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运营商血统的咪咕数媒,如何规划在线教育发展路径?

 多知网 2020-09-09

多知网4月15日消息,近日,咪咕数媒副总经理陈学在参加“在线教育国际论坛”发表了演讲。演讲中,陈学讲解了咪咕数媒的1+1在线教育产品战略,在线教育业务的合作模式,包括了内容合作、推广合作和技术合作等方面。


图为咪咕数媒副总经理陈学

  咪咕公司是中国移动的子公司,在全国有5个基地,本身具备运营商血统,但是正在向互联网方向转型。咪咕数媒是其中的一个阅读基地,其它有音乐、动漫、游戏、视频,这些统一打造成咪咕文化公司。中国移动希望在2018年左右寻求国内上市,再造一个中国移动。

  咪咕数媒的优势是什么,从哪方面着手?

  去年,原来的阅读基地变成咪咕数媒,合作伙伴跟在线的用户数1.6亿,总用户有3个多亿,每个月有1.6亿的活跃用户,去年收入已经达到40亿元。合作伙伴超过700家,包括出版社、新媒体、传统报纸机构等等。

  陈学表示,“我们发现,以休闲为主的数字化服务远远不够,我们还有很多出版合作单位在教育方面有很充沛的资源,而且我们的用户群也有很多中小学生,包括学龄前的幼儿群体,将近所有的学生、家长、老师。因为大家都有手机,很自然地往数字教育、在线教育方面延伸。”

  陈学认为,咪咕数媒在这点上有一些优势。比如用户的优势,计费优势。尤其是计费优势,通过手机话费来进行付费。咪咕数媒提供小额、包月、点拨的方式,对消费者来说门槛是最低的,不需要开户,直接通过话费的方式就可以了,而且可以实现包月方式。

  咪咕数媒是运营商的背景,所擅长的事情就是大平台,做好渠道推广,做好包月付费的第三方提供,把好的资源提供给用户。

  “1+1”产品战略:咪咕学堂+咪咕星宝

  咪咕数媒的1+1的体系,其中一块是咪咕学堂,面向职业教育、兴趣教育这方面,包括语言学习,出国留学。还有一个面向于中小学生K12的教育,我们统一叫咪咕学堂系列。

  面向学前的0-6岁的儿童,延伸到小学低年龄段产品,叫咪咕星宝。咪咕数媒相关的一些版权内容,包括一些相关产品紧密深度的融合,也打咪咕品牌,未来2018年一千亿估值这个目标推动的一个方向。

  咪咕学堂风格有点像网易云课堂,汇集的内容很多。现在做好内部汇集的工作,但是要建立好以用户为中心的,以学习成长经历为过程的,精品化、服务化、系列化。

  咪咕学堂有学习管理系统、智能推荐系统,有4万个学习视频。所教育不能是静态的,必须结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停的内容的叠加,包括学习的笔记,大家讨论,兴趣热点的分享,这些东西要让它能够成为教学平台上新增的点。

  咪咕学堂目前的合作伙伴累计到355个课程,1000多个职业考证,400多个兴趣类的内容。

  面向与中小学K12个领域,做了个性化的界面定制,主要围绕“赛、练、疑、学”。

  赛,携手合作伙伴开展系列的竞赛与活动,通过竞赛与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兴趣点。

  练,每次课学完,应该有专门的练习的课程,通过实时的游戏化,让大家感觉到练习的动力。

  疑,是跟学霸君合作,利用学霸君的图象识别技术以及海量的知识点,包括人工直播的在线答疑。

  学,一个是教师端产品,一个是学生端产品。所有的东西面向老师、学生做好分门别类的包装。尤其在教师端,跟学校打交道。B端每个学校的特点个性化差异非常大,每一个学校不一样,就需要强大的SA的渠道力量,去做教师端个性化的设置,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这个很关键。

  赛、练、疑、学都是来自于合作伙伴的,咪咕数媒自身不产生内容,做成一系列收费的,给到各个省的运营商,包括校讯通的用户。

  推广给运营商,再推广给校讯通用户是运营商所擅长的,每个学校都有运营商SA的推广渠道,能够让他们在这里面有获利,让老师减少工作量,让学校管尽早反映出来,让SA有利可图,有营销的酬金可以拿,让运营商在这方面可以搭着宽带线路一起进去。让学校的学生群体更早地开始使用手机,对运营商来说,最终是手机推出去,让小学生一年级用手机也未必不可。

  如果在条件好的,资源充沛的城市,可以线上线下结合。在重点的大城市,一些高价值的产品,同时提供线下辅导,线下营造一种学习的态势,让学生能够掌握。未来的中高考试卷全国统一,更多的学生可能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剩下高考的成绩会越来越难,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这方面会越来越难,按照张主任说,考题会越来越难,到最后还是硬式教育,最后还是论成绩的。

  通过“咪咕学堂+咪咕星宝”这两个平台能够把合作伙伴的资源内容汇集在一起,通过运营商推广的力量,及SA的模式,把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补充地比较完善。

  这里面就讲到了,做大市场的同时,可以内容合作,技术合作,推广合作。各个合作伙伴在各方面有专业所长,都是可以跟我们进行这方面的业务洽谈合作。

  推广合作

  推广合作包括说的线上线下合作开展。付费的会员体系,是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某些公司在当地的学校、教育系统有很深厚的关系,可以合作,在商业模式上确保大家有足够的丰润。内容提供方,加上SA、渠道有40%-60%的信息费收入,如果参加营销计划可以获得最高70%的信息费的收入,这里的30%大部分是给到当地的运营商的。

  技术合作

  咪咕数媒跟学霸君的技术对接,打造一个联合品牌,同时会对接到各个省的教育的平台,中国移动有一个整体的和系统品牌,在当地的教育系统里面,原先的校讯通全部转型叫和教育,这个将近有一个亿的学生和老师群体。技术合作就是要以SDK的方式去对接各个省当地的教育的APP。

  内容合作

  内容合作可以通过分层、买断、保底的方式来合作。咪咕数媒自身的能力有限,会跟大学、教育机构联手做一些内容,但不是主流。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版权,有一个销售中心,可以版权的输出,不仅面向国内,还可以面向海外。目前不是发达的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做一些版权的输出。(多知网 梵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