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逐步行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0-09-09


美文欣赏

逐步行

南宋避乱,隐身丘壑,新昌飞地,

遗落天台,竹拥孤村,月照残壁。

.



   

八年来,步道,驴友,微信,这三者不仅使得宁海百姓知道美就在身边,还将宁海的山山水水带向了全世界。我的微信使用史已经有五年,这五年来,朋友晒的美图诱使我不曾停下脚步,而我晒得美图也诱使得朋友停不下脚步。想想过去,为了向世人宣传宁海之美,政府领导人远赴大城市喊破喉咙吆喝,如今只要准备好一切,仅凭几张摄影师照片或者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几句图解,一条微信,就能吆喝世人游宁海,大有举重若轻之感。感恩微信,微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

感恩微信,在这个周末,微信助我实现了向往多年的逐步之行。

2016年春天的某个周日,朋友燕子在朋友圈晒了几张山水照片,我一看,不觉惊呆了:层峦翠嶂,白云缭绕,修竹茂林,素湍碧潭,粉墙黛瓦,竹篱茅舍,这不就是王维的山水诗,不就是黄公望的山居图吗?燕子给图片配了一句话:“逐步村如孤悬世外淹没于苍山绿海之中的世外桃源。”逐步之清幽,我早有耳闻,目睹照片之后,才知道逐步堪称世外桃源啊!我不禁感慨,活到中年,才知宁海还有如此佳境。想立即赶赴逐步,就打电话询问燕子,燕子说,有70里盘山公路,再说下过雨,我会吃不消的,她建议我深秋或初冬去,那时的景色会更美。我就开始等待秋天的到来。哪知一忙就忙过一冬,也就作罢。

 

终于等到去年的深秋,等到宁中校园的桂花树树怒放,等到正学公园的银杏叶叶金黄,等到海头村的菊花遍地灿烂。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下午,在老公的陪同下,我驱车前往逐步。盘山公路尽管多弯道,但新修的柏油路宽阔平整,一路畅通无阻。山风拂面微凉舒爽,车载音乐婉转悦耳,好不惬意。翻过几个山头,海拔渐高。停车远眺来时路,茫茫青山已将我们包围;极目东南方,闹市区只剩天际的那一抹尘霾。掠过弘扬村,经过中央山,跨过一道桥,最后车子开在大山谷对面背阴的山道上,路开始变得颠簸不平。过桥后开了将近10里路,到了杨染村,甚是不幸,竟然在修路,无法通行。我们只得悻悻然调转车头,此时太阳已西斜。接下来还能去哪里呢?否则白跑一趟甚是无趣。我们最后沿着山路朝榧坑方向开去,经澄深寺,重走龙宫马岙,自梅林回城里。

 

一晃又是一年,霜降已过,草木枯黄,是该去逐步的时候了。周末下午,我随意翻看了一下各大微信群的留言,在“宁海县互联网发展协会交流群”里,“大公主”正在问群友:“大家一起走起来,今天傍晚逐步去的有吗?”我一向不在群里露脸,且不认识“大公主”是何方神圣,竟然立即回复:“我很想去!”这真的是择日不如撞日,就此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行人三辆车,盘旋在双峰的竹林山道上。远山秋意正浓,红黄色的树叶间杂在常绿的树叶中,犹如山花正烂漫。过了杨染村,路旁落叶堆积,车过处,金色的叶片翻飞起舞。渐近逐步,在视野开阔处,前车突然停下,并示意后车暂停。我们都走下车来,在其中一人的提醒下来到路的左侧。放眼望去,一个村庄赫然出现在远处的绿色山岗上,同行人介绍说,那就是逐步村。山岗像一个半岛突伸在一个巨大的环形山谷中,略矮于四周的山峰,黑瓦粉墙的民房沿着山坡簇拥在岗头。想不到,万山之中藏着如此开阔的沟壑,而逐步村就高高地雄踞在沟壑的中心位置上。真的是“孤悬深谷”“孤悬世外”啊!

来到逐步村,大家都不急着“安营扎寨”,而是先在村子里随处走走。停车场边上的坡地里有一棵树干粗大的苍黑色古树,古树下圈养着一头黄牛,黄牛正咀嚼着番薯藤叶。大家一时辨不出这古树是红豆杉还是木榧树,就想找找介绍牌,结果发现一块石碑静躺在牛圈里,怕被牛攻击,没人敢踏进去一阅。此时,一位黑面大眼壮实身材的游伴介绍说,这是一棵红豆杉。他还告诉我们两种树的区别,红豆杉的枝条分叉少,树形笔直向上,木榧树枝条多分叉,树冠张开如伞。他说这棵树有八百多年了,是宁海的红豆杉王。

 

