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南三日行(上)

 zzm1008图书馆 2020-09-09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歌德

        10月18-20日,二协一行十人在执行会长范范的精心策划下,前往黟县南屏,开始一段新的旅行。

  10月18日,早晨从中心局出发,鼻尖桂花香味盈盈,感觉心情放飞!两车前行,快到铜陵时,故事又出现了。打电话给孔姐说我们过铜陵大桥了,刘哥却说他们走错了,鲍大师往芜湖方向开去😂。于是,一行两车,一车顺着合铜黄高速,一车顺着合芜高速,往黟县前进。

  一路蓝天白云相伴,甚是愉快。车上的同志们开始考虑说二协不好听,我们重新确定一个名字。一番讨论之后,大家定下来,“乐悠团”,乐是快乐,悠是悠然自得,也通“游”,乐悠悠乐游游!于是大家宣布2019年10月18日,我们正式确立我们的团队名称,乐悠团。

  又见三棵树。和老鲍的分道扬镳,让我们感觉时间充足。路上周团说好像过了三棵树了,那里有菊花我们应该去看看,可惜过了。话没说完,有人叫了一声,三棵树。哈哈,巧了……

  桥还是那桥,但因为枯水的原因,今年的菊花开的不好,没见到大片的菊花,有点遗憾。

  菊花零星开了几朵。

  继续前行,往南屏方向,因为修路不通,加上等待老鲍一行,我们决定去一趟陶渊明的旧居——守拙园。

  之所以称作“守拙园”,是从陶渊明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是笨、不灵巧,但“守拙”是守正不阿的意思,也有质朴的含义,引申为自由。这里的“守拙园”就是守住这份纯真和质朴了。

  园内大多人文景观,加上门票奇贵,又不是很感兴趣,于是我和范范没有进去,在外面等待,叮嘱周团用手机拍几张图片发给我。里面的水域看上去不错,朝霞晚霞满天时应该最适合拍照。

  仔细地问了当地人,我们决定按照说的再次开往南屏,这次虽然也有波折,但毕竟到了。进村后看到的木雕,周团好像很喜欢,让我拍下来,放入。

  已经下午2点,饥肠辘辘,早上十人吃了我准备的茶叶蛋和油条后没再吃东西。按照美团美食推荐的前往“徽涩记忆”菜馆,这时老鲍带着四人也已赶到,终于汇合在南屏。

  这是一家在古民居内开的饭店,很古香古色。

  爬上顶楼,远眺,风景一览无余。

  下午两点半终于吃上了今天的午饭。

  午饭后,我们在南屏开始拍摄游玩。

  南屏村始建于元、明年间,南屏曾名叶村,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全村1000多人,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沿着72条巷弄分布排列,组成了一个古建筑迷宫。

  走进小巷里,经常在路口的转角看到有出来写生的学子,对于他们来说,南屏的建筑,南屏的风景是他们非常好素材,在他们的画笔之下,南屏的美就跃然纸上。

  走走停停,聊聊,这也是乐悠团的宗旨,释放压力、找寻快乐!

  沿着巷弄分布排列的明清民居古建群,纵横交错宛如迷宫,一不小心就迷失在这里。这是菊豆拍摄场地。

  村中至今仍保存大量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叶氏支祠,是一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叶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距今有530余年历史。这里是《卧虎藏龙》80%场景之地,是杨紫琼和章子怡武打戏的拍摄地。

  历史的痕迹刻画在这灰白斑驳的墙壁上,记忆在这里传接。

  三眼井,同时满足三人打水,还可以防止孩子意外落水。

  绿树隐印中的徽派建筑。

  为了等待夕阳和晚霞,我们来到村口的大磨盘处。

  新入的墨镜,显摆一下。

  周团为了配合刘哥拍照,笑的很夸张,带动大家笑的前俯后仰。笑完以后,纷纷表示好久没这么放肆地笑。于是这张照片标上文字“晚上好”、“早上好”、“期待下次再聚”,不停地被使用,真正成为表情包。😄

  周团教的拍摄技巧。

  如梦的夕阳和晚霞中,我们离开南屏,继续我们的旅行。

  到达卢村,已是天黑,随便到卢村里面转转,等待吴局夫妇的到来。

  卢村的晚上是安静的,顺着河道走走,吹吹晚风,感受生活静好。把所有烦恼和不开心都放在风里,让它吹走;张开双臂,空出怀抱,拥抱微风从远方带来的安宁,平和!

