,宋军还能坚持,北汉军可受不了,因为城中缺粮,士兵们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赵炅不失时机地写了无数招降书,捆扎在箭上射书城中,劝说北汉将士投降。

太原城中宣徽使范超越过城墙欲投降宋军,宋军不相信他是真降,怀疑他是奸细,没有经过盘问,竟然将他杀了。

刘继元得知范超出城投降,将他一家妻儿老小抓到城楼上,当着众将士的面,杀得干干净净,并抛尸城下。

赵炅知道范超是真投降,知道宋军杀错了人,命人用上好的棺材,替范超一家收尸。亲自到太原城下祭奠范超的亡魂。

北汉守城将士站在城墙上,目睹了赵宋皇帝祭奠范超的一幕,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起来,认为赵宋皇帝是真心招降。

指挥使郭万超密令军士攀住绳索下城约降。

赵炅与来使折箭为誓,决不加害降军。郭万超便带着数十名士兵从城墙上攀绳而下,出城投奔宋营。随后,不断有士兵效仿郭万超,越城投降宋军。

赵炅见出降的汉军逐渐增多,抓住时机再次发出招降书,许诺,只要刘继元投降,仍然高官任做、烈马听骑,他的臣僚子弟都有封赏。

刘继元内外交困,再也支撑不住了,知道大势已去,决定开城投降,修了一封降表,派客省使李勋出城呈给赵宋皇帝,请求归降。

赵炅收到降表,命将士停止攻城,全体退出一箭之地,带领众将士转到城北,登上城台,安排乐队,设下宴席,等候刘继元出降。

刘继元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缟衣纱帽,跪在台下请降。

众将请赵炅杀了刘继元,为阵亡的将士报仇。

赵炅对大家说,凡是亡国之君,不是失之懦弱,便是失之残暴,这类人只该怜悯,不可问罪,所以,太祖皇帝未杀一君,就是这个道理。

赵炅不但没有杀刘继元,反而封刘继元为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授爵彭城郡公,命令他带路,引领宋军进城。

突然,一员身着金甲银盔的大将站在城楼上大叫道:“主子降宋,我却不降,愿与宋军决一死战,拼个你死我活。”

潘美见是刘继业,立即命兵士停止前进,将情况报告给赵炅。

赵炅御驾亲临,命刘继元只身进城去解决这个问题,并说刘继业忠义可嘉,是个将才,要好言抚慰。

刘继元进城之后,劝说刘继业,叫他不要逞一时之勇,如果再战下去,太原城的军民不战死,也要饿死,请他为全城百姓着想。

刘继业大哭一场,然后解甲开城,放宋军入城。

赵炅入城之后,特别召见刘继业,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并加重赏。

刘继业是太原人氏,本姓杨,因事奉北汉主刘崇,赐姓刘。

投降宋朝之后,他便恢复了原姓,仍以业字为名,改名叫杨业。

他就是后世广为传颂的杨家将的杨令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