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朱可铮 | 在 路 上

 当代文摘 2020-09-09

在  路  上

作者:朱可铮(河  南)

两个骑单车的少年从身边呼啸而过,携裹着咸味的汗气随风而去。又是一个冬天,还是像往日一样走在这条回家的路上,感觉却是今非昔比。

少年的理想在骑单车的快乐上,他们让我想起了远离家乡的儿子。他曾在这条路上骑着单车,背着背包,他骑单车的身体永远都散发着轻微的汗味。他骑单车的样子相当帅气,神情专注又充满了玩味。他在这个冬天匆忙外出求学,多少让我有了种失重的疼痛。

这条偏僻的路上,少有人走动,冷风吹过,瑟瑟发抖。一个老太太在路边,缓慢迟疑地将一只绿色垃圾袋举到了眼前。她无所畏惧的接触,她把目光投向了散发着气味的垃圾,迟暮的容光使那袋垃圾看上去熠熠生辉。

或者,这个干冷的冬日,有人需要的真是其他人丢弃的东西。骑单车少年的灿烂,捡垃圾老人的迟暮,以及我对未来的一些期许,让我忽然觉得儿子似乎就被丢弃了。

北京的冬天依然寒冷,儿子在那个熙攘的大城市里蜷缩。摩天高楼里,现代文明的洁净并没有给他带来轻松和快乐,以及他想吃的东西。他驻足停留,异乡昂贵的食物显然让他有些局促。他朴素的胃里只有家乡的稀饭馒头和咸菜,然而此时都被求学的艰辛击成泡沫状,在梦里飘散。还有,他捡垃圾的愿望,在那个通透的世界里黯然神伤。

北京。儿子听着除夕零星的鞭炮声,第一次在异乡过这个传统节日。画室里,他把令人头疼的色彩放逐了一地。他凌乱了。竟然不知道在这个远离家的日子里,为家人投放一些目光。他生活在自己绚丽的色彩世界里,日日夜夜。在那盏白炽灯里,流动的白日如黑夜一般,他对那个想捡垃圾的男孩有所背离,他为现实的自己努力拼搏着。

我并不欣喜。我曾为这个让我旧日时光再现的孩子唏嘘。延续、变异看上去都显得那么奇怪。他和我一样有着可怕的弱点,数学逻辑思维极差,还要带着近视眼镜。他往往坐在学校班级幽暗的角落里,我接他放学时的样子让我难过。他奔跑过来,带着一脸的笑容。在这个满脸稚气的男孩子身上,我找到了生命延续的影子,可他身上有我当年的孱弱和自卑。

我曾漫天想着这个男孩如何能得到老师的宠爱,但似乎都是徒劳。他在小学二年级的一首诗里写到,“春来树枝曝青芽”.....他拿回来让我看时,我惊诧了。

可是,他的表达还是比较迟缓,他被多数老师认定为是个笨孩子,执拗的数学彻底让他崩溃。高中时,他似乎在人生的路径上发现了什么,安静的画画,写字,比较抽象的思维让他看上去不那么颓废。有段时间,我为这个大男孩充满了好奇。他一度厌学,对前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漠然。你的理想是什么,我问了许久,他只有一个答案很明了,捡垃圾。

他找不到人生的出口。他学业不好,他的游戏打的也很不好,他在众多的群体网络游戏中遭人嫌弃。他总是削弱群团作战的战斗力,他是个没有协作精神的孩子,他的一个高中班主任对我说。

儿子离开了学校,是让我领回来的。他捡垃圾的样子浮现于我脑海。懵懂的青春融和些许浮躁极端,他显然与这个世界不能和谐共处。他要画画,他找到了一个与捡垃圾极不协调的爱好来平衡自己的内心。

我开始紧张,我不能说服自己,这个男孩到底怎么了。小心翼翼审查自己的失误,他捡垃圾的愿望就横亘在那儿,我想走出这个阴影,与这个青春的孩子一起。

他开始喜欢绘画,拿起画笔,他的专注让我对自己充满了鄙薄。他画画时,似乎承载着生命的丰盈,他满怀喜悦的接受使他青春的气息弥漫在他真挚的脸上,心性自由。

回家的这段路很短。回到家打开电脑,主页上是他离开家时设置的屏保。“我找不到,也到不了,你所谓的美好”,一首歌名,幽幽然牵盼出多少蹉跎岁月的无奈和怅惘,我点了歌,搜寻带着体温的儿子的情绪,却是一首爱情歌。

儿子在家时,我的惆怅,我的担忧,我对生活所有的质疑会诉说给他。他会轻轻一笑,你想那么多干什么。他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简单明了。我灵魂的疲惫和噪音竟然在他面前一笑而过。我对他的轻描淡写表示出了不满和不解。就像他曾经的理想,与这个世故的世界无法融和一样,我们都走在了边沿地带,泛着执拗清晰的底色。

相对于理想而言,我的现实生活乱入团麻,偶尔也会借助写作,舒缓内心的恐慌和无助。譬如说儿时庞大的理想是画家或者作家,眼下,所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想坚持,希望它们会填补内心的荒芜以及无声的蹉跎。

我坐在电脑前,竭力想找出一个思念他的空间。我对这个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男孩表现出了异常的平静。他的样子是如此模糊,他发来一张色彩作业照片,照片的一角是他的背影,瘦弱料峭,斑驳的颜料散落在羽绒服的后背上,像是儿子小时候的涂鸦,顽强而醒目。我从照片的边角捕捉到他侧脸的少部分,苍白的,是冬天远离阳光的颜色。

在这个冬天的下午,我从家里走出,天地仍然灰色。我想再次回到刚刚回家的路上,我的青春葱茏岁月与儿子在这条路上散发着汗味的年少狂放是多么相像。他的气息漂浮在路的上空,他的世界也许我根本就没有走进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他会看着我被时间做旧并老去。但是这一段青春的路上,我们彼此的柔暖和亲情的牵连会让我们走的很远。



最美作家·因您而美

朱可铮,七十年代出生,喜欢文学和绘画,南阳作协会员。现供职于《今日邓州》报社。当代文摘特邀专栏作者。

 2018夏之卷·结集出版·征稿启事 

1、投稿要求:每位投稿作者提交一篇/首代表作,体裁限定散文、诗歌、小小说三类(诗歌: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诗皆可),字数方面,散文不超过2000字,小小说不超过1500字,诗歌不超过50行。

4、本次征稿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邮件主题格式:【夏之卷结集出版投稿】作品+作者+字数(行数),作品直接写在邮件里,并用word附件一份;正文格式:题目,题目下面署名,署名下面正文,标题和署名小四号宋体字,正文五号宋体  。文末务必附上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包含作者真实姓名、笔名、籍贯、文学简历等)1份、风采照1张、作者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