  随便走走,随便拍拍,与晚风相伴,与夜色相融。

  19点左右,吴局丁姐一路风尘抵达卢村,美食美酒和三拨人的路途,成为席间的谈资。有错路的,有身份证没带的……故事在谈笑中道出,以后的岁月想想估计都会会心一笑。

  老鲍让我举手拍的,忽视手,看创意😉

  周团吴秘书长晚饭后带我们前去宏村看夜景,顺道消耗摄入。因为短时间的进去,我和丁姐,范范没有进宏村,顺着外围遛弯。半个小时后,大师们出来,一起回卢村。

  民宿楼下的音响让我们想起一直要听周团唱歌,于是坐在楼下欣赏周团高歌三曲,嗓音的确不错……至此10月18日的行程全部结束,晚安,乐悠团!

孔姐日记

10月18日南屏行打卡

        在执行会长范的精心安排下,在各位大师的鼎力相助下,今晨6点30分,我们相约中心局,按照心中所思所想,我们一行十人四六分乘鲍大师车和孙大师车,6点44分车子发动向着南屏快乐出发。

        好玩吧,我们两辆车,按照心中所想,鲍大师的车沿着合芜高速,孙大师的车沿着合铜高速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前进。我们沿途欣赏着皖南的美丽秋景,郝哥激情赞美:好美,绿是绿,红是红,黄是黄,有才的郝哥[强]

        一路多看了好多风景,鲍鲍说翻过燕山就是南屏了,南屏啊南屏近在眼前就是进不去,再绕了一大圈,终于抵达南屏。中午在一个好文艺范的《徽涩记忆》吃饭,看到一群在这写生的小帅哥美女,让我感慨的是,咋有的是对着手机在画……吃完饭已近四点,开始游览,真的今天的天气很给力,蓝天白云,处处是景,景美如画。这可激活了大师们的创作欲,那叫一个投入,鲍大师拍到自己心怡的大片,心情大好,美滋滋的[强]

       今天特别开心的是我们拍合影时,大家忘情地笑,千姿百态的笑,好久没这肆无忌惮的放纵的大笑了。

        感动的是吴局和丁敏两口因急事,下午从合肥出发,傍晚时分赶到卢村,我们共进晚餐喝酒,第一杯庆祝乐悠团成立,最后一杯凌妹拜周团为师酒将晚餐气氛推向高潮,各位大师分分举起手机抓拍了一张又一张珍贵的照片。

        惊喜的是再次听到我们周团一展歌喉,美妙的歌声从一楼传到二楼,棒极了[强]

        晚安!明早见!

  10月19日5:30,大家如约早早的起床。各自在忙各自的创作,周团带着郝工,老鲍带着孔姐、范范,后加入的刘哥,我和吴主任、吴秘书长、以及周师傅一起去观景台追逐太阳,还有二人继续休息。

  凌晨的客栈,留一张,以后来了好找寻。

  这是第二次来卢村,都是晚上抵达。我们由老鲍带着,在村口的小溪边拍摄卢村清晨的景色。

  老鲍留下继续和小河奋斗,我们四个顺着溪边往上走,准备去观景台,欣赏古村早晨风光,溪旁灰白的墙面,徽派建筑风格。

  沿着河道旁的青石板路蜿蜒向上走去,村庄的清晨很宁静。“一级级青石抬(通台?)阶,一座座小木桥,使人感觉身处山村,却又似在水乡”,村里的介绍上的一句话,有同感。

  走到村子尽头,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往观景台走去,吴秘书长介绍四月的时候这边田地里都是油菜花,沿途都是观花的人,很是热闹。现在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只能脑补一下,春天的蓝天白云下,一片金黄的油菜花衬托着村庄的美好景象。如果明年春天能来,一定跟着再来。

