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玉荣:1945年的谢飞

 思与远方1 2020-09-09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文  /  曾玉荣


1945年的谢飞


1

照片上的老人,百发如雪,一脸的淡定。面对着她,让人想到了空谷幽兰,想到了雪中梅花。虽然,这张照片,是她九十多岁后的照片。可是,从这张照片中,能想象出,老人年轻时的文秀。

谁能想象到,这竟然是一位传奇老人。

谁又能想象到,她就是1945年,在上虞一带让日伪军胆战心惊的谢飞。

谢飞生于1913年,1945年,她应当32岁。那时的谢飞是什么样子?我想,一定短发齐耳,一定腰扎皮带吧。

32岁,她已经成为一个老同志。

14岁,她开始参加革命,走出海南文昌,走向炮火硝烟的地方。这样一个文秀的女子,竟然爬雪山,过草地,以铁的意志,还有钢的顽强,走向西北,走向腊子口,走向娄山关,一直走向陕北。

长征,走到陕北的女红军只有三十人。

三十人,人人是巾帼,是上马开枪下马会女红的女子。

谢飞,就是其中的一个。

2

1945年,历史又一次将谢飞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让她从西北走向南方,走向青花瓷一般的浙东上虞,走向素有人文荟萃的上虞。

这儿,在历史上,是一处天蓝水碧的地方。

这儿,在唐诗宋词中,是一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地方。

可是,1945年,这儿充满了硝烟,充满了战火,充满了杀戮和罪恶。日军和伪军,在这这儿横行了四年,从1941年攻下上虞城起,这一片青花瓷般的山水,就失去了歌声,失去了欢笑,有的只是血腥,还有哭泣。

1945年,是日伪走向灭亡的一年。

1945年,也是日伪最为疯狂的一年。

在上虞,这是一个历史节点。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一个文静的女人走入历史的镜头,走向历史的最前沿。她,就是谢飞。

谢飞当时担当的,是三北地位副书记,兼余(余杭)上(上虞)县委书记、县自卫大队政委。这样一个文秀的女子,又一次走向战场。

我想,当她走到战士们的面前,当她一脸微笑如一朵百合花时,战士们的心中,一定会产生这样的额疑问,这就是那位有名的海南巾帼吗?这就是那位著名的女红军吗?这样的女子,能指挥军队冲锋陷阵吗?

七十多年后,当我再次面对老人淡定而温和的照片,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

历史,给了最好的回答。

1945年的谢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历史一份满意的答卷。她亲自指挥的一场战斗,在不久后就发生了。结果,敌人数百人被击溃,死伤五十多人,狼狈而逃。

第一次,日伪军知道,余上有个女书记。

第一次战士们睁大了眼睛,从心里开始佩服起这个文质彬彬的女子。什么是柔中带刚,什么是百炼钢化绕指柔,他们从她的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

这场战斗,又被称为血战谢家塘。

这是一场典型的诱敌深入,是红军时期典型的战法。红军出身的谢飞,将之运用得得心应手,再辅以江南水乡的地形,更成为神来之笔。

当时,日伪数百人,挟两挺重机枪,十二挺机枪,洋洋而来,进入抗日根据地谢家塘,意欲做一枚钉子,钉入根据地的心脏。谢飞得到报告,当即决定,给敌人一个狠狠的反击。她分析,日伪进入谢家塘,地形不熟。我军在中心地区作战,有坚实的基础。再者,水网密布,敌人一败,将溃不成军。

后来,战斗的走向完全在谢飞的意料里。

战斗打响,浙东五支队佯败,引诱敌人进入埋伏圈。随之,枪炮齐响,子弹如雨。日伪军在浙东五支队以及余上自卫队的猛烈进攻下,溃不成军。敌人惊慌中四处逃散,河网密布,小路纵横,严重迟滞着敌人的行动。敌人纷纷落水,举手投降者所在皆是。

日伪的计划,也宣告破灭。

3

谢家塘一战,打出了谢飞的威名,余上一带的伪军,听到这位女书记的名字,或逃之夭夭,或闻风避匿。一时,余上一带,日伪军不敢下乡。一个女子的名字,其威慑力如此,可算奇谈。

