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文雄: 久“宅”之后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久“宅”之后
有空约起。平时四五茶友总是相邀茶聚闲聊,或于社区书角,或于老城旧屋,天南地北,山高水远,毫无羁绊,尽显闲适,频露包容真性情。

想不到新冠妖孽阴影笼罩之下,也许是宅家日久,或许因焦虑狐疑,使之“翻性覆命”,被众多好友视为“坚持写作最久发稿最多”的涌君,却因一言不合,就立马和“接话者”反目成仇,好似有“仇天恨海”,新仇旧怨要一起算的味道,令人膛目结舌。

近两个月来,涌君在朋友圈自称“呆在家中以毛笔写些碎语,留下自己在这非常时刻的心迹,并没有要公开发表的欲望,是为自己留下的文字。不希望人们点赞,当然,有阅读的也非常感激。自己在这个特殊时期,似乎更加感到百无一用是书生了,除了写这些没有任何用处的文字,还能做什么呢?虽然也不觉得像某些人所认为的是无聊的文字,但到底自己是有所思考,不愿人云亦云,其中之苦味识者自知也。”

我糊涂透顶,第一个留言,时下的许多文字,能够自怡自乐就知足了。

涌君一看,暴跳如雷。马上回复:“才知道最难沟通的正是人和人。有时真是要鸡同鸭讲,正是没有办法的。比如我这些天在家中不停思考,并以毛笔写下碎语。这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因为思考在此刻更加重要,可是个别浅见者却把这看做是自我怡乐,并加以讽刺。”

我想不到一句随口而出的闲话,却捅了马蜂窝,“引火烧身”,遂予以打住,假装眼花没看到。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重蹈我的覆辙,踩响地雷。老发认为,新冠瘟魔大敌当前,涌君你写那些游离人间烟火不着边际之话,对民间疾苦漠不关心,实在令人心寒,便留言:“今时是2020年2月8日10时42分了,该醒醒了。我已经在社区当志愿者上街发资料、口罩了。”


涌君不看则可,一看火冒三丈。他即刻恶言相向:在他以为一定要去派发口罩,走上街头呼口号,才是真正的工作。正如当年周扬辈之要求鲁迅先生。可惜现在人家读的还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誉之谓民族魂。周扬辈则已经沦丧,成了历史的灰尘了。孰轻孰重呢?

涌君还不依不饶,疾声厉言:人都是一匹孤独的狼,是十分寂寞的。可是,更多的人,除非智者,谁都渴望交流。这种渴望交流,同时又不能被理解的矛盾是很煎熬人的,却也是非常无奈的。于是,“我写文章目的好像如此。事实如何?还是无法达到交流的目的。不是在一个频道上,你可能说得口焦笔敝,可他就是固执着他的看法,打不破的堡垒和僵局。结果如能不说,还是不说最好。”并迅即删除老发的微信,用短信骂了一句:“你伟大,我渺小,我不屑与伟大的人为伍。”然后删除电话通讯录。

老发十分恼怒,打电话要我评理。我认为是涌君宅家太久,心情烦闷,引起性格变化,心窄气躁,会好起来的。老发悻悻而退。

最为严重的是与老焦对骂,最终两败俱伤,或被骂“苍蝇”,或捡回“疯狗”之绰号。


因要组织一批公众号的歌词、文章等,涌君向老焦约稿。老焦见歌词久久未发出,便与涌君商量在其他平台先发出,涌君也许可。但事后涌君却怒不可遏,立即在私人平台发文谴责:一直很讨厌一些这样的人,连御用文人都算不上,就是文坛边的小混混。手中有笔,却从来不知如何使用。因为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头脑,没有做人的底线,原则。歌颂也不能说不好,可是必须言出由衷。他们都是言不由衷之丑类,虫豕,为了若干小利益,比如可以发表,可以不顾一切,说谎,颠倒黑白,把非说是。如果为生活所迫,也可以谅悯。可是,他们不是,就是为了一点蝇头的虚名小利,却愿意倚门招摇,做无耻之状,自以为是,已不知其丑了。

这种人连文痞,也还是高估了他们。其实就是讨厌的蚊子和苍蝇。

夏日来时,有三虫者。鲁迅说他更喜欢虱子之痛快,要吸血时从不高论,只痛快地来那么一下。只有讨人厌的苍蝇蚊子,总不那么痛快,扭扭捏捏着装模作样地,十分讨厌憎。他们只在文坛边混混而已,永远成不了气候的。不是小瞧了他们,他们不配,始终不算得一个人物。不管如何自视甚高,却是不知其丑。缺乏脊梁,没有思想和底线,只配是虫蛆而已。

老焦一看,肺都气炸了,称“两天两夜睡不着吃不下”,便打油:“昨天遇到一疯狗,浑身是毒四处走……”。

我立即要求老焦暂停,并采取“不看、不知、不回击”三不方针,等到春雨潇潇,木棉怒放,莺鹂乱飞时节,外面高天阔地,涌君自会后悔不已,回心转意的。我们依然是朋友。

息浪平风,我太极般化火焰于无形。

果然如我所料,前天四五文友又重逢。涌君因一时气急胡话连篇,遂表达歉意,希望友人海涵。他们都啧啧称赞我的冷静。

谢文雄 发表过的作品


(点击下方题目阅读)

今月曾经照古人

胡琏也钦敬岳飞

“特效药方”

悲情英雄总相惜

我读历史多遗憾

不妨一笑泯恩仇

晴窗缀锦叹“不才”

青埂峰下“赤足郎”

“本地姜”的入世出世

田间地头话桑麻

非己所得终要还

中医?西医?

偏 好

 老山女兵的5元钱故事

缘来情沾襟 

金兵为何未盗宋仁宗墓?

 行人口碑胜勒石

更多请关注《思与远方》

作者简介

谢文雄,广东普宁人,出生于六十年代初,为汕头经济特区报社记者。自少年便喜欢文学,因而在从事新闻工作之余,偶尔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言有所抒、目有所寄,便“不事雕琢、信马由缰”写下散文、随笔、杂文,撰写一些对联、碑记等篇杂,信手向各地报刊投出,也偶尔有被采用,抑或有捡奖。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投稿邮箱:whming369@126.com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