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荷 花 颂 | 李利民

 当代文摘 2020-09-09

作者:李利民(四川作家)

有人喜欢芳香的茉莉、鲜艳的杜鹃,还有人喜欢高雅的兰花、华丽的牡丹,但我却更喜欢纯洁的荷花;人们赞扬不畏严寒盛开的梅花、迎风挺立在悬崖绝壁上的苍松,赞美在沙漠中生命顽强的白杨、不畏风雪高风亮节的青竹,而我更喜爱在夏天娇阳中盛放的荷花,赞颂在淤泥中成长的荷花。因为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洒清香而天然独秀;荷花虽出污泥而洁白无暇,但极其玲珑又纯洁谦虚。


为欣赏荷花,仲夏某星期天,雨过天晴,我专程到渔溪镇升旗村的荷花园对荷花进行了仔细的观赏。到了荷花园,只见碧波荡漾的荷塘中,那千娇百媚的荷花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近看池塘中,一枝枝“小荷刚露尖尖角”还略带乳白色的荷苞,就象那刚洗浴而出水的婴儿一般,婷婷玉立,鲜嫩而纯净;一朵朵红白相间、白里透红的荷花,嫩蕊凝珠,盈盈欲滴,随着风吹不时展露其婀娜多姿,娇艳而秀丽——怒放的,噙白吐绿;含苞的,娇羞欲语,好一幅迷人的景象;微风过处幽香漫溢,沁人心脾。在那片片碧绿如盘的荷叶上,一颗颗圆润的水珠,皎皎无暇、晶莹明亮,随着微风飘舞,轻漾曼妙;那高高挺立的荷叶,犹如少女张开的舞裙,风助荷摇,叶荡生风,把颗颗水珠又倾入池塘中;那片片浮在水面的荷叶,托着水珠晶莹的光辉,像玉盘托着珍珠一般,别有一种趣味;那一团团青碧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水池或数亩、数百亩荷塘,随风吹过翻飞曼舞,便形成了一道道翠碧连天的波痕,煞是壮观。观赏一塘塘荷花和荷叶,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夏日风光,我不由自主的便吟起了“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来。


站在远处纵观整个荷塘,画面优美、韵味无穷,静的凝固成画,动的摇曳成诗。微风习习,微波漫泛,荷叶和花朵也轻轻地摇曳起来,好象在翩翩起舞,不时引来无数蜻蜓在荷池上空飞舞,那真是一幅高雅素洁的风景画;荷塘中偶尔还有一两只红蜻蜓,悄悄停留在那刚刚露出的花蕾上,显得是那么的从容与淡定。走在那绝妙优美的场景中,伴和亲近大自然的怡然,使得整个人都清爽而宁静;站在这景色宜人的荷塘前,真让人忍不住都要踏荷而去,也想当一回漂亮、潇洒的凌波仙子。风吹荷塘,翠蔓飘逸;静观荷露,心境澄明。在品赏那一枝一蔓中,荷花俊秀飘逸的神韵、冰清玉洁的气质、天然淡泊的品格,也渐渐芬芳了赏荷人的信念。看到这美丽的荷花,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我又想到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也不孤高自许”的名言。我静静地伫立荷塘边,仔细的看着荷花和荷叶,凝神思索:人在世上不甘平庸,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生一世,真实而从容,才过得潇洒;就像这清荷在淤泥中一样“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蕊白”;荷塘中,如果没有荷叶无穷碧的衬托,哪有荷花别样红的优美。荷的美丽,就在于叶的清雅与花的妩媚和谐的相融与配合,也才让人觉得是那么的惬意、自在和清新。

我爱荷花!爱它那纯洁不俗的非凡气度,更爱它出淤不染的高尚品质。



简介

作者

李利民,男,1958年3月生,四川省巴中人,现是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巴中市散文学会理事、巴中市巴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巴中市恩阳区渔溪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工会主席。主业医学,业余从事文艺创作,现已有600多篇(首)文学作品、500多幅书画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中国文化》、《中国网络诗歌》、《中国书画报》、《四川日报》、《巴中文学》等200多种全国各级报刊和网络,其文艺作品30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已出版有个人文学作品集4部,美术专集11部。 

©2016

©2016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