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aoK:我和长赢的故事

 且慢陪伴 2020-09-09

本文作者

季凯帆先生,网名LaoK

天文学博士,著名基金投资者

著有《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一书。

且慢在2018年3月底才庆祝长赢一周年,其实我第一笔买的长赢却是在2016年10月13日。故事是这样的:

2016年10月,且慢上所有的策略都还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

当时,推出了一个叫“长赢指数投资”的组合。

投入这个组合的钱会自动分成150份,然后按照E大的持仓,按份数分配到各个指数基金上去,这样也就严格复制了E大的持仓。

我早先从孟岩那里听到过E大的故事,所以这个组合一推出,也就跟了进去。

买入的钱被分成150份,其中有100多份货币基金,再加几十份的E大买入的指数,当时主要在恒生、中证50、沪深300等。

买入以后,跟投了2个月,逐渐学习和体会E大的思想。

突然领悟到这个事情不对,且慢组合并不是E大策略的体现,我完全不需要一笔投入150份,从而导致大量的货币基金被卡死在组合里面,因为在组合里面,是不能单独赎回货币基金的。

同时前期的持仓已经涨了,我再投入不符合E大的思想。

且慢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准备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我不想等了,自己重新制定了一个投资计划,趁着2017年1月中的一波下跌,按照E大的持仓,每个指数基金都自建一个且慢组合(反正也不多),自己跟投自建组合。

大概又估计了一下E大的持仓成本,还做了“补仓”。

这样,到3月底,且慢的“长赢指数投资计划”推出的时候,我已经在计划外持有18份了。

到现在,这一年长赢计划里面的投资,其实基本上是一个平局。但我这18份却收获了很多。(随着长赢计划的推出,原来的那个组合式的长赢也就停止推广,据说只有少数几个持有人还在里面,我算一个)

一开始盲目地跟投,然后看懂了长赢,理解了E大,自建“我的长赢”,最后轻松跟投现在的“计划”,择机补仓。

在这个过程里面,因为我对长赢的理解,所以可以让我从心态上很轻松地应对市场的波动。

E大把选股和择时通过估值体系结合到一起,让人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丰富的经验带来E大心理的稳定,又使大家对其的信任感陡增。

顺便多说几句对长赢的其他理解:

  • 买的是投资的机会!这个是精髓。

  • 我们不用抓住所有的上涨,那是神的事情。只要盯住那些大概率不会让我们赔钱的买卖,不输才能赢。在低风险下努力以大概率在未来赚到钱,而不是现在去赌一把。有机会就买,没机会就等。等不到发车,那就是机会不好。难不成不是机会也要硬上弓吗? 就像孟岩说的,没买着也不着急,咱们不会被三振出局。

  • 一个新人参加这个计划,不要去纠结E大已经买了多少份了,那是过去的机会,和你无关。E大投资10多年了,你难道去后悔为啥07年的牛市没有抓住?春播秋收,人家满山的果实是依赖前面的树苗。投资最好的机会是十年前和当下。如果有补仓提醒,那说明你很lucky, 机会又出现了。

  • 到底最后是150份还是100份,还是200份?这个完全取决于下个牛市离我们有多远,而在达到牛市之前,又有多少机会出现。

  • 12年是不是能到10倍?这个天知道。不要太指望吧。

最后,谢谢且慢,谢谢E大。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