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庆节畅游宁海 | 第一天:游前童古镇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0-09-09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中国!
终于把2018年最长的假期等来啦!
秋意正浓,让我们出门去欣赏一下宁海的秋景,
闲逛这些落英缤纷,色彩绚烂的宁海美丽乡村,
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欢度国庆 畅游宁海

天下旅游   宁海开游

宁海徐霞客开游节 

公元1607年,一代旅行家徐霞客从宁海迈出了他的游行足迹,他在《徐霞客游记》开篇第一页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皇山。闻此地于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因而宁海有幸成为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

 

“天下旅游,宁海开游”。宁海,东海之滨一个美丽的城市,有着全生态的自然景区,底蕴丰厚的民俗风情,精湛独特的臀部文化。从2002年起,每年的519日,隆重举办“徐霞客开游节”,活动丰富多彩,规模盛况空前,盛情邀请八方游客,年年都吸引数万名客商和游客光临宁海。

来吧,朋友们,宁海人民欢迎你!

国庆第一天——前童古镇

前童古镇位于宁海县城西南14公里处,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间江南明清时期的典型民居,是浙东地区一座具有古韵文化风范的小镇,素有“浙东丽江”的美誉。

这里保留着一片明清时期的旧宅和老街,比起周庄和乌镇,这里景色更原始,几乎没有商业化游乐项目,没有过多修饰,没有城市喧闹,更多的是放松。

古镇面积不大,但民间工艺诸多,手艺精湛。小桥、流水、人家,古镇村落中有一脉不寻常的溪水,按八卦原理引水入村,堪称江南古建筑中一绝的“八卦水系”,并有着“家家有活水,户户有雕梁”之称。


在前童古镇的景区门楼外,有一座低矮的土山,山高不过五十米,因形状像一只卧鹿而得名,取名叫“鹿山”。鹿背是一个天然草坪,绿茵如毯。不少游客在游览前童古镇之前,会先爬上鹿山,从这里一睹古镇的全貌。

 前童梁皇山 

梁皇山,古称“桐柏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也是江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位于宁海县前童古镇境内,因南北朝时期梁宣帝为避侯景之乱曾至此隐居而得名。

梁皇山海拔768米,山势险峻、峰奇石异、谷深涧幽、飞瀑流泉,满目扑绿,风景旖旎,美不胜收。古今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诗篇和足迹,自宋代起即为江南名山之一。

这里,是梦幻般的桃花源;

这里,是璀璨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体。

前童梁皇山四绝

一绝:隐字石——天晴时光洁无痕,而下雨湿时,则出现了“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

二绝:方竹、紫竹——在景区的岩洞下长年长有野生的方竹和紫竹,世人以为是杭州的上天竺和普陀山紫竹林的特产,殊不知这里二竹争辉,为前童梁皇山一绝。

三绝:仙人塔——在景区的“天门口”南望,绿树丛中,有一人头巨石,塔基面积为1.8×1.5米巨石,高及胸,上叠有许多大岩石,总高约3米,非人力所为,不知是如何形成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四绝:梁皇街的百家姓——这个梁皇村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村小姓多,一村有36姓,所谓“天下百家姓,梁皇街有三成”,与附近邻村的一村一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浙东大瀑布 

浙东大瀑布,即浙东悬空大瀑布,峡谷景色以瀑布群为主,气势恢弘。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梁皇山景区内,是梁宣帝在梁皇山屯兵时上山的必经之路。

瀑布景区有神龟护驾、百类听经、猕猴拜观音、洗心潭、闷字瀑、孔雀瀑、彩虹瀑、七仙飞瀑等景观。

站在高处远眺天门瀑布,登梁宣帝、踩“上马石”,在心愿谭、洗心谭许下健康、爱情、事业心愿。而在青云泉嬉戏玩耍,百类听经感受人生跌宕曲折,则让人感受到几许人生禅机。

 梁皇寺 

梁皇寺(原名崇福寺)位于梁皇山南麓,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为“拱台书院”。梁皇寺原为葛洪炼丹的道教胜地,后来改为佛教寺院。清同治十一年(1872)梁皇寺改为“拱台书院”,出了童伯吹等一大批民主革命志士。抗日时(1941)做过宁波专署监狱。解放战争时住过“三五支队”。

