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钩针传承美的技艺 /囍燕儿 (编辑:佟继梅)

 乡愁文学 2020-09-09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这是偶然间,脑海里迸发出了唐代罗隐的绝妙佳句。恰好符合我的钩织技艺,于是萌发了写此文的传承目的……

     当然还得从闯关东的年代说起,曾多次听祖母讲述,30年代初期那时太祖父太祖母为了生存,从关内一路逃荒,一路卖艺,用她钩织的小荷包与小饰品,换几个糊口的馍馍充饥度日,最终来到了关外吉林,也有了落脚之地,刚到地域辽阔的大东北,人生地不熟,也结束了颠沛流离风餐露宿难熬的日子,从那时起太祖母就把她“钩织的技艺”传给了祖母,特别是在那个贫困的岁月间,祖母只能用笨拙的传统手工纺些细细的麻绳,然后用染指甲花的汁液,把麻绳浸泡后,能快速上色的方法,同时再用约有两毫米粗细的铁丝,截成一拃长左右,将一端打出手柄,另一端磨成小钩(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只能自己动手做钩针儿)这样才可以按提前画好的草图,来钩织出又想要的东西,比如:手提小线包、斜挎包、铅笔袋、饭盒袋、水杯袋、水壶底垫、茶盘底垫、及门帘和窗帘等等,祖母又传给了天生手巧的母亲及姑姑,年幼的我对她们钩的东西非常喜欢(特别是对一些小玩具格外感兴趣与充满好奇心)于是趁她们不注意时,拿她们拆的手套线和钩针,自己偷偷的练习钩扎辫子的发带和头花及小戒指等。当时为了美观(因线都是用白色手套拆下来的,我就把春联悄悄揭下来,把没有写字的红纸和线团一同泡在水中,这样简陋的染色效果很好)日后还是让母亲发现了,也被训斥了一顿……

     打那以后感觉母亲对我管教似乎放松多了,我也大胆开始张口向她们请教了……当然母亲和姑姑还是愿意教我一些经典钩织手法。例如:长针与短针和夹线针的技巧及椭圆形、方形、球体的钩织程序等,在多年创作的过程中,我独自创作出了“各种立体花卉与小动物和果蔬及昆虫鱼鸟小挂件”等十多类系列作品。

     至今清晰记得(2002年)在家庭智美巧大赛中,荣获了《最佳创意》奖,同时轰动了省内外电视台和媒体(并在多个频道,做了相关的专题报道)得到了省领导和市领导及市妇联的重视和支持。

     此后《在花鸟鱼市场》开了一个店面(专销售自己亲手钩织的艺术品,并且不断尝试创新钩织艺术种类,并把新的钩织方法传承给了大妹妹、侄女、外甥女。也带过李女士和郝女士等三十多个学员,都是现场免费传授钩织技艺的)

      期间,曾有上千件作品,卖到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上海及北京等地,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好评和赞誉!如今空闲时仍在创作各种精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赶上有史以来突发的疫情,特意为自己60寿辰钩了一碗:荷包蛋长寿面 珍藏这件“独一无二”的实物样品呢)女儿看后倍加惊讶,她也开始跟我学习钩织一些小饰品啦!我当然乐于传授给她和所有喜欢钩织的朋友们……

写于:9月9日晚
备注:(绝大多数作品,至今保留与珍存着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