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宁海枇杷杂谈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0-09-09

宁海枇杷杂谈

文/应可军

初夏时节,我国江南一带那熟透的枇杷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初夏时节,我国江南一带那熟透的枇杷果实缀满枝头 枇杷,蔷薇科常绿乔木,原产我国,西汉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有“枇杷十棵”的记载,被视为名果异树。唐代白居易写道:“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宋代宁海诗人舒岳祥在《四月初四日正仲子堂可大及梅所周鍊师会耕养》诗中的“短筇看虎迹,高枕听蛙声。草具枇杷足,拟庐熠燿行”诗句则道出了枇杷树黄似桔,亮如金,圆润清香,惹人眼目,撩人品尝的特点。枇杷冬月作花,夏月结果,所以古人称它是“秋荫、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


宁海民间的“枇杷可怜,带胎过年”的俗语,表明枇杷不与人争春,而在百花凋零的寒冬绽蕾开放,显示了枇杷树高洁的品格。枇杷 成熟之时,那黄澄澄的果实,与密匝匝的绿叶相映衬,黄果绿叶,风光迷人。宁海诗人方岳的《枇杷》“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蜜相扶。罗襦襟解春葱手,风露气凉冰玉肤。并世身名扬氏子,旧家门户北村卢。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前泪湿无。”诗句,活灵活现地点染出江南枇杷成熟时的旖旎风光。有趣的是,枇杷也是画家笔下的好题材,如宋代赵佶的《枇杷山鸟图》,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吴昌硕画有《枇杷凤仙》等。

喜欢画枇杷的虚谷画的枇杷枝叶蓬乱,纷纷向上,怎么看都带些“怒意”。宁海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干脆把枇杷果子画成了方的,一如其人,棱角分明。齐白石画枇杷,与吴昌硕大同小异,都是以藤黄色没骨画果实,以 淡淡墨画叶子,他曾在一幅《枇杷》画上题诗:“果黄欲作黄金换,人笑黄金不是真。”诗情画意,盎然成趣。枇杷,与樱桃、杨梅并称初夏水果三姐妹,品种达二百之多。五月正是吃枇杷的好时节,其他夏季水果还没有登场的时候,枇杷就已经抢先出现了,吃到了枇杷仿佛就尝到了初夏的味道。


五月枇杷韵黄金,白玉如蜜味芳华。“五月初夏,与杨梅、樱桃并称“初夏果品三姐妹”的正是枇杷,枇杷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乘四时之雨露,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素有“黄金果”的美誉。宁海有着‘浙江枇杷之乡’的美誉,白枇杷种植面积达到1.5万余亩。大多数分布在一市、越溪一带,胡陈等地有少量分布。宁海的本地白枇杷成熟期一般在5月18日以后,不过根据不同的品种成熟时间也有所不同。它的果实圆润光滑、皮薄汁多,含糖量高,酸甜适口,吃多了也不觉得腻。剥皮后剔透如白玉,入口即化,无残渣,被誉为‘宁海一宝’……”过去宁海枇杷数量很少,70年代始有发展1971年,长街村种14亩,1985年,古渡林屿村种780亩,前童小汀村种122亩,岔路湖头村种300亩。至1986年全县面积1526亩,品种有大红袍、白沙、夹脚洛阳青等。幼树多产量1,9吨。而在众多枇杷品种中以白沙枇杷的口感最佳。在宁海,5月是最忙碌的,宁海白枇杷又称“宁海白”,是早先培育出的优质白沙枇杷,是枇杷界的贵族。它的果实圆润光滑、皮薄汁多,含糖量高,酸甜适口,吃多了也不觉得腻。剥皮后剔透如白玉,入口即化,无残渣,被誉为“宁海一宝”。昼夜温差大,降水充足,成就了宁海白枇杷的生长天堂;严格限产限量,控制果重,果实尽享山川灵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温润和暖的气候,才让我们这些吃货有了口福,可以尝到汁多肉厚、清甜可口的白枇杷。



宁海白枇杷又称“宁海白”,是早先培育出的优质白沙枇杷。

五月的江南,应季时鲜琳琅满目。在浙江宁海的枇杷园里,鲜嫩的果子簇着翠绿的叶子,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摘下一颗,剥去光滑的表皮,露出莹白如玉的果肉,对着阳光一照,泛着几近透明的光泽。这便是声名远扬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宁海白枇杷。宁海白枇杷果实多圆形,或长圆形,果面黄白至淡黄色,锈斑少,皮薄多汁,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入口易化。汁多味鲜、清甜可口的宁海白枇杷深受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被枇杷业内专家誉为枇杷中的精品。“宁海白”远远打破了对过去枇杷的酸涩印象,没有吃过白枇杷的,哪里知道它的甜而不腻!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宁海白枇杷”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