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海波:晨跑,于我而言……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晨跑,于我而言……

时光过隙,岁月如刀。弹指间生命的年轮,历经风雨,不觉走过36个春秋。一路走来,没有英雄壮举,平凡而坚实、饱满而知足、勇敢而自信。过往如烟,往事星辰,感悟生活,酸甜苦辣是常态、是营养、是成长,付出总有回报,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幸福和幸运,于我而言,晨跑就是生活的幸福、幸运,个中原由,唯自知。

除学习工作外,晨跑,已伴随我多年,从难受到习惯、喜欢,到成为日常的“不可或缺”,让我体悟到生活的快乐、酸爽、意义。在晨跑中锤炼,在晨跑中思考,在晨跑中呐喊,在晨跑中洗涤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灰尘、伤痛。话说,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在长跑,从未间断,以此对抗生活,悄悄地改变自己。我为他打CALL!

晨跑,在学生时代于我而言,只是自由活动,漫无目的,没有速度,没有目标,没有汗水,操场的跑道不过是课余休闲散心的场所。那时我与晨跑只是偶尔会面、不冷不热,没有兴趣也就没有激情,跑步等体育成绩平平一般,没有留下值得怀念的印象。或许这只是我与晨跑的“相识”,缘份未了。高中毕业后,因为向往血性、刚毅的生活,我毅然参军融入了“跑步”的钢铁洪流。

晨跑,在军旅生涯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重逢”,更是一次长久的“握手”“拥抱”,从此形影不离、再未分开。初入军营,稚嫩书生在晨跑中遭遇挫败、沮丧,接下来是新兵三个月的阵痛,每次长跑后汗流浃背,甚至呕吐恶心,但进了营门,就是军人,就要顶住掉皮掉肉、流血流汗的考验,有了坚定无畏的信念、建功军营的初心,再苦再累都是甜,于是晨跑成为我每天“开小灶”的必修课。漫长的煎熬后最终拨开云日,3000米、5000米、武装越野在“坚持不懈”的双脚下,在汗珠落地的瞬间中,越来越来激昂,越来越轻盈,越来越自信。风雨烈日中,脚步穿梭在营区主干道、野外乡村田野,是那么的心旷神怡、欣然陶醉!晨跑让我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燃烧自我,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此刻我与晨跑,俨然故友重逢,激动感怀,并牵手相伴从军营回到故乡。

晨跑,在解甲归乡于我而言,是退伍不退色的宣示,是军魂本色的永续,是转业转岗不惧艰难不服输的砥砺,我想“技不如人可以学,风雷气质不能丢”。每天清晨5点半,朝阳未露,黎明中街道的丝丝灯光为我指引晨跑的路标、方向,深秋的凉风拂面而过,街上偶尔迎面擦过出租车、摩的车、拉菜车,还有早起零星锻炼的人们,街边的包子铺、小餐馆已开门忙碌,安静的气息中渐渐躁动,这或许就是真实、平淡、不易的生活!看到这些,满满的感受“为追求美好生活向上向前的气息”,一种莫名的力量从四周而来、贯盈全身,脚步也被催着加快、再加快,不知不觉中绕城一圈回到住处,这时东方的一抹红晕才露头。

回到家乡钟祥这片热土,纯朴的乡土乡情,倍感亲切、温暖温馨。岁月滚滚向前,新时代在风驰电掣般奔跑,我决心,继续在晨跑中燃烧青春、不负韶华,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家乡火热建设中。新岗位新起点新征程,从新开始、从零开始,我深知“万事开头难”,从0到1是跨越、是转型、是阵痛,是学习成长的必由之路,停止懈怠没有出路,唯有像晨跑那样克难攻坚,勇敢地迈过去才会迎来柳暗花明、迎来新生曙光!

—END—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裴海波,湖北钟祥人,2001年12月入伍,2005年6月入党,四级军士长军衔,2018年8月转业待安置。先后在原广州军区41集团军121师364团、广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陆军桂林综合训练基地、***服役,历任战士、师教导队学员、步兵班长、文书兼军械员、新闻报道员。业余时间喜欢阅读文报、寻章摘句,偶尔写点粗浅文字以慰心灵、鞭策自我,在各位编辑老师倾心指导下,曾在原广州军区《战士报》《人民陆军》《政治指导员》《政工导刊》《桂林晚报》及全军政工网等媒体杂志刊发60余篇稿件。16年军旅,一次荣立三等功、三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次获旅团嘉奖、三次评为优秀士官、三次评为“三学”先进个人。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主编:晓风

微信:whm15695738508 

  投稿邮箱:whming369@126.com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