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惜粮食 是对天地自然的敬重

 古蔺同乡会 2020-09-09

珍惜粮食 是对天地自然的敬重

作者 陈旭 



“饿饭年申”——我国西南地区,老一辈人在餐桌上时不时向晚辈们提起的一个关键词,仿佛深藏着一个难以抹平的岁月痕迹,在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浪费抛洒粮食时,就会在无可奈何中严厉斥责。“无可奈何”是因为现今年轻人并没有实际经历过粮食短缺,人们吃不饱饭的时代,“严厉斥责”则是那一代人节约珍惜粮食的深刻反映,而那更多是一种对粮食和天地自然的敬重。

我的父亲经常给我们讲起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少年时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景象。生产队种地,人在前面播种子,孩子们在后面偷摸着就把种子刨出来吃了;到贵州自己舅舅家,渡过赤水河刚上岸,就看到有人倚着树干饿死在那里……是非经过不知难,这些难忘的记忆对于现在过着幸福生活的人们,自然是不可模拟想象,但是越是过着好日子,就越不能忘本,更是要懂得珍惜,懂得自己力所能及的勤俭节约。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真理。袁隆平院士在面对记者询问,还会不会出现人们吃不饱饭的场景时,他的一声“不可能了”,说得是多么的厚重,多么的不容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即使在农业生产力有了飞快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回头思考,平时是不是都做到了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实际上,浪费情况还比较严重,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眼睛大,肚皮小,要得多了吃不了”,有人是恣意妄为,好攀比,吃多少量并不过脑子,有人是有钱充面子,讲排场,想要吃一份倒一份,这些浪费行为依然是不懂珍惜,不知节约,没有敬畏的表现。“吃饭要知牛马善,着衣应记养蚕人”,虽然你已不为吃喝发愁,钱是你挣的,你可以“挥霍”,但是每粒粮食从春种秋收,摆上餐桌,背后少不了滴滴汗水的付出和严寒酷暑的劳作,容不得你无节制的“糟蹋”。

现今在南方一些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每年新一季稻米打出来,农家用新米做好第一顿饭,人吃之前,依然还是要先敬天一碗,敬地一碗,敬狗一碗。为什么要先给狗吃?因为祖辈传说,古时发大洪水,粮食失产,连种子都没有留下,人们忍饥挨饿,是黄狗偷跑到天庭,用尾巴沾着天上的稻谷种子回到人间,才让谷种延续,所以为了谢恩,每年新米出来都要先给狗吃。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具有的朴素的敬畏之情,最珍惜粮食的反而是生产粮食的农民,他们都懂得敬惜每一粒米,感恩每一顿饭,我们其他人何尝不应该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一种社会风尚呢。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厉行节约,为人类积攒财富,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对于奢靡浪费,助长“乱丢乱弃”的风气,守不住自己的“米粮”袋子,那么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早晚会被“歪风”压垮。很多细节之处,正是需要我们使劲的地方,防止大手大脚的行为,拒绝面子工程。

哪些方面可以节约有度,可以“适可而止”呢?如科学化调配管理粮食、肉类,减少在粮食生产、运输、储存环节的浪费;办公环节上文具、耗材的领用需要有度,即便是办公免费领取,拿多了乱放都没地方摆;企事业单位食堂餐厅可以提供“半份菜”,也给大“剩”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再给个不太容易办到但立竿见影的建议,凡是剩余过多的餐盘,请出门左拐右拐再左拐——对不起,自己洗!——如果不想自己洗,请付费1元。

光盘不是蠢,打包不是俗,懂珍惜不是太小气,讲节约不是不大方。相反,拒绝“剩”宴,抵制舌尖浪费是新时代的社会美德,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祖父辈那里知晓珍惜粮食的现实意义,从文化教育中懂得善待粮食的优良品德,不要等再遇到诸如新冠肺炎期间那样哄抢大米的紧急情况后,才知道你所任意扔弃的米粮是多么的珍贵。

记住,用多少,拿多少,吃多少,盛多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