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跟别人的差距,只有一万分钟的距离!​

 苗爸英语启蒙 2020-09-09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250篇文章。

经常听人说要学好英语、练好字,要坚持跑步、每天读书,要坚持写日记、出去旅游,结果,大部分人的愿望都停留在大脑里,就没有开始实施,或是实施了一半,就半途而废了。

去年,有段时间,我经常感冒,体质明显下降。于是,我痛下决心,准备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先选好了跑步路线,然后设置了闹铃,计划每天早起半个小时。然而,没有坚持多久,我就放弃了。

我曾经相对于许多人来说,我的毅力是比较坚强的了。但是因为我要早起写文章,并且赶在上班前发布,所以就把跑步的时间挤占了。

现在改为了跳绳,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顾此失彼。跳绳的好处,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不受天气的影响,5分钟就能进行一轮锻炼了,灵活方便。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也有人每年都在制定计划,仍然不能完成计划,差距就在我今天要分享的“一万分钟理论”。

01

一万小时理论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也都知道,要想在一个行业出类拔萃,必须经过10年一万小时的艰苦训练。可是,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成功的秘诀,为什么优秀的人依然是少数。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常常半途而废,原因不在于难度较大,而是因为目标离我们太遥远。

 以10年,甚至20年为奋斗单位,时间过长,训练者看不到希望,自然就很难坚持下来。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有着太多的诱惑,也有着无数的困难,在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力。

特别是成年人,从大学毕业,面临着就业,买房,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期间,还有许多不可预测的事情,都可能阻碍“一万小时训练”的连续进行。

相比之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人生相对比较简单,学习是这个阶段的主业,这段时期是实施“一万小时天才训练”的黄金时期。但是长达10年或15年的坚持,对父母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所以,我提出了“一万分钟训练理论” 。

02

一万分钟理论

以一万小时为周期,时间跨度太长;以一万分钟为一个周期,时间一下子减少了很大,人们不容易懈怠。在进入下一个周期(一万分钟训练)之前,可以进行5天或10天的休整。

一万分钟约166个小时,一天一小时,分6个训练项目,每个项目训练10分钟,这样整个训练周期约为半年时间。这个跨度和学校的一个学期的时长相当,比较适合作为一个学习周期。 

比如,我帮苗苗设计的“每日任务清单”,总的来说分为6大类:

锻炼、数学、演讲、外语、画画、钢琴

每个类别分为10分钟,正好一个小时。每天再忙,一个小时的时间是可以抽的出来的。不一定全都要放在晚上,早晨上学前,中午午饭后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时间。

胡适先生说: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八小时之外如何运用。

八小时之内决定现在,八小时之外决定未来。具体来说,你跟别人的差距,只有一万分钟的距离!

03

学会分解目标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经两次夺得国际马拉松比赛中的世界冠军。

说得自己的经验,山田这样写到: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要把培养孩子这总的远大的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

比如说学习书法,总的目标是10年之内,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那么5年之内争取能够有一定的名气,然后,每天应该练习多长时间。经过这样的分解之后,就不觉得目标遥不可及了。

昨天,有宝妈私信我说,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10岁,开始学习英语是不是太晚了?

我回应说,不晚。虽然有很多人“赢在起点”,但是能够坚持到终点的人没有几个。只要学会分解目标,通过“一万分钟理论”,一定可以胜过那些“早起的鸟儿”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