沿着山坡石阶上行,来到一座石墙基、土砖瓦的三合院老宅。宅子坐东朝西,车门开在南侧,门楣上从左到右用水泥灰阳刻着“移风易俗”四个字。大字上面是同样用水泥灰浮雕的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大家一致猜测房子大约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房子的堂前间与廊檐下全部是泥地,道地用粗糙的石块铺砌,西墙用土砖砌成,墙头已经残损:这是一所普通民宅。堂前间靠北面板壁放着一架古旧的风车;风车四周的地上堆满了刚出土的番薯和一大蓬番薯藤,有些番薯藤已经被切得细碎;靠东南角放着几只大容量长篮柄的竹篮和几只大畚箕。堂前正中间有一个单眼的水泥大灶,大锅上盖着平板木头大锅盖,冒着热气,发出“突突突”的响声,想必是在煮猪食。一位老人坐在矮凳上,正往灶眼里塞木柴。大家与老人寒暄起来。问起房子的年份,他说造于1957年。谈起了今年的肉价,老人说,到年底,毛猪可能会涨到20元一斤。“大公主”看到地上大大小的番薯,动了心,要老人卖几斤给他。老人说,你想要,就拿几个去吧。“大公主”挑了几个外形可爱的大番薯,放到水槽里将泥洗干净。番薯外皮呈枚红,刚出水,颜色鲜艳异常,有瞬间点亮这个灰黑色院子的感觉。“大公主”拿出钱给老人,老人死活不要,嘴里嘟囔着,大概说自己种的东西,拿几个去是无所谓的,收钱才难为情呢!此时,日沉西墙。斑驳残损的西墙外有一棵光秃秃的树,树的枝条枯黑稀疏;暮霭中的层层山峦正远远地对着墙头;一层松散的薄云遮着夕阳,霞光呈淡淡的金红色;北厢西山墙上下两重的房檐突出在墙头上方:看到这一幕,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谁都不愿放过大自然与人类共同描绘的天然水墨画。

 

其他人都是来逐步露营的,而我俩早就打算住民宿。找好民宿,天已大黑。他们也已在逐步村临峡谷的观景平台上“安营扎寨”。我们重新加入露营队伍。读大学时,我有过一次露营体验,印象很深刻,在山林水库边,秋山静寂,夜凉如水,晨雾弥漫,回想起来,恍如昨日。走向社会后,忙于工作,忙于生活,也就没了闲情没了浪漫,从来不曾产生过再次体验露营生活的念头。近年来随着户外活动的兴起,朋友圈纷纷晒出各种营地照片,这些也不曾打动过我。

大家生火做饭,燃炭烧烤。我知道自己没有野外生存的能力,若插手帮忙,可能还会帮倒忙,于是就做起一名旁观者。观景平台高高地矗立在村前的小山包上,我俯瞰平台周边,除村子里点点路灯光外,四野一片漆黑。“大公主”说,平台三面临谷,明早你就能看得清了。他们利索地准备着晚餐,要什么拿什么,野外生存必备的物品一应俱全。我出于好奇,开始与这群露营者聊起来。“大公主”与“猎鹰”是宁波开游汇户外俱乐部成员,“大公主”还是俱乐部管家,黑脸大眼的那位姓王,网名叫“辉煌”,与我同龄,是一位老驴友,还有一位年纪稍长的姓童,与我老公同龄。他们经常露营,最远到过武功山。

“猎鹰”已经在平台上挂满照明小灯。晚宴开始了,大家围着火锅席地而坐。喝着老童自家烧自己酿的五年陈杨梅酒,啃着“猎鹰”烤的肉串,吃着王老弟煮的火锅杂烩,彻底聊开来。本是一群陌生人,几口酒下来,都成了老熟人。“猎鹰”将晚宴镜头在朋友圈里一晒,就有两拨年轻朋友想上山露营。我甚觉奇怪,都七点多了,真有人会开一个多小时的车上山来?“大公主”说,这是常有的事。她说露营爱好者不在乎路途的遥远,只在乎这种感觉。

 

王老弟突然大声叫道:“月亮上山了!我们看着太阳一点点下山,现在看着月亮一点点上山,太有意思了。”我此生除了向往船中看海上生明月,还一直向往在空寂无人的大山之上看月出东山。一直遗憾自己是女儿身,若是男子,早已实现这些愿望,何至于空想呢?随着略有缺损的明月渐渐升高,银辉洒向大地,一座座山头开始露形。我就像站在出水鳌鱼的头顶,远山就像是往后退去的浪花;于是,想像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逐步村所在的这个山岗像是一条出游至此的巨龙,昂首的瞬间,云开雾散,明月升起,大山如群兽般默然退避一公里外。闭上眼睛,放空心灵。本是宇宙间一粒微尘的小我,此刻的心胸可以大到容纳整个宇宙,真可谓“芥子纳须弥”啊!这是大自然给予的能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纷繁复杂的人事里,这粒微尘就会吸附于俗世,被狂风卷袭,被洪流冲刷,这是一粒不属于自己的微尘,无法独立于世。而此时此刻,瞬间找到了自己,一个可以纳入整个宇宙的自己。我想,这可能就是禅,就是顿悟,只是这个过程太过短暂。