  爬上了观景台,东方已经一片金黄的曦光,撒在远处山顶。

  虽然日出看过许多,但还是被这一瞬间的光芒所惊艳。远山如黛,卢村笼罩在薄雾下,如视仙境般的感觉。

  吴局的拍摄兴趣也被调动,简单说了一下手机拍图的方法后,拍出图片很好了。

  老鲍带着孔姐和范范,在卢村内创作作品。

  刘哥加入他们队伍,用一片树叶做前景,玩起创意拍摄。

  老鲍再次玩起影子游戏。大家看了,说这个图拍的不像是好人。

  周团带着郝工去了宏村,继续前一晚没完成的观赏,来回走了近七公里,从卢村直接走到宏村,再从宏村步行返回卢村,节约标兵,👍🏻一个。

  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古老的建筑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白墙青瓦跌落水中。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满天的彩霞倒影在水面,美的动容,这次因为时间和其它一些因素,没再进入宏村。

  观看日出后,我无所事事,再次跑进村子里面,到上次去过的的木雕楼内,独自去感受找寻岁月的沧桑。

  木雕楼由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人称卢百万)所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穿过天井往上看去,窗棱在蓝天的光线下依旧如200年前一样美丽。

  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印在马头墙上,喜欢这种和蓝天相融的感觉。

  砖雕、木雕、绘图的天花板,徽州建筑艺术在这里体现。

  沿着狭窄的巷道,与对面的老人擦肩而过,村子里居住的人主要是这些老人,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历史和故事……

  坐在阳光里的老人家在想着什么?先人、逝去的时光还是眼下的宁静?

  吃过简单的早餐,因为购买了卢村、屏山、关麓、西递石林和西递的套票,店老板帮我们请了导游,于是乎,我今天第三次进入村庄。

  导游重点介绍,这个村子的房主人卢百万给自己的多房妻妾建造了多栋住宅,其中大房二房一栋、三房四房一栋、五房一栋、六房一栋,大小豪华程度不一,可以窥见各房妻妾的受宠程度吧?

        同行周师傅奇怪的问为啥大夫人不是单独一栋,符合男同志的猎奇心理😁。

  拍下的时候,以为是幅古画,但导游说不是,能猜到是什么?一面铜镜,主人和客人正衣冠用的,岁月给它蒙上了厚厚的铜锈,已经没有当年的光泽。

  很多很多精美的木雕,可惜的是文革期间,人物面部全部被削掉,当时的意思是封建残余,需要“洗心革面”。想起来了去年给我介绍这些木雕的老人家,卢家目前的长媳,的确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当事人和导游的不一样吧。(详细的在去年塔川的游记里)

  继续我们的行程,经过周团决定,今天余下的四个景点,按照屏山、关麓、西递石林、西递。有经验的安排,越往后越能感觉这种安排的好处,那是后话了。

  屏山,这个千年古村,她的名称由来是村北有座状如屏风的高山。清朝诗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时写下诗句:“青山列画屏,雨余翠欲滴。秋叶更春花,纷披似锦织。”

  村中有一条小溪,叫“吉阳溪”,清澈见底,穿村而过。桥头的廊桥。

  吉阳溪流过村中,两岸粉墙黛瓦,古老斑驳,岸边石板路曲折沧桑,溪上多座古桥静卧,承载千年来往。

  舒庆余堂,一座是中国皖南极为少见的明代宗族祠堂。这是皇上恩赐的大牌楼,保持的相当完好。

  宗祠“光裕堂”,建于清代,因祠内有彩塑砖雕菩萨罗汉三百余尊,所以俗称为“菩萨厅”,祠堂门楼及内部雕饰,十分精美。光裕堂门前广场很大,估计是宗祠举行活动时众人候场的地方。