有一个名叫黄家兴的伪军军官,却耀武扬威。

他想,自己怕什么,自己可是有大日本皇军撑腰的,还能怕一个女人,还能躲在据点里做缩头乌龟?为了表现自己的英勇,自己的善战,他给谢飞去了一封信,要求谢飞投降,不然,自己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厉害。他派人把这封信送去,然后,带着自己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出据地小越,他要在他的主子面前显示一番,当各部伪军被谢飞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时,他却敢于向谢飞挑战,而且,还开始了具体的军事行动。

他将部队开到五里堰、马家堰一带。

他一声命令:“来啊,烧一通抢一通,让皇军看看,我黄家兴是如何地骁勇。”

下属们劝:“小心谢飞啊。”

黄家兴哈哈一笑,心说,傻瓜,我连蒙带吓,谢飞她敢来吗?

可是,他的英雄瘾还没过足,谢飞的信就来了。信中,谢飞义正辞严,要求黄家兴立即投降,不然,对之绝不客气。多年征战,让谢飞这位传奇女子,表面沉稳如水,内心却坚硬如钢。她说到做到,在送出信件的同时,就开始了军事行动。

她首先派出一个排,赶往马家堰一带,准备袭击并拖住敌人。大部队则做好准备,整装待发。

可是,这个排赶去,黄家兴早已跑得不见影子了。

原来,这家伙表面上摆出一副决战到底的样子,心里却十分畏怯。谢飞的信到手,他一看,吓不住对方,自己却一脑门子的冷汗,害怕真的让谢飞消灭了。所以,当即下令,撒丫子逃跑,依然钻回乌龟窝,苟延残喘。

谢飞一封信,吓退日伪军。

4

田岫山部,是属于国军第三战区挺进纵队的。田岫山这家伙,在1945年5月26日,白旗一举,公开投敌,做了真正的二鬼子,派兵驻扎泗门。

谢飞一听,立即决定:打!

打田岫山,首先,在于震慑其他左右观望者,让他们悬崖勒马;其次,汉奸卖国贼,不惩处不足以振奋民心。大家都担心,田岫山力量强大,难以一时消灭。谢飞否定了,她的理由是,田岫山力量大,就会狂妄,不会想到自己会遭受打击。这样,出其不意,有奇袭之效。另外,他投降,是不得人心的,他手下的士兵,一定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走,只是因为形势逼迫,不得不这样。

于是,讨田战役开始。

5月29日晚,抗日部队夜袭泗门,经过一天激战,泗门守敌被全歼。在此期间,谢飞和其他指挥员一起,制定作战计划,采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击溃各地援军,取得一连串的胜利,给田岫山以沉重的打击,也将根据地加以扩大。

田岫山面对抗日军民的强大攻势,只有龟缩老巢,不敢出来。

谢飞等人指挥部队,不给田岫山丝毫的喘息之机。6月7日,派出四营兵力,直击田岫山老巢,十四个日夜的战斗,田岫山部被歼一千多人。抗日部队趁机占领上虞县城。

田岫山在上虞战败,带着残部逃走,不久,在嵊县再遭抗日武装打击,死伤二百多人,田岫山带着少数随从逃走。

田岫山,又名田胡子。

抗日军起,他也曾与日军决战,而且,战绩颇为突出。尤其1938年,他只身带着几十名敢死队员,一人一挺机枪,截获日军汽艇,一路从苏州打进打出,很是让人称快。可是,最终,他却走上了与国为敌,与民族为敌的道路。

他此后逃跑,隐姓埋名,解放后被抓,被处以死刑。

当民族处于危亡时期,一切以民族为敌的人,就是汉奸。一切危害国家民族的汉奸,人人都可得而诛之。

1945年的谢飞,打击田岫山,是为国家除奸,为民族除害。

5

日军投降,是1945年8月15日,中秋节。

谢飞离开上虞,是9月29日,中间相隔一个半月。她走时,一定看到了日军在上虞投降吧。她走时,那些闻其名胆战心惊的汉奸,一定都化为了历史的尘埃吧。

谢飞离开时,是在早晨,还是在黄昏,不得而知。

当她站在船上,当她挥别这儿的山水草木时,她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留恋,充满了不舍。因为,她和这儿的山水百姓,已经建立了一种深厚的感情。而上虞百姓,也一定对她依恋不舍吧,大家纷纷称她“我们的谢团长”。

七十年过去,上虞人一定记得,当年,有一个女子,在日为横行时,曾在这儿的山水间留下自己的足迹,留下自己的汗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