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孩子的口才的5个重要建议

 苗爸英语启蒙 2020-09-09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279篇文章。

上周在超市购物,遇到一对母子。孩子目测4岁左右,急于想让妈妈给自己买好吃的。

孩子:妈妈,我想要德...德...德...

不知是太着急,还是想不起来具体名称了,孩子结巴了半天,没有说完整。

母亲听后,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训斥:到底想要什么?好好说!

孩子经过这么一吓,更结巴了:我想要...要...要...

很多时候,就是父母的急躁,导致孩子的自信心受挫, 最终影响了正常的表达能力的发展。

口才是一项技能,任何技能的熟练掌握都离不开训练。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合,需要对某个人或是一群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有的人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令人羡慕;有的人语无伦次,声音颤抖,令人嘲笑。

这些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也不天生,都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在孩子语言习得和发展的阶段,有目的地进行口才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并且愿意主动与人交往,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01

故事复述

小孩都喜欢听故事,这也是国内外家庭启蒙最常使用的方法。当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孩子自己讲故事,或是复述故事了。

相对于自己讲故事,复述故事相对容易一些。在复述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在爸爸或妈妈讲完故事后,就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给爸爸妈妈讲故事。一开始,孩子可能不愿意复述,可以采用一些奖励措施,刺激孩子讲述的积极性。

从听故事到复述故事,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和进步,是口才训练的基础阶段。

在苗苗上了小学之后,阅读量明显增加。为了保持孩子的阅读习惯,我就规定她每天阅读20页,同时要求她复述阅读内容,这样就不需要我监督她的阅读,同时可以保证孩子养成坚持读完一本书的习惯。

当苗苗复述的时候,我就打开书,佯装在检查她说的内容,显得我比较重视这件事情,这样,苗苗每次阅读和复述就会认真对待。 

02

演讲训练

演讲是口才的高级展现形式,是一种一对多的沟通形式。到了高年级,除了演讲之外,还可以进行辩论训练,与演讲不同,辩论是一种团队与团队的PK,考验的是队员间的合作互助。

因为,苗苗年纪尚小,我就先从“一分钟演讲”开始训练。最初,让孩子选一个主题,自由地表达,目的是训练流利地地表达。

到了第二个阶段,就开始分层次表达,将一个主题分成几个方面讲述,层次清楚不凌乱。

除了中文之外,英文演讲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唯一的区别就是,开始的时候,英文可以一、两句地练习,慢慢过渡到三、四句,甚至更多的句子;此外,说英语的时候,会有许多错误,这需要慢慢来,逐渐纠正。

03

大胆自信

与自信心相比,任何演讲技巧都是微不足道的!

父母切记不要吼叫式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孩子不敢乃至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孩子性格趋于内向,不愿与人交流。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是很有表现欲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锻炼孩子的大胆自信。

第一步,在家人亲戚面前练习。因为都是自家人,孩子可以放得开,没有心理压力。鼓励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心理感受,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放学后, 和父母聊聊学校发生的“奇闻趣事”,读完一本书后,谈谈读后感,看完一部电影之后,说说观后感,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第二步,在同学朋友面前练习。和同学朋友在一起,也是比较放松的。学会主动与人交往,交流彼此的兴趣爱好,消除社交恐惧症,培养自信快乐的性格。

04

逻辑思维

思维方式决定口才高下。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的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简单明了;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的人,说起话来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为了训练苗苗的逻辑思维能力,我采用了“三个理由”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当她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会让她说出三个说服我的理由,如果我觉得比较合理,就会爽快答应她的要求。

另外,在一分钟演讲训练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说一个主题的时候 ,尝试从三个方面去论述自己的观点;或是从三个角度,描述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地方等等。

这在一定意义上,对孩子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很大优秀的作家,也是出色的演讲家,比如马克·吐温。

05

独立思考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的中国孩子都是人云亦云,迷信权威,缺乏独立思考,所以很难提出独到的见解,演讲也就没有什么新意。

事实上,不要说孩子了,就是我们成年人,因为每天不是忙着工作,就是忙着刷手机,机会没有时间冷静地思考,久而久之,也就失去思考的习惯。

那么,如何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只有一个方法:写作

有的人会说,我一般在睡前思考一天的事情。但是,当人瞌睡的时候,大脑是混沌的,思维是混乱的,很难进行独立思考。

写作则不同。在写作的时候,思维是活跃的,不时会有新奇的想法冒出来;同时,也有利于深入思考某个问题。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慢慢培养他的写作习惯,非常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