古老的梁皇寺,现只剩下三间小屋。目前由元中和尚当首建造了一个高大的大雄宝殿和其他寺院用屋。寺后有梁源潭、拜经台、石镬等胜景。

主要景点推荐

10

OCT

前童行会

据《塔山童氏宗谱》记载,前童庙会起始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盛于清末民初,一直延续上世纪五十年代逐渐消亡。1985年,前童村举办建村761年活动,灯会活动重新恢复,此后年年举行,四乡八方来客人山人海,1986被宁波市命名为"古亭之乡",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来采访和报道过,是当地一著名的灯会地。

10

OCT

逸飞影院

前童古镇因已故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在此拍摄《理发师》而小有名气。古色古香的老宅子里,墙上挂着陈逸飞在前童那些日子的照片,屏幕里周而复始地播放着《理发师》。

10

OCT

明经堂

明经堂建于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天井铺有“狮子滚绣球”图案,故又称“狮子明堂”。大门上悬挂着道光皇帝钦赐,浙江省学政所立“明经”匾额。左右两边塑着 “礼仪”、“孝悌”篆字,体现了主人和前童传统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中堂“敦伦凝道”匾为宅主亲笔所题,下设半圆罩,有求吉之意。檐廊月梁称“海马虹梁”,并雕刻有“梅花藏龙”图案。屋脊中间堆塑的太极双鱼,门口雀替雕刻的“八仙”,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文化的有机融合。

10

OCT

好义堂

好义堂,又称“戒烟所”,建于民国。四合院,石板明堂,整座院子通面宽20.2米,通井深20.1米,占地面积406平方米。正厅挂着“急公好义”黑底沥金,二暗抹头匾一块。民国时期,宅主童宏曹曾办戒烟所,出钱供饭收养为染上鸦片毒瘾的百姓而戒毒,名声远扬。民国二十二年,县长李涵夫为表彰童宏曹济世为民的好义精神,特亲笔题赠“急公好义”匾额。

近几年,因旅游开发,被重新打造成一家精品民宿。

10

OCT

职思其居

职思其居又称“小桥流水”宅,建于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年间,宅主为则堂公(原为武义县训导)。此宅为台州式四合院,台门用红石条构筑,上面刻有“职思其居”阳文,表达当官不忘家乡,居家不忘在职。

宅内天井用黑卵石铺就的梅花鹿图案,寓意福、禄、寿、禧,旁边沿道铺有连环铜钱,象征“金钱铺地”。壁上贴有历代主人中举捷报。此宅后裔人才辈出,清末民初,出了四个县令。
1905年创办塔山启蒙学堂,为前童建校之始,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10

OCT

泽思居

泽思居建于清代初年,2002年修复。因原来主人官居一品,故又称“宰相府”。走近泽思居,可以发现此宅檐头四注,马头墙高耸,整个建筑气势恢宏。院内厅堂轩敞,廊柱挺拔。雕刻复杂是此宅的特点。

整栋房子“无梁不雕、无雕不精”,号称为“江南第一雕花大楼”。进门可以看到正梁上刻有“四仙迎宾”的典故,体现了主人的待客之道。正厅东首梁上刻有五只仙鹤,既说明了原来的主人是文官而不是武官,又体现了他的“五岳朝天”的志向。从西首梁上的“百鸟朝凤”图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的官宦人家,因为这些图案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任意雕凿的。

10

OCT

群峰簪笏宅

群峰簪笏宅由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举人童桂林所建,当时他效法“孟母三迁”择址于书院“尺木草堂”旁,是古代官宅代表。前髟马头墙左右对称,具有“五岳朝天”之势,墙体分别塑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带”,体现此宅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主人胸襟。大门两上方镶有“五福”青瓷,故又称“五福临门”宅。两只倒挂镇宅狮暗喻“事事如意”。

院内格子木窗雕有各种不同含义的图案,充满了主人的希望。宅名的由来及各种精致浮雕木刻事前童深厚的耕读文化的集中体现。

10

OCT

大夫第宅

大夫第宅,是由清咸丰年间的军事重臣、江浙总督左宗棠题赠的“大夫第”所称。大夫第宅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石镜山路一条东西向的卵石幽巷,巷口两头各有一座台门,两头台门一关,大夫第院内就非常安全,并有闹中取静的特点。


