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追 梦 | 黄广琴

 当代文摘 2020-09-09


《 追    梦 

(美文)安徽  文/黄广琴

一直以来总觉得追求梦想那是年轻人的专利,对于一个四十有余的我,早过了追梦的年龄。然而直到有幸接触到邻居老太太,有幸走入老年大学这所没人门槛的学府,融入到那些两鬓斑白的叔叔阿姨们的生活后,我才明白追求梦想与年龄无关。

由于所在单位倒闭,便提前办理了退休。孩子在外念大学,老公在另一座城市上班。刚开始还挺享受这种清闲的生活,但日子久了也觉得索然无味。

午睡后,坐在自家后院子晒太阳,听着楼上噼里啪啦麻将声和偶尔传下来的嘻笑声,越发感到独处的无聊与寂寞。闭着眼睛靠墙假寐,感觉有脚步声始来,睁眼见一老太太站在自家铁栅栏门旁,慌忙起身,老太太笑着说:“闺女,不上班了吗?以前没怎么见过你?”“以前上班,早岀晚归,现在退休空闲时间多了……”,“我姓方,住前排楼,写字写累了,岀来走走”,老太太边用手指着前排楼房的单元门边跟我聊着。“你写字……”我满脸惊讶,看看这位白发苍苍,其貌不扬的老人,心想都这把年纪了还写字,“是啊!我练书法都有二十年了,我带你去我家看看我的作品吧!”

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旁边有“太行山写生”字样的题款,“这是您画的?”我疑惑的问道,“是呀!这是我七十岁那年跟老年大学师生一起去太行山的写生”,方阿姨指着画卷笑容满面向我介绍着。“我现在每天都坚持上午画一个小时的画,下午再坚持练一个小时的书法。别看我是快八十的人,下午的书法练习可都是站着练的哦,我还想等我八十岁那年岀书籍呢!你这么年轻就退休了,应该多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别像有些年轻人把时间都浪费在打麻将上……”

记得那是初春时节,由方阿姨带着第一次迈进老年大学的门槛。校园里的柳枝才刚冒出嫩芽,风也不似前些日子凛冽,变得柔和了许多。校园面积不是很大,二层的教学楼房,但教学内容却丰富多彩,舞蹈、书画、乐器、武术,还有流行广泛的瑜伽课程,可谓应有尽有。那天是刚开学的日子,报班的人很多,但大多数是父字辈的年龄群,我在那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在方阿姨的催促下,我犹豫的跟她报了同一个班。

教我们国画的是一位在当地很有名的国画大师,他有着自己的画廊和艺术公司,但多年来他都坚持每周抽一天的时间来这里授课,在这里一个学期的薪酬远远抵不过他一幅作品的价格,但他始终不放弃这里的教学。听方阿姨介绍说他不光在这里教学,每年还会去贫困山区支教。他说他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的梦想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

每每上课前,老师还没到,黑板讲台上就挂满了一幅幅作品,父字辈的学生们正三五成群的围着画作研讨赏析,他们有的说这幅作品好、有的说那幅意境深远、有的指着画面说这一笔用的妙趣横生。他们时而沉思不语,时而语调激昂铿锵,看着他们一个个投入沉浸其中的表情,我忽然感觉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尤如风华正茂的少年一样,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艺术知识的渴望与憧憬,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那一刻,我蓦然明白,在精神世界的国度里是没有年龄界限的。

坐在前排那位满头银发精神瞿烁的老人,听说是一位刚退下来的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对老师的每一幅作品他都会反反复复的研究临摹,每次都是那样谦逊认真像个小学生一样把临摹的画稿拿给老师批阅指导。每每都会被他那份忘我的神情所感染,想必他也是在拾捡儿时丢失的梦想,让梦想在暮年里重新开放,重新开启他人生的另一旅程。

特别喜欢署名沈英的写意花鸟画,每每看着她的作品,脑海中总会体会到那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闲情逸趣。方阿姨告诉我说“她也是退休以后开始学的,她现在有自己的画室,她的画作已经有一定的经济市场”看着我羡慕的表情,方阿姨又接着说:“闺女,你也可以的,只要坚持,一定会成功!”

是啊!只要肉身不腐,气息尚存,一定不再蹉跎岁月,不辜负这大好时光,既便斜阳夕照,也应当有踏梦追蝶的勇气!

二O一七年二月十六日



 作者简介 

黄广琴,70后,居住地安徽淮南。多年来初心不变,喜欢文学,爱好书画,每日或弄墨于书画间,或耕耘在文字的阡陌里。在书画与文字里搭建一座心灵的家园。作品散见于省市级刊物。


主编微信:rocola2010(中 国)

最美作家,一生只为您守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