  门旁的仙鹤图特别鲜艳,改变了徽式建筑中砖雕装饰只有一种颜色。

  这是舒式支祠,如此气派,可见这支财力丰厚。

  屋顶的匾额和其他祠堂看到的不一样,其他都是功名等级。

  一眼望去,一个门套着一个门,有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

  从背后拍下的,用了这种框式取景的技巧。

  一个祠堂两个朝代建设,前面的都是清朝筹建的,而最后这一殿是明代所建。周团说这种说法正确,只有明代的柱子下有石础,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好吧,知识更新一下。

  吴局说要做大老爷,摆出威风来。拍完后说大老爷的感觉还是没出来😂

  发呆的周团,有大老爷的样子?

  屏山村的宗祠文化,表达了尊圣求仁崇道的理想及求学知用,为官爱民,克家忠心的修身之道。屏山的宗祠文化应该对当地的居民产生很大影响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宗祠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追求丰衣足食,家庭幸福,是今天更多的追求,这从新一代人搬离祖居到城里居住,就能感觉到。

  小孙说,摸着这柱子很有感觉,是年代还是富贵的象征给他带来的感觉?

  屏山特色,角角落落都有着写生的孩子。

  和这个小女生谈了谈,说是深圳来的高二学生,过来写生的。

  很有艺术气息的老画家,坐在街头,对着前方,可他画的是钢笔画,内容和写生的同学也不一样,不是实景临摹,画一种古建筑装饰画的感觉。

  专心创作的学生。

  晒南瓜,第一次见,忘拍了,细心的丁姐拍下来。

  往回走时,看看屏山下的一片稻田,金灿灿的,如大自然绘制的巨画。

  经过画家身边,发现画板上的正是眼前的景色。

  下一站,关麓。关麓村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那我们一起走着官路去感受文化。

  关麓村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以汪姓为主聚居的村落。到了清乾隆时期,这里出了个汪昭敩(xiao,四音),共生八子,就是现在所称的关麓八家。(图:八大家连体建筑局部)

  中午的关麓很有夏天的热情,天蓝的不要不要的,视觉感官冲击强烈。

  一段低矮的墙垛,拍出来也如画美丽。

  热心创意的小孙,来回取景拍照。

  假山石上的一个小洞成为框式拍图的选择,拍出的效果不错。

  周师傅和宅子的主人坐在一张桌上,忽视主人的眼光😉

  三百年的紫薇树,说是痒痒树,一挠就枝叶乱颤,秘书长主动上去实践,不捧场的同学却说,挠哪棵树都会动😁。其实我们有时需要的不是事实,而是快乐的话题。

  一路的桂花飘香,两位老师桂花树下合影。

  旧宅前,打扫的老人家。

  老人家拿出一堆红柿子,挺诱人的,我们团团围住,买了一堆。

  淘气师徒二人组。

  刘哥专攻小洞取景法。😉

  认真揣摩,不放过任何一处景色。

  伸出墙头的柿子树,红彤彤的诱惑。

  抬头看看,的确古人的建筑美感比今人强。

  残缺的瓦楞感觉也是一种美丽。

  结束关麓参观,已经快一点,本着不将就的原则,我们按照美团推荐榜第一,小叶酒楼导航过去,完成对美食的追求。(待续)

编写:凌云

文字:凌云、孔晓霞

校对:周清、孔晓霞

图片:周清、鲍军 、刘春平、吴兵、孙义超、郝锦、吴国林、丁敏、孔晓霞、凌云、范恒翠、周先斌

技术指导:周清、鲍军

执行会长:范恒翠

更新于 2019-1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