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8.9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案
2020-09-09 | 阅:  转:  |  分享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案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进一步形成,让学生会学习、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
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根据学区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既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
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1.良好学习习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
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它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使学生终生受益。2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小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较快的时期。学生学习姿势端正与否,
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必须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近视、斜视、弯腰、驼背等现
象的发生。3.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
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它更多的内涵,如课堂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等习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一定时期形成并要长时期保留进
而发展的良好习惯。4.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影响
更大。年级越高,影响力越大。因此,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根本保证。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一)课前1.认真预习的习
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
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2.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
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二)课上1.良好的“三姿”习惯(1)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2)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
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
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3)读书姿势:读书时
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2.课堂常规学习习惯(1)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
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
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2)规范表达的习惯。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
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3)
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
格式要美观。(4)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
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5)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6)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
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3.课堂思维习惯在学生逐步养
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勇于批判
、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
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
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2)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
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3)敢于质疑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
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三)课后1
.认真“做作业”的习惯。(1)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2)作业独立完成
。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3)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
,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4)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2.自查、自改的习惯。自
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要让学生不论是考
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3.及时复习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
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4.课
外阅读的习惯。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好“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学生从小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
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5.爱惜和及时整理学
习用品的习惯。学习用品用完后,要及时整理,摆放到原来的位置。学习用品应该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要爱惜学习用品,不毁坏、浪费学习用
品,不喜新厌旧。三、实施要求1.抓住关键期,加强启蒙教育。从学生一年级入学第一天抓起,进行系统规范,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
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标准“三姿”,按时完成作业等
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
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教师要定期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自我评价。3.严
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要以训练为主,然后配合言教法、身教法、名人故事启迪法等其他多种方法。
小学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形成,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不能只讲要求,要加强检查,严格督促
,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比
学赶帮氛围。同时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5.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培养学生良好
学习习惯,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要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整体提高。6.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所有的任课老师、家长、同学都有责任。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
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在学校内班级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必须一致,在班级内班主任的要求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必须一致,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要求必
须一致,家庭的要求要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四、主要措施1.学校把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成立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检查组织
,检查成绩纳入级部、班级、任课教师的量化考核之中。2.将每年的九月与十一月定为常规管理规范月,集中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采用级部管理
与学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成月重点抓、日常坚持抓。3.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每位教师要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课堂教学机密
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环节中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与引导。4.教导处制定相应考核措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考核、监督。领导必须经常进课堂听课,了解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工作,并加强领导与检查。教导处每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抽查或调查问卷,结果纳入考核。5.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联系卡、家长开放日、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6.学校将定期召开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的总结会,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便于将此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长林小学
献花(0)
+1
(本文系咳咳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