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助孩子打造与众不同的“人生履历”

 苗爸英语启蒙 2020-09-09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285篇文章。

看了《人生设计在童年》,感触比较深的,就是作者高燕定不断地训练孩子写“个人履历”,从小学开始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背诵SAT词汇,一步一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优化“个人履历”。

几年前,苗苗还在上幼儿园,我对此感触不是很深,觉得没有必要从小学开始,训练孩子写“个人履历”,感觉有点超前。

现在有点体会到,美国人从小学开始就培养职业意识,体验不同的职业特点,从小就进行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是他们生存教育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欠缺,甚至缺乏这种意识。

未来的发展有无限多种可能,但是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优秀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孩子打造与众不同的“人生履历”。

01

生活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培养训练孩子的生存能力,事关他未来的幸福生活。

生存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1、适应能力;2、交往能力;3、管理能力;4、表达能力;5、动手能力;6、创新能力;7、竞争能力;8、决策能力;9、沟通能力 

一直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即使大学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因为缺乏以上生存能力,面临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厄运。

因此,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是打造孩子“人生履历”的第一步。

在以上所有能力当中,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长期以来,中庸思想都是国人做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人们不爱抛头露面,导致管理能力或领导能力比较欠缺,这一点,从小学生们竞选班委的情况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因为受家长专制和教师权威的影响,中国学生如同部队的士兵一样,服从命令是第一行为准则。受这种环境的长期影响,孩子们习惯于被动地

02

爱好

 一份闪光的人生履历,往往充满着各种获奖情况。 在某一个方面能够获得奖项,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优秀的体现。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特长,并结合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长远规划。

在爱好的培养方面,我比较敬佩两个人,一位是郎朗的爸爸,为了孩子学钢琴,辞职来到北京,陪孩子拜师学艺, 历尽艰辛,饱受非议,终于把郎朗培养成才。

另一位是中国台球名将丁俊晖的父亲,为了提高孩子的球艺,带着他走南闯北,四处学习比赛,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培养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丁俊晖不断地创造奇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为中国赢得了骄傲。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家庭教育的精神,而不是一定要学习他们不顾一切的做事方法。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失败,甚至倾家荡产的结局的。

昨天,我介绍了国画大师徐悲鸿的父亲的教子之道,我自己也深受启迪。即使是学画,也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化根底,必须深入生活,用心观察。

孩子学习任何一种才艺,要想出类拔萃,都必须经过炼狱,忍受孤独,甚至是误解和嘲笑,才能成长成熟成功。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总想着寻找捷径,结果耽误了训练的积累,反而欲速则不达。

03

梦想

在《人生设计在童年》中,作者高燕定为女儿制定了长远的人生规划---为成为一名律师做准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者从孩子小学开始,就给她灌输这个梦想,并列出实现梦想所需要的条件,然后不断地丰富孩子的履历。

因为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有了梦想的驱动,高倩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强大,在9岁的假期,父母都去上班了,她就一个人去图书馆,通过磁带自学法语和西班牙语,背诵SAT3000词汇,做数学试题。

苗苗现在也9岁了,很明显,她还缺乏这种内驱力,还需要我的督促,才能完成“每日任务清单”,特别是在假期的时候,平时的效果还不错。今后,我将强化“职业规划+梦想驱动”,提升她的自我驱动力。

有句话说得好,有目标的人生是蓝图,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拼图。父母的职责是绘制孩子的人生蓝图,然后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实现人生蓝图。这个过程是曲折的、漫长的,必须通过梦想来驱动。

父母的眼光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但是,光阴眼光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帮助孩子打造他的“人生履历”,提升他的未来竞争力。

我们不但需要陪伴孩子走过童年和青少年,还要积极参与其中,丰富其底蕴,夯实其基础。按新东方俞敏洪的话说,是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而不是一个任人践踏的小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