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慰问金的好

 奉啸敏 2020-09-09

教师节慰问金到位了。

雷厉风行。感谢党,感谢政府。

用一位同行昨天在我朋友圈后面的留言来说就是:沐浴了党和政府的恩泽。

不要说我物质,很多人跟我的想法一样:多么漂亮的语言,多么激动人心的鼓励,都不如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几百元,放在现在的物价面前,谈不上多。

当然,如果不贪心的话,也不算少了。在现实生活里,除了买房买车,很多方面都够我们消费一笔了。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财政大权的中年大叔来说,为家里老人买点礼物,或者向家里一把手献媚一下,应该也是可以的了。

再加上节日的象征意义和关怀情义,这笔慰问金,可谓有多重的含义。

它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直接,非常好。

但,这些不是老奉今天要说的重点。

老奉想从个人角度来说说这笔慰问金的另一种好。

两年前,县里对退休老同志大病互助个人部分资金的缴纳不再从工资里扣除。

为什么不再从个人工资里扣除?这个原因,不是我们非财会基层工作人员所能知晓的。

据说,医保部门没有权力从教师个人工资里扣。

而,社保部门没有义务以扣除个人工资来为医保部门服务。

不知道上面是怎么运作的,最后的结果,所有的退休教师大病互助的个人缴纳部分统一从退休单位一笔扣除。

钱不多,140元//年。

这个140元看起来不起眼,却为学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如果是财大气粗的单位,家大业大,为老同志垫付,或者干脆给老同志报销,都行。

放在我们这样的小单位,几十个老同志,每人140元,合起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毕竟是个人缴纳部分,如果可以为老同志报销,在职的同志们难道就不行?

经过职代会讨论之后,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通知老同志,要他们交费到学校来。

通知老同志,只是一句话。

要做起来,困难重重。

老奉是这个通知老同志的工作人员之一,对这些困难深有体会:

第一,由谁来通知老同志?

老奉在这个学校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大部分老同志,我是认识的。给我老同志名单和联系方式,由我来找人、打电话,可能还算合适。

如果让年轻人来做这个事,他们可能不知道电话那头的老同志具体是什么模样,什么形象。

第二,我能认识他,他不一定认识我。

电话打过去,说XX老师好,我是XX学校的小奉,当年跟您一起共过事。

电话那头一头雾水,小奉是谁呀?有什么事呀?

第三,你能找到老同志吗?

几十个老同志,留给学校的联系方式,准确的不到一半。

有些是多年前的座机号码,有些号码是空号。还有些号码打通了,却不是要找的对象。

还有些老同志跟随子女在外地,联系上了也没用。

第四,不一定每个老同志都通情达理。

我为什么要交钱给学校?你有收据吗?你不会私吞吧?

第五,有些老同志耳背,或者精神不好。

你说了半天,他一直是——啊,哦,听不清!

……

总之,这个沟通的成本太大了。

被分配通知老同志任务的有三四个人,除了老奉这边还好,沟通了二十几个,交费了十几个之外,其他同志几乎都是垂头丧气,沮丧不已。

那就暂停吧。

等有机会再说。

这个有机会说的是每年的重阳节。

每年的重阳节,学校都要组织老同志,开一次座谈会,谈谈心。

当时,老奉就有点怀疑,即便就是老同志来到学校了,在节日气氛下,说这个事合适吗?

也许老奉心理阴暗了,从学校工作这个角度来说,退休老同志节日慰问金也是有的。

而且这个慰问金的数目,足够他缴纳每年的大病互助个人部分。

当然,这只是老奉的个人想法,可能不妥,可能不成熟。

学校领导应该有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定会如老奉这样狭隘地想问题。

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当然好,暂时没有办法,这笔慰问金,在老奉看来,也就有另一种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