大夫第宅形三合院,由台门、天井、正厅及两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第一台门为重檐楼阁式,门簪上刻有“爽挹南熏”四字,仪门上堆塑“秀挹塔峰拥旭日,兰斜晖祥开鹿阜”额联。左右马头墙上有“瑞兆鹿鸣”泥灰堆塑大字。天井为长方形石板错逢铺砌,平整几净明亮,整座院子大气雄伟。宅吉即人荣。曾任民国初年宁海县第一任县长童建侯,就是该宅后裔。

10

OCT

五福临门

五福临门建于嘉庆年间。这左右对称、高耸入云的马头墙,俗称“五岳朝天”,不仅高峻险美,而且有防火挡风的功效。

马头墙是古代江南富户官宅威势的象征,其级数越多,职位越高,势力就越大。墙面嵌着雕花石窗,外墙上塑“群峰簪笏”、“清流映带”等浮雕文字;墙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跳龙门”之意,同时表达求富贵,盼高升的愿望。

门柱上那两只活动的倒挂狮子,或称“太师和少师”,表示事事如意,暗喻着古代家庭老少之间的生气和乐趣。门楣上雕有“葵心向日”;门墙上一对瓷盆中各饰有五只飞舞的蝙蝠,象征着五福临门,这就是宅名的来历。

10

OCT

大宗祠

大宗祠,俗称塔山童氏宗祠,建于明洪武十八年,由童贤母率子伯礼、伯谦所建,请方孝孺设计。宗祠由台门、戏台、天井、正厅和东西厢房组成。厅内有三十二个唐代圆鼓刑式柱子,象征着童氏三十二个房派,每个房派亦建有三十二个小宗祠,与大宗祠相对称,形成一盘棋的局面。

大宗祠建筑造型为五鹤朝天,东西两厢发阁为明代风格特征。正厅的屋脊上塑有双龙抢珠,大门顶上堆塑着月亮与太阳的图形,宗祠两旁竖有四副石雕制的旗杆夹,左为康熙庚子年间童历亭举人立,右为嘉庆年间童梅亭贡生立,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总裁建筑。

10

OCT

民俗博物馆

前童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泱泱大村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承古村历史文化绵延不息的殿堂。2000年建立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三合院式的二层楼,雄伟的仿古大门顶上镶嵌着“古艳”两字,寓意古村的新景象。

博物馆内按分类陈列着,古村历史沿革、社会变迁发展史、古代村民原始生活用品、农业农耕农具、手工业工具和民间精致的工艺品、千工眠床等珍贵的物品。道地中间用卵石拼成“五连环”图案,代表着前童古村的五大望族,以“五连环”的形式把五大望族互相串连在一起,凝聚在一起。

 

宁海前童古镇

像是来到一个梦的桃花源

老屋的气息粘着空虚

却不同中于蜷起的身躯

在一条砾石的溪流里

几条鱼儿忽隐忽现

惧怕游人的尾随

造物者的追寻

探索者的执著

所有的轮回

像一幅古老油画

无迹可寻

寂寞的古镇走出了鹿山的

草坪。脚下每一块沉默的石子

别致而深刻

却没有一丝皱纹

一个透出墙外的青果

静挂在树上,守着时间

被时间变成了遗物

庆祝建国69周年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神州大地,繁荣富强;家和国盛,乐曲如潮!如今,又迎来祖国69周年华诞的大好喜庆之日。69年了,说不尽的风雨兼程,道不完的峥嵘岁月。面对祖国的日益强盛,民族的不断壮大,我们必须靠着强大精神去创造辉煌,靠着不屈的生存信仰,靠着生活的正确理念,靠着智慧的无穷力量,将我们的新中国继续发扬光大。这一段辉煌,这一份梦想,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奏出时代的凯歌,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 ★ ★

作者简介

  
  木子叶寒:本名林海燕,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原创作者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随笔等在各类报刊发表,曾在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近40余篇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作家优秀作品精选》;出版个人诗集《无心的错失》、散文集《心若在,梦就在》《燕来墨香》。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