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登甲:没有比学习更好的习惯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文  / 王登甲


 春去,春又来。

万物生发,需要养分;人要成长,需要学习。可以说,学习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为我们认识世界、提升能力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在生命的长河中,唯有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才不至于虚度此生。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知识面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哭煞人。”学习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和目的。

习惯是靠点滴积累养成的。学习不等同于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也不等同于抱着书本死记硬背,它应是一种自觉汲取知识、升华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最强的支撑,正所谓“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能不能养成学习的习惯,取决于我们投入精力和付出汗水的多少。当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只会为失败找借口;当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肯为成功穷尽办法。

一件事做不好,永远可以找到做不好的理由,但受影响的永远是自己。没有谁天生就爱学习,尤其在诱惑纷繁的世界里,能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实属不易,也正因其不易,才显得可贵。据统计,人们日常生活中90%的行为源自于习惯。习惯如此重要,我们更应该把学习养成一种习惯。

时下有这样一种说法:“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开始给自己树立一个简单的目标:每天至少学习一个小时。21天后你便会发现,学习不再是一件难事,它会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理所当然。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古今中外,大凡事业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是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在未来的社会,“学力”将比学历更重要。学历只能证明过去,而“学力”意味着未来。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学如弓弩,才如箭簇。”只有以厚实的学识做支撑,个人的才能方能得以充分发挥。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纵观人生,我们成才进步、建功立业的底气来自哪里?最好的答案——“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

青春无价,人生可贵!与其让时光在指缝间流失,不如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爱好、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一种奋斗目标,做到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

亲爱的朋友们,醒得早,不如起得早。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只有三天,那就是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成追忆,明天无法彩排,唯有把握今天。古人讲:“若非春播种,哪来秋收获。”时间是个伟大的作者,学习的习惯能帮助你书写出灿烂辉煌的明天。

春暖花开,正是人生播种的时节,时间的开关就握在每个人手中。我们只有趁着春暖花开的大好时机抓紧时间学习,不断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会成为一块放在那里都会闪闪发光的金子。

 喜欢《思与远方》的文章

别忘了转发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