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的高级将领中,有一位特别人物,他位居兵团级干部,却终生未娶妻生子,另外和他同样经历的人都授到军衔,而他却没有授到。这是为何呢?他就是无衔将军张仲翰。 张仲翰出生在一位地主家庭,很有文艺天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唱戏也很在行,北京梨园行的马连良、梅兰芳、程砚秋等人,都跟张仲翰是好朋友。但是张仲翰的志向并不在此,日寇大举入侵时,22岁的张仲翰就在家乡建起了一支1500多人的河北抗日自卫军,他担任了这个自卫军的司令。 张仲翰的抗日武器远远落后于日军,还不足以和日本人抗衡。这时贺老总的120师来到冀中,张仲翰就主动找到了贺老总,希望能加入八路军。贺老总同意了张仲翰的请求,于是将他的队伍收编,改名为120师津南抗日自卫军,张仲翰仍担任这支队伍的司令。后来,他带着这支部队打了很多次仗,取得了多次胜利。 1940年,张仲翰跟着贺老总去了延安,主席还亲自接见他,称他是延安最年轻的司令员。在延安,张仲翰还在延安大礼堂演出了一台京剧,给他伴奏的也都是知名人物。 1949年底,张仲翰的职位已经升到了第9军政委,随后又升任第22兵团政治部主任。兵团级干部在我军中可是极少数。本来按张仲翰的资历,他是可以授中将的,可惜他跟着王震去了新疆屯垦事业,遗憾的是错过了授衔。 张仲翰有地位,有名声,才华横溢,群众威望好,但他有一件憾事,就是一生从未婚娶。本来准备和一位文工团的女演员成婚,不巧的是这位女子到朝鲜参加慰问团演出,后来错过多次机会,好在他认了朋友的儿子做义子,在张仲翰晚年时他的义子一直照顾他。另外开国女将军李贞和他的老上级王震平时也都帮助他、照顾他。 1980年3月9日,65岁的张仲翰溘然长逝。虽然张仲翰一生无军衔,但他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新疆人民永远会记住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