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 苏 | 张泽宇:芳华已逝,情谊永存

 当代文摘 2020-09-09


  芳华已逝,情谊永存  

作者 | 张泽宇(江  苏)

 

前几天出差河南郑州,想起了战友小敏是新乡人,便给她发了一条微信“我在郑州,离你那多远?” 几十秒后小敏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电话接通后,听筒里传来了激动的声音“哥,你在郑州了?离我这很近的,我明天开车去接你来新乡玩几天,我们都20多年没见了”电话中,我和她聊了来郑州出差的情况,约好去新乡的事情,挂了电话后,激动的久久不能入睡,脑海里全是28年前部队的回忆……

小敏当兵比我迟一年多,她是第一批3月份的兵,和她一起分到我们医院的一共4个女兵,她是年龄最小的,当兵时还不到17岁。一张稚嫩的娃娃脸,稍稍有点婴儿肥,齐耳的短发,发稍随着脚步左右摇摆。说话时清澈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一付不谙世事的样子。

由于她年纪小,又和我同姓,所以我对她的好感要多一些。记得我曾经骗她我是商丘人,她便以为在部队有了老乡,和我也亲近了许多。我们医院100多号人,80%以上是干部(医生和护士都是文职干部),6、7个志愿兵,义务兵只有我们7、8个人。当时我在机关食堂,打菜时对她们新分来的女兵格外照顾,吃饭时也经常坐在一起,吃完饭后一起聊天、空闲时一起看电视、一起打乒乓球,相处的非常融洽,彼此犹如兄妹。

小敏她们几个女兵分到医院后,医院成立了战士班,由院办公室统一管理,我和另一个与我同年的女兵当班长,我负责训练,她负责女兵的生活。一个多月后,我和朱班长向领导汇报,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她们几个女兵去南京周边的栖霞山游玩。星期六晚上(那时只有星期天休息),我便将吃喝物品准备好,又从医院办公室借了照相机,买了胶卷。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6、7人乘公交车去栖霞山,大家爬山、看景、拍照,玩的不亦乐乎。中午我们找了一块草地,将食物拿出席地而坐,吃面包、干脆面、午餐肉(那个年代还没有火腿肠)、喝雪碧,你抢我夺开心无比,这个场景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并多次在脑海中呈现。

战士班成立后,我们每天早上出早操,跑步2公里左右回到医院然后进行半个小时的队列或擒敌拳训练。由于我们医院没有操场,我们在餐厅、楼顶都训练过,狭小的场地对我喊口令是个考验,不能有任何的分神,否则就会来不及喊“立定”而导致撞墙。记得有一天进行擒敌拳训练时,小敏因弓步做的不到位,我给她纠正动作时踢了她一脚,她当时叫了一声,蹬在地上揉着腿一脸痛苦的表情,我当时以为她在装,逃避训练,也就没在意,后来才知道小敏的腿被我踢的淤青了。这次见面时谈及此事,小敏告诉我,当时她的腿淤青后去做理疗还被烫伤了,现在还留了一块疤痕,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后悔。

一段时间后,总队后勤部举行队列会操,我带领女兵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时的院长和政委非常高兴,还专门安排了一顿会餐。

有一回总队后勤部给干部分桔子,我也被抽去帮忙,分完桔子后,我把军装的4个口袋都装的满满的。回到医院后马上去敲小敏的门,给了她3个口袋的桔子,她高兴的哇哇叫,现在回想起来,她那可爱的样子还记忆犹新。

每个星期六晚上,是总队礼堂放电影的时间,一到周六,我们便早早的吃完饭,一起去看电影。每次去礼堂的路上,小敏都是欢乐的,一会儿和其他女兵打闹、一会儿倒着走路,像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这次在新乡,小敏请了我和同事看了一场电影《芳华》,剧中那浓浓的战友情让我数度流泪,瞬间将我拉回了曾经的青葱岁月,想起了在部队时和小敏她们几个女兵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部队的时光短暂而难忘,我退伍时,我和小敏都哭的和泪人似的,回到家乡,我还经常给她们写信。后来有了QQ、有了手机、有了微信,我们也经常互相问候。现在,小敏是我这些战友中唯一有联系的人了。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将近30年了,我们都已到了将要知天命的年龄。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步入中年,最美好的芳华已逝,但是战友情谊永存!

作 者 风 采 简 介

★★张泽宇,江苏泗洪人。爱好文学,闲暇时喜欢写上几笔,多篇文章发表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中外文艺》、《当代文摘》特邀专栏作家。

 

投稿作者请加主编微信 rocola2010 以确认投稿是否成功

当代文摘·摘您所爱

《当代文摘》编辑部

主编:黄山松、吴顺珍

微信:rocola20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