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启蒙:再谈词汇优先论

 苗爸英语启蒙 2020-09-09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337篇文章。

昨天,有读者留言:

我家苗苗从9岁左右开始,一直坚持读英文图解词典,我也专门写文章分享过我买的各种英语图解词典。我的这种实践,也是借鉴了《人生设计在童年》的作者、美国大学华裔教授高燕定教育女儿的方法。

与高老师相比,我的做法算是更具有人性化了。高老师不但要求女儿背单词,还要背单词的英文释义。我只要求苗苗每天坚持读10页英文图解词典。即使如此,我已经看到了苗苗明显的进步。没有词汇量,就没有阅读。我还需要坚持走下去。

读过很多理论书,但从不盲目接受。我分享的文章都是我的家庭英语启蒙的实践经验,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仅限于分享,不是指导,仅供参考。 

同时,感谢这位读者的犀利评价,每一次批评,都是我成长的阶梯。在众多的溢美之词中,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声音,促使我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为读者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感悟。

01

时间有限

有许多孩子,在学了3年甚至5英语之后,还处于只能开英文绘本故事的低水平徘徊阶段。

对于绝大多数不是以培养语言学家为目的家长来说,让孩子学习英语,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其次才是交流。所以,英语就是一门学科,是一种技能。

但是,当大家在这们技能的入门阶段,花费了大量时间,却进展缓慢时,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甚至开始质疑孩子是否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

因为家长们都很忙,孩子成长也很快,能够坚持三年以上的家庭寥寥无几,更遑论十年如一了。在这种环境下,追求速成就成了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

现在一说起速成,人们就会和浮躁联系在一起,把它定义为一个贬义词。但是,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纵观历史,80%的学了10年以上英语的中学生,高考英语都在100分(满分150分)以下,这也符合8020法则。10年学习,这不是追求速成了吧,可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其实,只要是在科学训练基础上的“速成”,就应该得以提倡,因为它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所以,不能盲从理论,其结果只能是赵括的纸上谈兵,贻害无穷。

02

家长现状

我以前介绍过,我有几位教英语的同行,因为种种原因,自己的孩子英语反而没有学好,高考都没有考及格。

也经常有家长询问,自己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早都忘了,如何给孩子英语启蒙。这也是正是大多数家长的现状:非英语专业。

其实,很多时候,英语专业出生的家长,反而在英语启蒙教育时,过于钻理论的牛角尖,过于追求完美,反而耽误了孩子的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而众多非英语专业的家长,更愿意倾听来自一线的家长的成功经验,并且听话照做,反而取得更多的进步。

此外,非英语专业出身的家长,大都经历过背单词的痛苦,并且明白单词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更愿意坚持每天督促孩子背单词。

没有最好的理论,只有适合的方法。

03

词汇优先

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在有了一到两年的听说和绘本阅读基础再开始进行词汇突破训练

如果孩子还小的话,建议从英文图解词典开始,因为图像比文字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更有助于记忆。如果能有录音,效果会更好。苗苗在读《Oxford Reading Tree Dictionary》时,我一直让她使用点读笔,这样,把声音、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调动多种器官协同记忆,事半功倍。

我之所以如此推出词汇学习,除了我自己20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之外,还有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人生设计在童年》这本书。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成为“哈佛爸爸”或“哈佛妈妈”,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高倩9岁的时候,作者就可以训练她背诵SAT/ GRE英英词汇手册,整本词典厚达211页,3000多个单词。每天背3页,40多个单词。不但要背一次多义,还要将英文释义背下来,时间为一个暑假。

我们总是在羡慕学霸,但是,却不知道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的方法过于疯狂,那是因为你周围的学霸太少。

04

拉长战线

高中乃至大学,词汇量要求较高,大多数人学习英语不及格,90%的原因是词汇不过关。

高三学习压力大,花大量时间背单词,但缺少巩固时间,忘得也快。关键是耽误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时间。

高考是十二年的积累,才赢得一年的突破。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只是有的人进入状态的时间太晚,错过了天时。

每个人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如何准备?从词汇积累开始。重复是记忆之母。时间拉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重复。

书读得越多越浮躁,从现在开始,规划孩子的词汇学习。

学会十八般武艺,不如学精一门小李飞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