 

“大公主”眼尖,看到东南方的山头灯光一闪,她说朋友来了。时已九点。我不再对露营者的行为感到疑惑。短短几小时的相处,使我深切感知他们都是胸怀博大之人,尽管看不出文化程度有多高,但个个乐观开朗,待人热情,体贴入微。特别是“大公主”,更是事事洞明,娇小的身子里藏有无穷的能量。

平台上又多了两个帐篷。他们的晚会才真正开始。我与老公的身子实在经受不了深夜刺骨的寒冷与露水的侵袭,与他们道声晚安后回民宿就寝。

 

一觉醒来,日上三竿。虽然没遇上“满目望云山”的逐步特色之景,但内心没有一点遗憾。大家在平台上吃了热腾腾的咸菜汤年糕,晒了一会儿太阳。极目八方,碧空如洗,沟壑毕现,山脊嶙峋,竹林漫过一座座山峰,望不到尽头:这里是竹子的部落。我不禁心生疑惑,“逐步”一名莫非是“竹部”的谐音?本地百姓的确是将村名叫作“竹部”的。但是根据《宁海县地名志》记载,“逐步”一名是无疑的,该村族谱历来写“逐步”。其中何氏族谱明确记载:祖宗何伊原居新昌,因南宋初年世道乱,潜迹山林,“举足微行,瞻行此山焉,乐而筑之,因名逐步云”。

一行人最后分道扬镳,我们继续追随几位年轻人来到里坑村。里坑村有一个淡水石斑鱼养殖基地,老板是其中一位叫“小杰”的年轻人的亲戚。大家先穿过里坑村庄,深入山谷,在山道上散步。沿路都是冠大干粗的木榧树。木榧是原始生长的,而香榧树是经过人工嫁接的。听朋友介绍,山上有许多原始的木榧树,村里将这些树平均分给每户人家。陡峭的山坡上种满了香榧树,朋友说,翻过山头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香榧基地。问了度娘才得知,榧树是红豆杉目、红豆杉科,怪不得与红豆杉很难分辨呢!红豆杉与榧树都是世界稀有树种,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也因此,凡有红豆杉榧树生长的地方多长寿老人。

 

石斑鱼养殖基地藏在深山里。已经过了石斑鱼旺季,大部分池子已空,剩下的石斑鱼也都是小的。大家匆匆看过基地就返回村子。来到“小杰”亲戚家。厨房里弥漫着浓浓的肉香,一大盆石斑鱼还未下锅。没过多久,午餐开吃。味道最好的当然是石斑鱼了,大家纷纷赞赏。我老公的嘴很刁且话又少,凡吃过的美食,能得到他赞赏的甚少,他此刻也赞不绝口:“这鱼烧得好!”用的是自榨的菜籽油,汤汁金黄,但不是很浓稠。红辣椒绿香葱几片姜点缀其间,一条条一拃长的石斑鱼完整而硬挺。外皮略酥脆,肉质甚细嫩,刺不多,并与脊椎连在一起,吃起来很方便。香鲜自不用说,咸淡适宜,辣度适中。大家都是吃了一条再来一条,欲罢不能。我控制着自己的吃相,努力做到不要多吃,却又担心鱼会一下子被吃光。我赞叹到:“这鱼太好吃了,好吃到我都不忍心吃了。”一桌人被我的奇谈惹笑。人间美味啊!大家纷纷问女主人,她是如何烧的。女主人开心地向我们传授了她的烧鱼经:第一要点,剖洗鱼时,鱼鳞不能去掉;第二,将鱼沥干,入油锅煎炸,鱼鳞煎酥后起锅,若量少,就在锅里倒点油,将鱼两面翻煎,煎至鱼鳞酥黄,然后倒入开水,刚好没过鱼身;第三,放入辣椒大蒜生姜等佐料,倒入盐酱酒等调味品,烧开后,中火慢炖;第四,水烧至一半,撒上香葱,就可以起锅了,切忌将汤汁烧干。

 

除石斑鱼好吃外,烤笋鲞的味道也绝佳。山里出产笋,自家吃的笋鲞定是“黄泥头拱”晒制的。笋鲞综合了笋干的香、笋质的嫩、笋味的鲜,嚼起来略有韧劲,吃后口齿留香,真的令人百吃不厌啊!

流连山乡不愿回。直到太阳西倾,我们才驱车返城。逐步行,收获满满。感恩微信,感恩这帮年轻人。

□编辑:木子叶寒

□ 图文:静雅 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